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西双版纳傣泐语差比句的典型语序为"比较主体+比较结果 +比较标记+比较基准",结构要素并不总是都出现。西双版纳傣泐语差比句的否定式存在两种形式,含差比标记的否定和固有结构的否定。本语的比较标记l55与傣语其它方言的比较标记没有同源关系,由方位义语法化而来。西双版纳傣泐语受汉语影响较小,并没有像傣语其它方言一样,有借自汉语的"比"来表示差比,因此,语序也相对单一,更符合SVO语言差比句的共性要求。  相似文献   

2.
矮寨苗语差比句的典型语序有"结果 +ηη22(和)+基准"和"pi44(比)+基准+结果"两类。前者是本语的,后者是借自汉语的。本语的基准标记ηη22"和"与苗语其他方言的基准标记没有同源关系,由动词ηη22"跟随"语法化而来。通过苗语三个方言以及跨境苗语的对比发现,基准标记pi44"比"是由汉借动词pi44"比"语法化而来。pi44"比"用作苗语差比标记的时间上限是清代。矮寨苗语之所以能够借用汉语的"pi44比+基准+结果"语序,语言接触只是外因,内因是矮寨苗语语言系统具有与之相似的语序。矮寨苗语差比句的典型语序有"结果 +ηη22(和)+基准"和"pi44(比)+基准+结果"两类。前者是本语的,后者是借自汉语的。本语的基准标记ηη22"和"与苗语其他方言的基准标记没有同源关系,由动词ηη22"跟随"语法化而来。通过苗语三个方言以及跨境苗语的对比发现,基准标记pi44"比"是由汉借动词pi44"比"语法化而来。pi44"比"用作苗语差比标记的时间上限是清代。矮寨苗语之所以能够借用汉语的"pi44比+基准+结果"语序,语言接触只是外因,内因是矮寨苗语语言系统具有与之相似的语序。  相似文献   

3.
载瓦语差比句的结构模式为比较主体+比较基准+比较标记+比较结果。结构要素并不总是都出现,或并不总是完整地出现,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隐含或省略;语序也并不固定,有时可以移位。比较标记tho?55是由动词出语法化而来,不是原始汉藏语的固有成分,而是产生于语族分化之后。  相似文献   

4.
拉祜语是分析型较显著的语言,虚词是其重要的语法手段.虚词ve”在拉祜语中使用频率高,具有多功能性.它既可以作助词来表明修饰成分与中心语之间关系——定中关系或述补关系,又可作为名词化标记,还可以用作句中或句末语气词.  相似文献   

5.
连谓结构是拉祜语的一个重要语法形式,其语法化受连用谓词数量多少的制约。连用谓词的排列主要以"主要谓词+次要谓词"为参项,这是由其目标先于背景的认知顺序决定的;有的则按时序原则排列。有的连谓结构呈现封闭的内包含模式。"否定副词+主要谓词+次要谓词"是连谓结构否定式的优势语序。  相似文献   

6.
《琵琶记》中"似"类平比标记有"似""好似""一似""相似"。"似"也可用于否定句式或反诘句式,表示差比。"如"类平比标记有"如""犹如"。"如"也可用于否定句式或反诘句式,表示差比。《琵琶记》中还有"是""厮象""同""一般"等平比标记。"同"或与"和"构成框式平比句式,或用于否定句式表示差比。"一般"总是与"似""一似""是"或"和"构成框式平比句式。《琵琶记》中"胜"类差比标记有"胜""胜似","赛"类差比标记有"赛""赛过",另外还有差比标记"强如""比""于"等。差比标记"比"可用于否定句式或反诘句式,在语义上仍是表示差比。《琵琶记》中的比较标记与《张协状元》中的比较标记既有同又有异。  相似文献   

7.
及比句是表示比较主体在比较参量上达到或略微超出比较基准的比较结构,"达到或略微超出"两种意义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同于平比、极比和差比的切分方式,是一种意义较为独特的比较类型,主要分布于东北亚。河南上蔡方言的及比句使用频率较高,其及比标记有"撵上""赶上""朝(住)""聑[thi53](住)""扛(住)""抵(住)""顶(住)"等,数量繁多且富有特色,形成了一个显赫的语法语义范畴。这些比较标记的语源义有达到、抗衡和贴近三种,可以追溯到中古汉语;其语法结构形式可以追溯到上古和中古的差比句。汉语方言及比标记词以上蔡为最多,周边县市依次减少,外省仅见于山东、山西和四川。  相似文献   

