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行的知识产权制度在保护传统知识方面存在种种弊端和不足,为加强和完善传统知识的保护,从国内层面,在利用现行知识产权制度的基础上,需要制定关于传统知识保护的专门制度;从国际层面,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借助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尤其是世界贸易组织在内的各种国际组织,推动传统知识保护的国际立法与协调。  相似文献   

2.
传统知识产权制度在保护传统知识方面存在不足,必须建立特别知识产权制度来保护传统知识。自然权利理论为赋予土家族人民对其传统知识的财产权提供了理论依据,少数民族人权理论所倡导的生存权、健康权、发展权,通过对土家族传统知识的特别知识产权保护得以实现,文化多样性理论的实践也有赖于特别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保护和发展各民族多样性的文化。  相似文献   

3.
民族传统手工艺属于民族传统知识的核心组成部分,以布依族枫香染工艺为例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当前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保护为主,现代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发挥了一定保护作用,特别权利保护制度则尚未建立的保护状态。通过对这一保护现状进行审视,可以发现其存在忽视非遗行政保护缺乏市场化而导致尚未健全整体的现代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及尚未建立特别权利保护制等突出问题。因此,需要依据促进民族手工艺的传承保护和市场化现代化的目标要求,从构建同市场化充分结合的非遗保护制度,依托龙头企业充分利用现代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体系,以及充分考虑布依族枫香染传统制作工艺现代化发展的特别权利制度体系等维度,以促进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优良传承和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知识霸权"是指在一个或者数个国家或者国际组织的影响下,由知识产权国际规则或者国内立法所确立的、超出正当性界限的知识产权及其权能.从国际政治和经济原因分析,知识霸权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不同国家的"知识地位"的两极分化和发达国家企业追求最大收益.从法律原因看,是因为知识产权的权能被界定得过于笼统.认识论上的知识产权正当性是指知识产权作为一项法律确认的权利其内容或者说权能方面的正当性.权能可以分为积极权能和消极权能两种基本形式.权能与权利之间就是隶属关系,是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面对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应认真保护知识产权,但应遏制知识霸权,通过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路径消灭知识霸权.  相似文献   

5.
作为新的知识产权,地理标志在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相结合、主体不确定性、权利不可转让性、权利永久性等方面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度契合,因而能够突破传统知识产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障碍,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新发展。从制度层面上讲,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标志保护可以采用商标法或专门法模式,并体现出权利共有性、权力分享性、地域限制性等法律特性。从实践层面上讲,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标志保护有一定的发展,但在直接保护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可望在将来克服差距、取得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传统知识的可知识产权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传统知识是否可以作为知识产权的客体获得保护,即传统知识是否具有可知识产权性,这是一个在传统知识保护国际协调中存在分歧,在我国学术界有不同见解,进而影响传统知识保护国际协调和我国传统知识保护立法的重大理论问题。分析表明,超越传统是传统知识的“创新”特质;群体持有是传统知识的“私权”特征;区域公开是传统知识的“新颖性”标志,它们共同构成了传统知识的可知识产权性,是对传统知识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当性理由。知识产权制度作为开放性的法律制度,应当突破现有规范的某些局限,创制一种新的机制,以保护传统知识这类新的客体。  相似文献   

7.
论传统知识寻求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当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知识与知识产权客体存在深刻联系,传统知识纳入知识产权保护具有正当性。对传统知识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是公平原则的要求,是尊重人格权的需要,是促进传统知识使用和提高其在发展中的重要性的措施,对传统知识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符合平衡激励机制,是社会契约理论在国际层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传统知识是一种与现代知识体系有着显著区别的知识系统,具有地域性、集体性、动态发展和非新颖性等特征。由于本质差异和制度缺位,传统知识与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在法律和实践上存在诸多冲突,主要体现在权利授予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知识产权制度对传统知识保护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但积极作用相对有限。在现有知识产权制度中仍有保护传统知识的空间,可以采用专利申请中的主动披露制度、新传统知识概念、公有专利概念、地理标志和特殊权利制度等对传统知识提供保护。  相似文献   

