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凉山彝语类别量词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山彝语(北部方言什乍话)的类别量词很丰富。量词主要来源于名词、动词和描摹词(有人将其归为形容词);抽象的量词由具体的量词引申而来。凉山彝语量词有自己独特的一套语义分类标准,名词所指事物都有不同的属性,从量词归类时所依据的属性可以看到该语言所侧重的事物属性。除了这些最显著的语义特点外,量词还有一些变调特点和句法特点。拷贝型量词也是凉山彝语类别量词的一个重要类型,正如其他的藏缅语族语言一样,它是量词发展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2.
通过考察汉语方言有生量词的使用情况发现,不像其他语言的数分类词系统,汉语方言量词系统没有将“人/非人”“有生/无生”或者“人/动物/无生”等特征区别开来。汉语方言称量“人”和“动物”主要使用通用量词和形状量词,虽然有少数专用的量人量词和动物量词,但使用的限制多、范围窄,不具有普遍性。汉语方言的植物量词具有类型学共性,都来源于植物或植物部件,并且可以演变成形状量词。汉语方言有生量词系统应该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量词类型。  相似文献   

3.
在固始方言中,“掐”的动词和量词两种用法并存,作量词时,“掐”表示一只或两只手抓取的量,也可表示两根筷子夹取事物的量。量词“掐”能够与数词、名词、指示代词搭配,也可以重叠,在句中作主、宾、定、状语。从历时语料来看,量词“掐”是由动词“掐”演变而来的,宋代量词用法出现,元代凸显搭配对象的空间形状,清代表示手所抓取事物的量。“掐”本义是用手指刺入或截断,量词用法的产生是隐喻机制与转喻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明中叶具有山东方言背景的<金瓶梅词话>中出现不少由疑问代词"怎的"作选择后项的紧缩复句"(S)+VP+也+怎的".作者认为在不同的语境下,此句法结构中"怎的"表现出多样性的语义特征:(1)询问;(2)虚指;(3)与"(S)+VP"相反的意义.作者进一步调查发现,近现代汉语赣方言中"怎"系疑问词作选择后项的紧缩复句,可能是由汉语自身发展而来;而近代汉语北方方言中这类句式则是蒙古语和汉语相互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量词"AXA"带缀重叠式是汉语方言中的量词特殊重叠形态,它主要分布于西南官话、江淮官话黄孝片、客家话、赣语、湘语及少数吴语地区。与量词的其他重叠式相比,其语义特点集中表现为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能显示出说话人对量的主观评价,这种"主观量"义甚至可以说是"AXA"式的主导语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一头黑发”式“量词短语”的特点作了分析,认为:(1)这类量词短语中的数词只能是“一”;(2)可形成“数词+量词+的+名词”的格式;(3)这类量词短语中的“量词”一般不能重叠。  相似文献   

7.
慈利话中利用重叠和附加构成重叠儿化量词、"AA么儿"、"A把把儿"、"A把A"、"A打A"、"A数A(儿)"、"A数A(儿)的"等量词结构。重叠、附加与主观量表达有密切关系,重叠儿化量词和量词结构表达的主观量的类型主要有主观大量、主观小量、主观周遍量、主观满意量。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天镇方言里有几个值得注意的语言现象:(1)“日”作为前缀,很可能是由詈词变来的;(2)该方言中有三十几个分音词,除少数几个外,都不见于一般的北方话;(3)该方言的语气词如“啦、哇、呀、(口来)、咳”等,用法各异而自成系统。  相似文献   

9.
在安陆方言物量词中,有的为安陆方言所特有,有的与普通话相同,但在和名词的配合上,与普通话并不一一对应,这就形成了安陆方言物量词与普通话物量词之间多义性与交叉性、近义性与差异性、具体性与模糊性的对立.这些差异的根源在于古汉语物量词的不同遗留和特有的民俗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重庆方言量词的语法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方言具有一些独特的语法特点。从其构成来看 ,除了具有单音节量词和一般的双音节量词外 ,还有重叠式量词。从其形态变化来看 ,有的量词可加后缀“子”和“儿” ,后者有表示主观少量的语法意义。量词结构也有一定的形态变化 ,可以加中缀“是” ,构成“M是M”的格式 ,以强调事物的形成状态来表示数量多 ;可以加中缀“打” ,表示主观多量 ;可以加后缀“家” ,使其具有确定“一M一M”这种格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