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陈亮和叶适等人为代表的南宋事功学派,一反理学强调心性修养的治学倾向,公开倡导以务实事、求实功为宗旨的事功伦理,特别是农商并重、四民平等、藏富于民和保护富人等经济伦理思想.不仅滋养了重利富民的浙东精神,对浙东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这一具有浓厚事功色彩的经济伦理与商品经济发展之间的某种契合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重新思考马克斯.韦伯关于儒家伦理阻碍市场经济形成和发展的论断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在晚清湘系经学的复兴过程中,主要以今文经学为主,讲求经世致用及其微言大义;而以顽固保守著称的古文派则与之针锋相对,学循乾嘉,反对所谓的"由经术而治术"的主张;理学方面,以曾国藩为首的理学集团,从心性伦理中引发出了"事功"成分,促进了理学在新阶段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唐甄所论及的治国之方有着丰富而具体的内涵.笔者认为,唐甄在论述其治国之方时体现出双重性对现实世界力倡法治,主张先有治法,后有治人;对构建的理想王国,却更重德治.这种现实与理想的对立,却和谐地统一在唐甄对旧制度的批判和对新王国的憧憬中.  相似文献   

4.
●唐甄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本文从治世思想、革新思想、对君主专制制度抨击、对封建传统的冲击与未来社会设想五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唐甄社会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在与三大思想家作了对比分析后,得出了唐甄社会政治思想可与三大思想家并驾齐驱、在某些方面独领风骚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南都学坛》2013,(5):25-30
永嘉学派是宋代重要的学派之一,是浙东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永嘉学派的形成与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在学术思想上随着宋代学术思潮的变迁最终由师从二程性理之学转向注重经制、事功之学。这种转变经由了北宋中期、两宋之际、南宋中前期几个主要阶段,在每个阶段,其主要代表人物如王开祖、周行己、郑伯熊、薛季宣、陈傅良、叶适等人,其思想主张与内涵尤其是在经学诠释及思想重心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北宋的王开祖、周行己等"永嘉九先生"为奠基者,他们一般都注重心性之学,而南宋前期郑伯熊、薛季宣等是永嘉学派由心性之学转向事功之学的关键人物,南宋中期陈傅良、叶适则开始成为永嘉学派事功之学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6.
唐甄(1630—1704),四川达州(今达县市)人,是我国明末清初时期的进步思想家。他所著《潜书》是我国早期启蒙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唐甄在《潜书》中,对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作了深刻的阐述,并提出了一些值得重视的新思想,在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的长河中,添进了新的颗粒。  相似文献   

7.
唐甄(1630~1704)明末清初四川达州(今四川达县)人,是我国早期的启蒙思想家之一,稍后于王夫之、黄宗义、顾炎武等人.唐甄的政治思想比其他早期启蒙思想家更激进,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十分尖锐,提出了一些进步的政治主张,具有进步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唐甄是明末清初一位十分重要的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议论性散文集《潜书》是其代表作。思想深刻,文情激越是唐甄散文最为突出的特点。同时,为了更好地阐明自己的思想和论述自己的观点,唐甄也十分注重行文的技巧。因此,唐氏之文,在文章的结构、修辞和语言等方面都表现出了鲜明的个性特色。  相似文献   

9.
文章提出以下命题:明清小说的命脉在于心性;《水浒传》与《红楼梦》最充分地体现了这种心性的精神;《西游记》是明清小说心性意识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一环;明清小说中的情、欲作为小说心性的展开,其状况与心性有着内在的关联。文章揭示了心性之为明清小说命脉的内在根据,同时阐述了心性在明清小说中的演变和展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素有重民爱民的民本传统,思想家很早就认识到民众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期望君主推行仁政,这种观念成为唐甄直接的思想资源。唐甄继承了这样一传统,以此为基、以三代之治为摹本构建了他的理想王国。  相似文献   

