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十四卷中载:“(?)、冒也。……象开门之形。”南唐徐铉音“莫饱切(mǎo)”。“酉、就也。……(?)、古文酉。”徐铉解说:“就,成熟也。(?)为春门,万物已出,(?)为秋门,万物已入。‘一’,闭门象也。音与久切(yǒu)。”清代段玉裁在“(?)”下注说:“凡(?),(?)、(?)、(?)字从(?)。”他的友人沈涛特地答“书”辨驳。其“书”意谓:  相似文献   

2.
在总结补充前人对于“有点A”研究情况的基础上,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有点A”可以转换成“A(了)一点”,什么情况下不能转换,或者转换后意思不同。研究发现,“有点A”中“A”为具有比喻义或引申义的抽象名词、心理动词、表持续状态语义特征变化动词、形容词时,“有点A”可以转换成“A(了)一点”,转换后意思相同或相近;当“A”为一般抽象名词和动作动词时,“有点A”不能转换成“A(了)一点”,或转换后意思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将4n-2阶发展方程转化为一阶发展方程组,求得4n-2阶发展方程的生成算子,在一定的条件下由E.Hille-E.Yosida定理生成半群。讨论了4n-2阶发展方程的生成算子生成的算子半群的酉性,研究表明:n>1时均要附加共轭算子范数相等条件时才构成酉群,当n=1时称Golstein酉群,提供了比文献[3]更简便的半环证明方法。  相似文献   

4.
释"酒"(上)     
本文选取若干与“酒”有关的汉字进行字形字义分析,这些汉字都内含构件“酉”,可见“酉”与“酒”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全文将这些汉字分别隶属于酒的源头、酒的酿造、酒的品类、酒的功用、酒的价值、酒的敬奉六个部分加以论析,梳理了“酉”族汉字的构形理据及其蕴涵的酒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5.
红云 《社区》2001,(12)
(1)根据需要选用补品。应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如果机体不缺某种营养物质,硬是补给,不但无益,反会加重机体负担,甚至会补出新的疾病。身体消瘦无力时,可以用点海参、燕窝、蛋、奶、鱼等;贫血病人可以加用中药当归、阿胶、  相似文献   

6.
饮水与杀我     
据传明嘉靖乙巳(1605)年,饥荒严重,天下十荒八九,百物腾贵,饿殍载道,民不聊生,杭州人金某,在除夕戏作诗云:“年去年来来去忙,不饮千觞与百觞;今年若还要酒吃,除却酒边酉字旁。”言无酒可吃,饮水而已。又云:“年去年来来去忙,不杀鹅时也杀羊;今年若要杀鹅吃,除却鹅边鸟字旁。”言无鹅可杀,则杀“我”也。以上两首戏作,皆为形声字之妙用,形声字构成诗趣,读来饶有兴味。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酉阳县大溪乡梨树村位于酉水河以东,酉酬——大溪公路左侧,距大溪场(乡政府所在地)约7公里。该村辖5个村民组,共147户,623人。 梨树村土家族社区很少有可利用的统计资料,必需靠各方面的实地观察与研究。我们于1989年10月,调查梨树村147户农民1988年的经济生活时,感谢土家族区乡干部热心的帮助,给许多工作上的方便,得以完成这繁琐的调查工作。不过在此要说明的是;各种数字,虽离事实不远,可终是估计而得,而不是很精确的  相似文献   

8.
“道酉”是中原俗语。贴道酉,是中国人过年时必行的风俗。最晚在北宋,此俗已然成熟。  相似文献   

9.
解读黔中盐丹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山自古以产盐著称 ,在湘西苗语中 ,“盐”的读音与“有”相近 ,而“有”与“郁”、“酉”、“庸”读音亦相同或相近。由此可知 ,郁山即产盐之山 ,郁江与酉水为运盐之水道 ,而庸国即产盐、贩盐之国。郁山产盐 ,涪陵则早在周初即产丹砂 ,所产丹砂由郁江入乌江转长江外运。先秦时 ,楚置黔中郡 ,秦统一后沿续之 ,汉改涪陵县。唐代置黔中道 ,辖黔州等十八州 ,至此 ,黔中盐丹文化发展达到顶峰。  相似文献   

10.
拜读了陈君聪同志《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孙中山》一文(见《光明日报》1984年5月9日第三版,以下简称陈文)。认为其中一些史实似乎有误,特予辨正(以下陈文的引文中凡加着重号的字,即需商榷之处)。 陈文第二节第一、二行说:“孙中山(1866—1925年)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县人。”其实,“逸仙”並非孙中山的“字”,而是他的号。关于这点,孙中山本人在自传中已写明:“仆姓孙名文字载之号逸仙……”孙中山原号日新,“1886年改号逸仙(与粤语“日新”谐音),以后在广州、香港、澳门学医、行医及游历欧美各国时常用此名”。  相似文献   

