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西方修辞学的角度来透视言语行为理论,发现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包含了许多修辞因素,主要体现在:言语行为的"说话就是做事"与西方修辞学对修辞的定义不谋而合;言语行为的重要特征"意向性"体现了语言的修辞性;言语行为成功实施的三个恰当条件体现了修辞情境对修辞者的要求和修辞劝说策略;语言行为的三分法再现了修辞运作的全过程.与此同时,言语行为理论也存在着三方面的修辞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论西方修辞学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修辞学的人文性是以对人的本质体认为前提而建构起来的理论精神.修辞学的人文传统与古典哲学间存在一脉相承的关系,这一传统对修辞学诸层面均有渗透和影响.在学科发展史上,20世纪西方新修辞学,在对人的语言性的更深刻的认识背景上所提出的认知修辞伦理等相关论题,都可以视为古典修辞学人文精神的一种理论延伸.  相似文献   

3.
论修辞哲学的三个层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批判传统修辞学专注于表达形式研究的基础上,力图对修辞的本体性质作出新的阐释,并从修辞的表达内容、修辞的认识特点和修辞的建构行为三个层次构想了修辞哲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现代修辞学理论将修辞定义为一种特殊的言语表达的观念提出不同的看法。通过对西方修辞学发展过程的简要回顾,阐明了西方修辞理论中工具式修辞观念的由来,同时扼要清理了另一种认识论修辞观念的演变脉络。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现代修辞学在引进、借鉴西方修辞理论框架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修辞学传统之语境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方古代修辞学传统在修辞思维上一个很大的差异是对修辞与语言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解。认某种意义上说,西方修辞学传统视修辞为某种独立于人和环境的研究对象。他们力图探究修辞现象自身的规律,并认为要进行这种探究其前提是把修辞现象从语言情境中分离出来,经过层层分解,找出修辞的“原子”构造,从而把握其规律,驾驭其形式。中国修辞学传统则将修辞与其环境(说话人,听话人,场合,话题等)视为一体。人不能从这个语境整体中离析修辞,而只能参与到这个整体中去,从修辞与环境的普遍联系中感受和认识修辞的意义;不能从这个语境整体中抽取个别联系简化为修辞的因果关系,只能涵融于语境整体的全部因果以及  相似文献   

6.
西方传统修辞学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唯心性质的主体修辞学,而非东方式的本体修辞学.柏拉图哲学的理念对修辞学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具体的言语应用上,柏拉图强调文章的理性思维、真理性价值以及篇章的布局结构,强调使用分析综合辩证的方法深入认识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并以此体现修辞的真正力量.与此同时,在与诡辩术的论争中,柏拉图表现出对修辞术的一定误解,特别是对具体修辞格的漠视.  相似文献   

7.
语用学与修辞学都研究言语交际,关注为达到交际目的而进行的语言手段的选择.但是由于不同的学术传统,语用学和现代修辞学在研究的侧重点和研究方法上还存在很大的差异.从跨学科的角度看,西方语用学揭示的语言使用的基本原理和语言使用规则的构想,对现代修辞理论和研究方法都有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8.
陈汝东 《江淮论坛》2012,(3):15-19,29,193
作为公共修辞的一种形态。以国家为修辞主体,旨在处理国内政务、塑造国家形象、协调国际关系、解决国际争端以及具有普遍性的人类事务。国家修辞学是公共修辞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旨在研究国家修辞行为和现象、综括国家修辞手段和策略、揭示国家修辞规律的新兴交叉学科。文章以新世纪以来中国在重大国内外事务中的修辞实践为基础,提出了国家修辞、国家传播、国家修辞学等新范畴,分析了国家修辞的内涵、类型及其修辞主体和传播价值,阐述了国家修辞学的内涵、研究对象、内容、任务以及研究方法,综括了国家修辞学研究的学术和实践价值。作者认为,从个体修辞学走向公共修辞学、从民众修辞学走向国家修辞学反映了未来修辞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2005年11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修辞学会成立2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大会交流论文。文章较全面地分析评论了陆稼祥先生的新著《修辞新论选》,并结合其相关专著从多方面探索了陆稼祥的修辞学思想:注重继承传统修辞学研究成果;善于借鉴吸收西方现代语言学理论与方法,锐意创新“生成修辞学”;开拓对修辞与文化等新领域的探索,见解独到;重视表达、领会、赏析修辞的研究,成果卓著;身体力行倡导文学语言与作家作品语言艺术和言语风格的研究。陆教授的论著为研究20世纪中国修辞学提供了重要资料,他的修辞学思想在中国现代修辞学史上应占一席地位。现特发此稿,以纪念陆稼祥教授。  相似文献   

10.
修辞学转向与修辞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辞学的转向是哲学、文学、美学等学科把研究视角转向修辞而不是修辞学。修辞学转向带来的是一种泛语言化、泛符号化的修辞观,对修辞学是一种冲击。在汉语修辞学的未来发展中,修辞学家既要警惕修辞学转向带来的消极影响,也要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  相似文献   