11.
唐甄是清初较有影响的思想家,他的"富民"观,尤为学者津津乐道.在对其进行研究时,不少学者认为他的这种思想反映了市民阶级的要求,甚或认为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反映.对此,笔者提出了异议,通过对其"富民"观的考释,认为唐甄的这种思想,实质上是地主阶级自救运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唐甄《潜书》对君民关系的考察是从三个不同层面着眼的。第一个层面 ,从历史上来看 ,唐甄认为君民关系是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 ;第二个层面 ,从社会关系上来看 ,认为君民之间处在政治机体的不同部位 ,是心与身的关系 ;第三个层面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 ,认为君民之间是人格平等的。唐甄的政治思想是介于传统民本和近代民主之间的过渡的思想形态———新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13.
唐甄《潜书》中的政治、经济、军事和一般哲学思想,已经发表过不少文章了。对于其哲学思想中的辩证法因素,似乎重视得不够,为此,本文试作初步探讨。《潜书》在唯物主义精气自然观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丰富内容的辩证法观点。唐甄明确肯定,世界本原是气,这种呈现出“混”、“辟”状态气的运动,化生出天地万物。这种化生,是阴阳之气通过“聚敛”和消散来实现的,而且不断往复下去。唐甄  相似文献   

14.
薛季宣是南宋儒学家、文人、政治家,他注重现实研究,治经颇得精要,倡事功之学。其文学创作与学术思想紧密结合,前人多研其思想,对其诗文赋研究甚少。观其赋,散体、骚体并驱,或讽喻,或抒发骚情,或言事功理想,博雅宏肆,犀利驰骋,覃思深微,悲怀自奋。季宣辞赋从以讽言事功、事功的骚怨、事功理想三个方面透露出他独特的事功情怀。  相似文献   

15.
从孟子到朱熹的心性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对于中国心性哲学的开创 ,主要在于他提出了一个尽心知性而知天的模式 ,在孟子看来对于心不在于去认知 ,而在于将自己的内心发挥到极致 ,这样就可以体认本心而知天。张载第一次在心性本体论上 ,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命题 :心统性情 ,把“情”这一概念置入心性问题的讨论中。朱熹则进一步发挥了张载的命题 ,提出性为体情为用 ,并在性情之上 ,加上了一个统领主宰 ,即心 ,将孟子的心性之心转换成主体性心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有用"的事功观念已成为当今的时代精神,教育因此而被理解为"培养有用的人才"的行动。于是,教育成为制造人才的机器,成了使人迷失良知和本心而异化为无人性的工具。因此必须确立教育培养人之为人的根本意旨,使教是成德之教、学是为己之学、育是心性之育,从而引发生出一个富有人性的"仁人"。  相似文献   

17.
叶适之学,以事功为主导。就内在哲学趋向而言,事功之学包含两个基本之点,即关注现实的世界和现实的社会生活,强调实际的践行并注重践行的实际结果。在叶适那里,以上两个方面通过物、道、势与人的关系以及成己与成物之辨,得到了具体而多层面的展开。物作为对象,其存在不依赖于人,然而,物所具有的价值意义,却是通过人的活动(极其劳)而呈现,并在人的活动过程中获得现实的形态。在人与势的关系上,一方面,势表现为一种不知其然而然的必然趋向,另一方面,人又可以因势利导、顺势而为,通过自身的实践以实现价值理想和价值目标。在顺势而为的过程中,以物用而不以己用与势在己不在物呈现了某种统一性。就人与己的关系而言,个体的果行而育德与社会历史领域的循道而行、顺势而为的振民过程也合而无间。对以上问题的阐述,既包含了多重的理论意蕴,又展示了儒学演进中不同于心性之学的历史趋向。  相似文献   

18.
心性问题是宋明理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许衡以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讲“明德”之本性,以存养、持敬讲变化之气质,以心统性情的结构来诠释心与性、情的关系,提出以仁为体、以知觉为用,在继承、吸收、综合和改造宋代理学各派心性论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心性论思想,为理学心性论及元代程朱理学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唐甄是清代初期著名的思想家,一生著述以《潜书》最为著名。其中特别强调统治者应关注民生,所论重民、爱民、富民、养民之思想举措,均是传统社会保障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从《潜书》看,唐甄的富民养民之政和社会保障思想是一个有机的体系,其内涵涉及改良政治、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唐甄(1630—1704年),四川达州(今达县市)人,是我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他所著《潜书》是我国早期启蒙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唐甄在《潜书》中的军事思想独树一帜,对明清之际频繁的军事活动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和探索。 唐甄军事思想中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表现在他从政治、军事、天时、地利等客观具体情况去分析“知兵”的“自然之理”,而不是靠天命迷信;特别是对于战争的胜负,唐甄主张正确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力除以谈论鬼神来代替谈论人事之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