11.
1、鸡新城疫接种:(1)鸡7-14日龄、25—28日龄时用克隆30疫苗滴鼻点眼,同时按每500只鸡加青霉素、链霉素各100万单位,也可混合使用海达、海天、普杀平、兰星等。(2)鸡55—60日龄时用鸡新城疫Ⅰ系与克隆Ⅰ系疫苗按  相似文献   

12.
泡豆:5公斤黄豆加35°温水10公斤。冬天泡12—14小时。夏天泡5—6小时,春秋天泡7—11小时。(一)磨浆:磨两遍,要求越细越好。如用浆渣离机可省去煮浆、手工过滤工序。(二)煮浆:煮后几分钟用勺子扬浆,防止外溢、糊锅。当有泡沫产生时,用5公斤开水加50克植物油滴入锅内,泡沫自然消失。(三)过滤:分2—3次加水,挤干即可。(四)点浆:把豆浆加热至沸,降到30℃。加入70-80克  相似文献   

13.
正自学龄而至颓龄,余始终纠结着自家乡迄西的一条以黑色为信仰对象的地名,特别是水名——清江、黔江、乌江、简称黔的贵州……并伴随着一条并列的以白色为信仰的相应地名——酉水、白水、酉洞(卯洞)……这条文化线上的人物、事件及其他相关文化事象,都无不引起我的省思。拜读石朝  相似文献   

14.
我们利用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以及分块矩阵的运算性质给出了下列命题的另一种有趣的证法:若n阶对合矩阵A满足条件秩(A In)=r,则A相似于对角矩阵diag{Ir,-In-r}.这种证法连同Schmidt标准正交化方法一起,还可以用来证明:当上述矩阵A是实对称(Hermite)矩阵时,A正交(酉)相似于对角矩阵diag{Ir,-n-r}.  相似文献   

15.
固定格式“从A到B”的意义、功能和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本文拟对现代汉语的固定格式“从A到B”加以描写。我们认为:(一)作为一种固定格式,“从A到B”的意义是表示起讫点“A”、“B”范围内的整体,它在语言运用中的具体语义要由“A”、“B”来明确并受语言环境的制约,可以表示过程,也可以指称事物。(二)表示过程时,具有谓词性功能,指称事物时却表现为体词性功能,两者明显对立。(三)它的内部结构是状心关系,即介词短语“从A”修饰述宾短语“到B”,  相似文献   

16.
1.白俊奎.乌江、酉水民间文学中的“走龙”崇拜———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两河流域”龙崇拜的文化特质.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4)。2.毕鹏晖.英语语言文化中的古希腊罗马神话.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3.才让南杰.昆仑神话与文化传承中的神女形象.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6(4)。4.蔡慧清.中国神话的存在状态———德克·卜德中国神话研究述评.求索,2006(8)。.5.曹春茹.中国古代神话中石头的生殖崇拜.语文学刊,2006(16)。6.曹静生.浅议传统神话题材电视剧的改编创作.当代电视,2006(7)。7.陈国光.彝族史诗中的创世神话.西南民…  相似文献   

17.
<正> 封建统治阶级在湘鄂西地区推行的“羁縻”之制由来已久.据《后汉书》载,战国时,“秦惠王并巴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世尚秦女,其民比爵不变”.秦一统天下,仍沿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之制.汉朝,据《十道志》载,高祖时的酉、辰、巫、武、沅五溪之地,仍为巴氏五兄弟分辖,各为一溪之长.唐代,羁縻之策发展成为定制,遍设羁縻州县,大封土酋为官.在这样的基础上,宋朝承袭、发展并完善了“羁縻”之制,  相似文献   

18.
“疾”字和“病”字在作为“疾病”(名词)或“患病”(动词)讲时,前人都认为词义是有一些区别的。一般都认为“疾”和“病”有程度轻重之别,说“病”是“疾甚也”或“疾加也”等等。这主要地是根据以下这些材料: (1) 病,疾加也。(《说文解字》) (2) 病,疾甚也。(《玉篇》) (3) 疾甚曰病。(《仪礼·既夕礼》郑玄注) (4) 病谓疾益困也。(《论语·子罕》郑玄注) 正因为有这些材料,而一般人又不知道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古汉语教学中,对“名(受事)——之——动”这种结构的认识和分析仍然有很大的分歧,还很有讨论的必要。上述结构究竟是前置宾语加“之”,还是主谓结构加“之”?是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探讨一下二者的区别。一、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加“之”1.1 句法结构(1) 寡君其罪之恐,敢与知鲁国之难! (《左传·僖公三十年》)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当平行光束垂直照射到平面光栅上时,光栅衍射的各级主极大的角位置由公式 dsinθ=jλ (1) j=0,±1,±2……式中d为相邻二缝的间距,称为光栅常数,j是各级主极大的“级”次。式(1)常称为光栅方程。dsinθ是从相邻二缝的相应点到达遥远考查点的光波的光程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