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邓小平同志:“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构想,指出了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一构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论证了在我国现阶段消灭贫穷落后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及具体途径,同时对地区共同发展问题也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带动与帮助,是共同富裕构想的重要内容,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之间,通过先进对落后的带动与帮助作用达到辩证的统一。在政策导向上,着重提出带动与帮助的问题,要掌握适当的时机和力度,采取适当的方式。社会主义制度应该而且能够在承认致富有先后的前提下,通过提倡带动与帮助避免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3.
发展生产力,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邓小平关于“先富共富”的科学构想,符合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它成为我们党的一个大政策,并已取得丰硕成果.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同等富裕.允许和鼓励先富,目的是为了更快实现共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我们党的政策能够避免两极分化,但要把握好“度”和时间界限.  相似文献   

4.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都是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观点.这两个观点的贯彻执行对社会主义建设发挥着很大作用,但也遇到了来自两方面认识上的误解和执行上的偏差;即或者只讲部分先富,不讲共同富裕;或者以共同富裕来怀疑、否定部分先富,为此,研究和实现两者的统一,意义重大.一、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邓小平对中国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和马列主义个人分配理论的重大发展针对长期“左”’的平均主义的普遍贫穷的错误倾向,邓小平同志提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  相似文献   

5.
坚持共同富裕与允许、支持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我党制定的一项富有创新意义的政策。这一构想是邓小平同志1978年提出来的。今年初,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站在历史的新高度,又重谈及共同富裕与部分人先富的关系问题,并提醒全党要解决好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这既是一项较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一、共同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传承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并逐步成熟和完善的.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贯彻"三步走"战略并鼓励先富带动后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条件,防止、反对两极分化,正确处理贫富差距,是共同富裕能否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全面把握其体制、机制及制度建设。推进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体制的应有之义,中国正在进行中的共同富裕体制是社会主义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富裕的机制是实现共同富裕体制的具体途径,机制就是使体制发挥功能的实践,其内在机制有城乡一体化机制、地域均衡机制、公平分配机制。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都要靠制度来规范和落实,具体而言包括:要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先富带后富的制度建设,要在完善分配制度的基础上推进第三次分配的制度建设,要在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推进乡村共同富裕的制度建设,要在做大中产的基础上推进缩小三大差距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8.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贡献.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平均主义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但也要防止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富民政策,是既要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又要承认发展上的差别,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米,以带动越来越多的人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由于经济条件和个人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差别,农民之间的收入水平客观上必然存在着差距,这种差距合理与否,对农民收入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很大。差距合理,能够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努力发展生产、改善经营,从而促使农民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差距不合理,可能产生两方面的不利影响:一是过于平均化,则会鼓励农民安于现状,缺乏努力发展经…  相似文献   

10.
共同富裕不仅是一种理想和道义要求,而且是社会主义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原则。发展生产力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逻辑基点。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与共同富裕是手段与目标的关系,前为手段,后为目标。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中的合理成份的基础上,抛弃了其中的非合理因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新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和本质特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重视改革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推动作用;先富带后富,最终走向共同富裕,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2.
围绕“先富”和“共富”的关系的哲学命题,试图从唯物史观的视角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从矛盾的视角看先富和共同富裕的关系、从唯物辩证法的视角看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实现对共同富裕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澄清对先富带动后富、先富带动共富问题上的模糊认识,更好把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目标的哲学思考,也是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的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经典表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邓小平通过制定实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和允许一部分人先富的大政策.并竭力寻找二者之间的平衡,以求得比较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现了他的务实精神。文章还结合当前实际,探讨了如何兼顾共同富裕和一部分人先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是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学界就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就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及其辩证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认为:(1)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在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条件下提出,以发展为核心,以高质量为衡量尺度,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质量与经济适度增长相统一,以及独特的发展指标体系,一系列发展战略保障等特征。高质量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表征。(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彰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面建成都要以共同富裕为基础。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共同富裕的实现有先有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带动后富,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首先是富裕,然后是全体人民一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全面富裕,是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实现富裕。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3)高质量发展同共同富裕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首先,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发展是富裕的前提,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进行;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其次,共同富裕是高质量发展的结果。共同富裕是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结果;是高质量发展的体现;高质量发展推动的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保障。最后,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相互促进。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高质量发展影响共同富裕的实现,共同富裕影响高质量发展的发挥;高质量发展对共同富裕产生作用,共同富裕也对高质量发展产生作用。高质量发展是前提,共同富裕是目标。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共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目标、原则,既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其实现途径是通过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发展生产力是共同富裕的基础,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准备和阶段,实现共同富裕是全面建设小康的必然结果。共同富裕思想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是邓小平时代实现这一目标的科学规划和设计,而以共享发展理念理解和把握共同富裕,则是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理念以共享为中心,以发展为落脚点,以理念为主题,强调从人主体方面构建良性发展的内生动力,注重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良性建构,主张通过共享化解社会矛盾,推动发展转型,使共同富裕在人主体方面的实现和建构既具有物质(生产力)层面上的获得感,又具有精神(生产关系)层面上满足感,能同当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后现代性视角对现代性发展进行反思和建构的理念进行真正的对话和交流。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关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在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提出的。这一思想,既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又明确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它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一项基本的重要思路。新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是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是贯穿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的一个基本思想,也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重申的社会主义分配政策。部分先富和共同富裕的理论,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又指明了我国现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科学地理解并在实践中完善这一理论,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意义深远。 一、部分先富和共同富裕理论的形成 部分先富和共同富裕的理论,是伴随着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而产生的。 粉碎“四人邦”后一度盛行“两个凡是”。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支持和领导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指出:“只有解决好思想路线问题,才能提出新的正确政策。”  相似文献   

19.
“共同富裕”虽然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但同样需要正确处理好“先富”与“共同富裕”的辩证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共同富裕;强调“共同富裕”并不是要否定“先富”;需要依靠“先富”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和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理顺分配关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目标、原则,既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其实现途径是一部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发展生产力是共同富裕的基础,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准备和阶段,实现共同富裕是全面建设小康的必然结果。推进制度创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