8.
否定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语法中的重要范畴。就汉语处置句而言,根据否定词出现的位置,否定处置句可分为两种类型:否定前置处置句,否定后置处置句。这两种否定处置句的产生与处置介词语法化的句法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否定词前后位置的不同,其否定辖域及否定焦点也随之有所变化。否定词否定辖域及否定焦点和语用因素是两种否定处置句一直广泛存在于汉语方言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动因,同时阿尔泰语否定词紧靠动词的语序对新疆、甘肃等地汉语方言处置句否定词的位置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不比"句多义性动因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比"句从形式上看是"比"字句的否定形式,但在意义上是不是"比"字句的否定式,众说纷纭。本文认为"不比"句不仅从形式上看是"比"字句的否定式,同时从意义上看也是"比"字句的否定式。"差比"本身包含"胜过"和"不及"两个意义空间,"不比"句在否定"胜过"义时必然留下两个意义空间:"等同"和"不及";在否定"不及"义时也必然留下两个意义空间:"等同"和"胜过"。这是造成"不比"句多义性的根本动因。"没有"句的功能是表示"不及"义,是从"不及"的角度去说X、Y之间的差比关系,因此,严格地说它不是"比"字句的否定式,不具有否定功能。  相似文献   

10.
动结式是汉语复杂补语结构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以往关于汉语动结式的研究大都着重考察特定的动词在不同组合中的功能演变,对动结式的内部类别缺乏充分的关注。在构式化的理论背景下讨论动结式的内部类别,汉语中典型的动结式"V完"、"V却"、"V破"、"V醉"可以分为由语法化而来的动结式和由词汇化而来的动结式两种类型。由语法化而来的汉语动结式中表达结果的补语的词汇意义基本消失,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表达完成意义的体标记的某些语法功能。由词汇化而来的汉语动结式中补语除了表达结果之外,其词汇意义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1.
土家语比较句的方言差异主要体现在南北土家语各自不同的比较标记、语序及助词运用等方面。相对而言,北部土家语比较句受汉语的影响小一些,特别是其差比句尚具土家语的固有格式,而南部土家语比较句的格式则基本趋同于汉语。这反映了土家语方言内部的语法结构差异及汉语对土家语方言影响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2.
“比”字句肯定式的教学一般出现在针对第二语言习得者汉语教学的基础阶段。本文试从第二语言习得者语言习得和认知的角度探讨“比”字句肯定式的教学策略,侧重于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的研究,更侧重于课堂教学内容顺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比较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 ,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反映到语言表达中就出现了比较句式。本文就从逻辑划分等级比较的五种关系出发 ,就它们在英语和汉语中的表现形式作一比较 ,揭示英汉等级比较句式存在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拉祜语的述宾结构,从语序上看是OV型。可以分为粘合式、组合式、标记式三类。从述语与宾语的不同语义关系上分析,可看到许多特点。在拉祜语中句子成分的序列通常表现为:主→宾→述结构,即"SVO"句式。述宾位置与汉语相反。这种宾语前置的表达方式可以在句中起到强调宾语而引起听者对宾语所表述的人和事充分重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英语比较句的原型是Ais(more adj.)than B,但nothing一词的特殊语义,造成了两个带有nothing的比较句在许多方面的差异。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并讨论nothing的语义特征及其理解。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以英语和拉祜语的语音比较为主线,论述语言与思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用汉语的被动句和土家语的被动句作为比较,进而对土家语的被动句进行分析,认为土家语的被动句有两类,一类是有标记的被动句,一类是无标记的被动句.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现代汉语比较句的结构,指出现代汉语比较句的结构特色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引入比较对象角度,其词语丰富,较细致地表现了比较基准的差异;另一是从谓语词性角度来看,形容词与动词都能进入比较句,不同类型的比较句存在着不同的语用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