11.
现代科学意义上的中国修辞学,是受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影响而建立的、以语言本位研究为主要内容的语言学分支学科。汉语修辞学创立于30年代,60年代呈现了第一次繁荣,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张弓的《现代汉语修辞学》,成为我国现代修辞学史的两座里程碑。八十年代以来,人文学科领域“文化热”的兴起,西方当代语言理论的引进,当代各种学术思潮的“西学东渐”及交汇推动,使修辞学者开始重新审视学科的性质和意义,对修辞学的对象、范围、修辞的本质特征等问题提出质疑,并尝试从人文学科的多维观照中探寻泛科学的诠释,从而建构新的修…  相似文献   

12.
中西修辞学在体系运作及策略使用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哲学层面的内省和改造赋予修辞学关乎人类认知能力及心智发展的思维共性,使修辞得以由言辞润饰的功能范畴逐步过渡为隐喻性的心理机制。因此,哲学观照下修辞语篇的分析不仅有利于社会交互和权利实践中话语生成模式的深层解构,同时也有助于人类修辞动机和意图的真实性还原,进而为西方话语霸权硬核的瓦解和中西修辞学的对接融合提供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讨论修辞、修辞学和语用、语用学的定义入手,重点讨论了修辞学和语用学的关系及二者的发展方向。修辞学和语用学虽有相同或相近之处,但是它们是两门平行发展的学科,其异远远大于同。现有不少关于修辞学和语用学关系的看法之所以不妥,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修辞学、语用学的理解有误。近年兴起的"接受修辞学"、"修辞控效说"、"语用修辞学"等修辞学新论难以经得起推敲。革新中国修辞学的可取之道是多做原创性研究,多修正业已发现的缺陷,多研究口语修辞,而不是在概念上标新立异,创立未经扎实论证、也没有原创性成果支持的各种修辞学假想。  相似文献   

14.
考察事物,高视点而能致远,好视力方可达真,多视角才会求全,研究学问也不例外,毫不夸张地说,童山东、吴礼权二位先生近著《阐释修辞论》真正具有如上的三个品性。从方法论着眼,《阐释修辞论》确实选择了一条科学稳妥的研究路子,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演绎归纳,双轨并行。它视野广阔,路径通达,立论高新,开辟了修辞学研究的全新的思路。我们认为,修辞学就该这样研究。作者能够站在哲学的高度,从宏观上研究修辞现象,从哲学一般原理揭示修辞规律,从认识论角度审视修辞学,故而使得研究增强了科学意识,凸显了理性色彩。众所周知,…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修辞学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学科交融已成国际修辞学,包括中国修辞学在内的重要发展趋势.如何在多学科交融之中发展中国的修辞学值得思考的问题有很多,其中修辞学研究的基点问题和拓宽与拓深问题尤其重要.就修辞学研究的基点而言,应以语言、语言运用为立足点,以表达为立足点.就修辞学研究的拓宽与拓深而言,应着力研究修辞行为和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6.
当代西方论辩研究的三个视角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西方论辩研究可大体区分为结果取向的非形式逻辑研究、程序-规则取向的语用辩证研究和过程-受众取向的修辞论辩研究三个视角.不同视角的论辩理论都从古典修辞思想汲取理论灵感,强调以或然意见而非绝对真理作为话语生发的基础,注重话语实践的时空、受众等情境因素在论辩生成与评估中的作用,体现了修辞转向或者说对修辞传统的回归.这些论辩理论资源理应成为西方修辞学术遗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论辩研究的修辞转向对于修辞批评实践和修辞学自身的发展都不无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忽视修辞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失误,修辞教学不应是英语学习的后期工作,而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人文修辞学的范畴内,英语修辞包括交际修辞和美学修辞两个基本侧面。20世纪西方新修辞学体现为两大分支,语体文体修辞学和人文修辞学。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对他们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在更高层次上理解语言是有很大好处的。  相似文献   

18.
江守义 《江淮论坛》2013,(5):148-155
费伦从修辞学的视角来界定叙事,从修辞的手段、沟通性和目的性三个角度来展开具体的叙事分析。聚焦和不可靠叙述等叙事技巧在他的分析中成为修辞手段,对叙事进程和读者的关注体现出修辞的交际特征,对叙事伦理的强调体现出修辞的目的性。叙事学和修辞学的有机结合.使他的叙事研究体现出鲜明的修辞特征。  相似文献   

19.
反讽既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意味着一种思维方式和一种世界观。不同层面的反讽给穆旦诗歌语言带来了不同的形态:修辞反讽形成了所言非所指的语言形态;浪漫反讽形成了含混多义的语言形态;新批评反讽与后现代反讽则形成了穆旦诗歌语言知性特色。穆旦对反讽这种现代诗歌语言形式的借鉴与创造,从创作而言,生发出诗歌内部的矛盾张力,丰富了诗歌的外在语言形式;从哲学层面来说,使中国新诗在现代性的构置上与西方最前卫的现代派诗歌形成了对接。  相似文献   

20.
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是明白清楚,进一步的要求是生动形象,这就关系到了修辞.针对不同的表达内容和语境,选择最恰当最完善的形式,以便取得语言的最佳表达效果,这就是修辞了,而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这种规律的科学,就成为修辞学.但是,一般修辞学多以书面语言为依据.比如,学者们提出,修辞活动大量存在于文章的修改活动中,存在于文章的酝酿形成过程中.我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作《修辞学发凡》的作者陈望道先生则说:“修辞学是介乎语言学和文字学之间的一门学科.”都没有对语言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口语,进行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深入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