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具体方法有:开篇激趣法、引路入境法、激疑促思法、以写存趣法等。教师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许丽丽 《南方论刊》2011,(Z2):58-59
通过动感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趣中求知,学以致用,改变了无效低效的局面,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幸福感"。"动感英语教学"就是将英语学习与娱乐、游戏和英语文化的体验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环境学导论"是环境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环境学的兴趣具有意要的意义。本论文通过探讨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注重与学生互动,组织野外参观、实习和鼓励参与环保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王争 《南方论刊》2003,(8):54-54
如何改革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的传统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让学生参与学习,在参与中全面提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已成为我国教学教育的一个热点,下面谈谈我们在数学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诱发学生主动参与 课堂教学中如何诱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 1.我们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敢于主动参与,课堂要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师生要建立互相尊重、理解、信任、合作、平等的人际关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提问,勇于答疑,既使问题错误,除及时纠正外,也要予以鼓励,让学生能畅欲言,保护参与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追求"善治"的实质就是公共生活领域由政府与公民进行合作治理.民主政治要求政府决策必须广泛而深入地吸纳公民政治参与,并让公民的政治参与贯彻到政府决策的全过程.为此,建立和完善政府决策与公民政治参与的互动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从猜谜导入、语言描述激趣、图画、语言描述、自读自悟,放飞想象几方面,阐述了如何才能让学生喜欢上阅读。  相似文献   

8.
愉快激趣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愉快的、融洽的课堂氛围,采取各种有效的积极的手段,激活或启动学生的潜意识,以使教学活动形成一个愉快气氛,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享乐和愉快的发现。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实施建议中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的互动交往,是实现新课标理念的基础。而如何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活动的意识,正是实现有效的参与交往的前提。一节成功的课,首先取决于教师是否激发学生主体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张红霞 《兰州学刊》2003,(2):126-126,104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提问能力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学实践使我懂得要想让学生学的主动、积极 ,必须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的能力。一、使学生敢问1 树立教育民主化的思想教育民主化就是在教学中革除一切不平等地对待学生的现象 ,为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 ,发扬学生的主体作用 ,创造良好的环境。例 :学完《琥珀》一文 ,一个学生问 :小苍蝇在太阳光里飞舞 ,发出嗡嗡的叫声 ,是苍蝇的叫声吗 ?这个问题虽然与理解文章内容和写法没关系 ,但我还是鼓励学生…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目标是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情景,让他们经常体验成功的乐趣.素质提高是创新教育的核心,教育的灵魂就是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非常重视创新问题,并强调指出:"现在我们更要十分重视创新问题.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国家倡导创新,企业更应鼓励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应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技术研究、技术创新中去,让技术转变为商品.如果说,资本是船,名牌是帆,那么,创新就是东风,就是动力.也就是说,一个企业既要筹集和储备足够的启动资金和发展资金,又要创知识品牌,更要不断创新,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后劲,企业才能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马玲 《兰州学刊》2001,(5):57-57,73
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 ,课堂教学的优化应当是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基本环节。笔者基于对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 ,认为激趣 (激发兴趣 )、染情 (情境感染 )、启思 (启通思维 )是达到素质教育目标的几个关键因素。一、激趣古人说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过程中 ,对孩子的“异端”兴趣一棍子打死 ,不仅会抑制孩子丰富的创造力和想像力 ,还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致使师生关系趋于紧张。事实上 ,哪怕是学生微不足道的优点 ,教师都应当发自内心地去赞扬、去鼓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肯定和赞扬所达到的效果必然是 :“课未始 ,兴已浓 ;课正行…  相似文献   

14.
王辉 《江汉论坛》2004,(8):139-142
创新时代的教育需要创新型教师。创新型教师必须屏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尽快形成全新的教育理念。这就是培养包括创新教育观、个性全面发展教育观和终身教育观在内的大教育观;破除静止的知识观,树立动态的知识观也就是结构主义的知识观;树立学生为主体、民主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学生观;树立既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又特别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质量观。  相似文献   

15.
《南方论刊》2013,(11):114-115
<正>今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它点燃了千千万万中国人深埋在心中的梦想,让全体教育工作者对未来有了更美好的憧憬。梦想不论大小,有梦就有希望。人生无论长短,有梦就有幸福!教师对于中国梦的远大目标,就是让为人师者能时刻本着"立德树人,立教圆梦"的境界扎实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带领全体学生朝着幸福人生出发。少先队员对于中国梦的美好憧憬,就是让学生在参与、感受、体验中接受"我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6.
刘景钊 《东岳论丛》2013,34(4):83-87
"自由的学校"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哲学重要功能的比喻。创建一所跨学科、重问题、共话语和自觉沟通与配置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资源的"自由的学校"是当代中国哲学应对挑战走向创新的战略性选择。作为"自由的学校",当代中国哲学应当是一种启发性哲学、交往性哲学、对话性哲学、理论性哲学,它的作用在于鼓励不同领域的思想者、行动者参与对话,并在对话中发出自己有创见的声音,通过对话扩大和促成交流、创造和共识。在某种意义上说,建构"自由的学校"也就是建构当代中国哲学新形态的话语系统。  相似文献   

17.
钟伟明 《南方论刊》2010,(2):104-105
中职德育课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亟待改革。教学的“师本”化是中职教育工作的瓶颈。课堂的“生本”化是解决中职德育和教学质量的问题。是实现职业教育生产力大解放的关键。生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理念在教育中的体现。以人为本就是为了人、尊重人、依靠人。本文从互动、合作、激趣、交往等几个方面对生本课堂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学习信心和学习能力,使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会学习的、会实践、会创造的现代职业人,从而改变教师的师本化观念。  相似文献   

18.
实践证明,"高级日语"课程教学中传统模式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课堂教学中任务型教学的灵活灌输与渗透可以让"高级日语"课堂焕发生机,使整个课堂处于动态互动的氛围之中,真正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掌握日语综合应用能力,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着眼新医科要求,秉持"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育人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立足地方普通高等学校药学专业在实际,基于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其与药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契合之处,以建构完善"通识基础+专业拓展+职业提升"的三阶段药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药学专业教学中,科学创设教学情景,推进师生互动、生生交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让学习难起来,推动高阶性学习;优化教学过程,让课堂活起来,进行创新性教育;优化学习过程,让学生忙起来,提高课程挑战度;优化质量保障,让效果实起来,持续改进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汉语教学中,教师根据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不断将新理论、新知识引入到教学内容中去;改变传统的由教师一人主讲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师生互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