9.
土著人民的传统文化植根于自然环境,对他们环境权益的法律保护对该群体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但在现实中,土著人民的传统农业经济正在消亡,他们的土地和自然资源经常被国家剥夺。原因在于,法律的结构性限制导致法律无法公正对待土著人民,国家制定法与土著人民习惯法的内在矛盾使得国家对保护他们的环境权益持消极态度,知识产权法的本质决定了其无法承担保护的责任,国际人权法由于争议不断,还不能有效地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当今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呈现出全球化进程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迅猛,保护地位逐步上升为贸易政策甚至基本国策等态势。在这进程中,存在着对创造者权利保护不完整、对人类传统文化保护缺失、对公共利益保护不利以及对发展中国家利益考量不充分等突出问题。应对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挑战,中国需要尽快出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统一的知识产权法,健全“鼓励创新”法与知识产权产业化的“搭桥”法,完善规制知识产权权利行使的法律。  相似文献   

11.
对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协调层面面临的新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前提是为传统知识法律保护寻求正当的产权基础。洛克财产权理论赖以建立的前提是虚拟的,其内容也与传统知识自身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规律存在诸多不合;而休谟财产权理论却以其对确立财产权的原因、如何确立财产权以及如何确保财产权的稳定3个问题的回答满足了传统知识法律保护之正当性的要求,成为传统知识法律保护的产权基础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当今我国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遭受了十分严峻的侵害,而传统知识的特性又决定了其基本得不到现行知识产权制度的有效保护,因此寻求有效的法律保护途径显得尤其迫切。加强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应从建立传统知识数据库以防止不当授予专利;确立利益分享权及事先知情同意权以保护传统知识持有人的各项利益;适时、适度的介入国家公权力等方面入手,最大化的保障传统知识持有群体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贸易与知识产权相结合之后,知识产权谈判由传统的国际公法领域移转到了贸易谈判领域。而贸易谈判协商交换式的谈判模式在适用于知识产权谈判时,由于谈判力量不均衡,缺乏分配机制等原因导致公共利益受到侵害。从谈判力量结构出发,通过审查谈判过程、谈判技巧的运用、谈判方式等,在其中寻求各种能够抵消协商交换式谈判负面效果的有效手段,是发展中国家融入知识产权谈判,摆脱被动地位的必要一步。谈判方式的改革及新型谈判理念和方法的引入,会为发展中国家带来新的视角,使其在知识产权谈判中能够争取尽可能多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权法中的权利穷竭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利穷竭原则 ,是知识产权法上的一个重要原则。这一原则是基于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而产生的 ,其直接理论依据就是经济利益回报。它在传统知识产权领域得到广泛认可 ,并被用来分析国际贸易中的平行进口问题。它与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特征相结合 ,产生了权利国内穷竭和国际穷竭两种学说 ,国际穷竭说是用来支持平行进口的。尽管权利穷竭说与平行进口关系密切 ,但它并不能完全用来评判平行进口是否侵权。  相似文献   

15.
知识产权与物权有着财产权的相同属性,法律对物的确权,即表现为物权;法律对知识产品的确权,即表现为知识产权。相对而言,物权对知识产权影响深远,乃知识产权的母性权利,但知识产权的原则也对物权有积极意义,权利穷竭原则在解决两种权利的冲突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知识产权法基础理论的研究必须科学解决其研究范畴之惑,厘清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制度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知识产权法基础理论与法理学和民法理论的关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产权理论与西方资本主义知识产权理论的关系等三重关系,在适用传统法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前提下,以类型化研究为基础,将方法论的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相结合,无疑是最适合知识产权法这一特殊法现象的系统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法典编纂体系应为总则——民事权利——民事责任的三编制,另加一个有关国际私法的附编,并应该把人身权和知识产权纳入到民法典的民事权利编中;民事责任应该单独成编;国际私法作为传统民法的固有内容不应从民法典中分离出去。  相似文献   

18.
激励人们对知识的创造是知识产权法的灵魂。目前由著作权法、专利法和商标法等构成的知识产权法着重于智力成果权(无形财产权)的保护,这使知识产权法仍徘徊于民法和行政法的框架之内。由于智力成果权不过是智力权的一种表现形式,要激励知识的创造就要保护智力权而不仅仅是保护智力成果权。为保护智力权,我们必须将激励制度全面全过程地引入知识产权法。在知识产权法中增加对知识的创造能力、智力成果的质量、智力成果的应用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组织管理等加以激励的制度,以及增加知识产权激励诉讼法律制度,这必将丰富知识产权法,使我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取得实效获得更好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9.
商业外观是智力劳动的成果,具有财产权属性,属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复制技术的产生与发展,给类似于山寨手机复制模仿者提供了客观商业外观侵权的机会。以经济法学视角和国际比较等方法,分析研究该类典型商业外观侵权事案的社会及制度缘由,对于完善商业外观保护制度,维持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良好秩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