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主持人的话:为了贯彻实施国家和北京市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积极推动海淀区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建设,北京联合大学成立了文化传承协同创新中心,与中共海淀区委宣传部共同创办北京三山五园研究院,2013年11月9日,“三山五园和京西文化”专家研讨会暨北京三山五园研究院成立揭牌仪式在北京联合大学举行。本次会议围绕着“三山五园和京西文化”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启发性的讨论,主涉及三山五园和京西文化的文化渊源、历史内涵、价值定位,三山五园与京西文化的关系,历史文化景区的保存现状与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等方面。本刊以笔谈的形式登部分专家的精辟见解。——张连城  相似文献   

2.
正三山五园是北京西郊海淀一带清朝皇家园林的总称,通常认为主要包括圆明园、畅春园、万寿山颐和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过去,"三山五园"只是一种俗称,也称"五园三山",历史上,早在150多年以前就有这个称呼了。直到2012年6月,才在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里正式写入"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这是在市委市政府层面的正式文件中第一次以"三山五园"取代了以往"西郊清代皇家园林"等称呼,这是人们对三山五园认识不断深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正一、三山五园的历史地位三山五园是指位于北京西北郊的清代皇家园林。这些皇家园林是世界造园史上的杰作,是中国文化被世界认知的重要代表。三山五园虽然形成于17~18世纪,但并非孤立的事物,它是历史积淀的结果。这个地区是中国传统文化密集的地区,更成为北京历史最丰富的地段之一。三山五园在海淀区的位置不仅仅是它自己的位置,可以说见证了北京城860多年的发展历程。现存的建筑可以上  相似文献   

4.
正清代皇家园林,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璀璨的明珠。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的优秀传统,把建筑、山水、花木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出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富有诗情画意的景区。其中,尤以京西的"三山五园"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典范。三山五园是研究清史和中国古代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窗口。一、"三山五园"称谓的由来研究三山五园,首先要定位。所谓定位,一是要明确其称谓,二是要定历史地位。定称谓就是要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关于三山五园周边村落的研究,最早发轫于20世纪初。由于学者们的侧重点不同,研究呈现精彩纷呈的局面。在研究时段上,一些学者侧重三山五园出现前后周边村落的发展变迁,一些学者则关注其在现当代的发展状况。在研究视角上,既有社会学、民俗学的角度,也有历史学、历史地理学、考古学、文化遗产学等角度。在研究内容上,有些学者主要侧重于三山五园周边的单个村落,有些学者则侧重于三山五园周边村落的总体概述。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北京市政府将三山五园作为文化发展的重点之一,海淀区为此划出了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展开新的规划建设。这是一个有利于区域发展的举措,但其规划建设必须充分尊重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文化景观,以免带来开发性破坏。这里主要谈三个方面的问题。一、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的基本特征北京古城的西北郊,大致可以分为东部和西部。西部是山地,包括小西山和大西山。小西山山  相似文献   

7.
北京西北郊区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历史上统治者在这一地区营造的园林,成为清朝大规模建造皇家园林的天然基础。以康熙帝建造畅春园开始,雍正、乾隆和嘉庆又先后营建了圆明园、颐和园、静明园和静宜园。从三山五园建造风格和特色看,它是中国园林文化的逻辑发展的结果。圆明园、颐和园和避暑山庄三大园林各具特色。从三山五园的实物表象及其内涵中,分析其中凝聚的文化传承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8.
三山五园位于北京湾的西北部,雨量丰沛,这里还是大约7000-5000年以前的永定河古道流经地,地下水源丰富,加上西山一带多石灰岩,溶洞较多,透水性强,形成玉泉山和万泉河两大水系.山清水秀的地理环境吸引着清代统治者陆续在这里建造了众多皇家园林,为满足园林用水,清朝康雍乾时期,利用前人兴修水利的成果,陆续对三山五园地区的水系进行大规模人工改造,疏浚昆明湖和万泉河,整合玉泉山上游泉水.乾隆年间,既是三山五园地区的水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又是基本形成时期,之后的统治者基本上维持了这个格局,没有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三山五园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在保护其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发展旅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三山五园旅游开发缺乏系统整体性,基于相关理论从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视角进行文化保护与发展,尚缺乏深入的研究.基于历史风貌保护与优秀文化传承,三山五园要将历史文化资源有效保护、注重旅游者体验和活化遗产价值的理念贯穿到旅游发展之中.发展旅游应打造开放式的历史文化旅游景区,构建“一核三轴三区多片”的旅游主体功能格局.现阶段的发展重点是历史文化遗产旅游、深度文化休闲旅游和科教创新文化旅游.而旅游引领三山五园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措施,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多途径推进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着力打造特色主题旅游产品;加快旅游商品的研发和推广;以旅游环境优化促进历史风貌保护和以项目活动促进区域影响力提升.  相似文献   

10.
清朝时期,清帝陆续在三山五园地区修建皇家园林,到乾隆时期发展到了鼎盛阶段。为了满足帝后和皇室人员的好奇心、游赏玩乐需要,以及王公大臣的生活需要;同时,也为下层随侍人员提供了必要的物质补充和精神慰藉,清帝在三山五园中设立民间市肆——买卖街。从园林艺术角度看,买卖街的设立也是园林造景的需要。买卖街的建筑风格,既有仿照江南苏州市肆格局的苏州街,又有典型的北方市肆风格的买卖街,集中体现了当时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相互融合的皇家园林风格。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中国传统哲学与用典,对三山五园概念的来由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现代社会认同,确定“三山五园”的范围,并就当前形势,提出了对“三山五园”整体保护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2012年6月8日,由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编辑部和北京联合大学人文地理学学术创新团队联合主办的"北京文化与北京学研究——第十四次北京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西藏饭店举行。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学研究所所长张宝秀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副主任李建平研究员、北京联合大学副校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推动地方学发展和地方文化研究,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地方学与地方文化———理论建设与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0月21-2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北京学研究基地)、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编辑部、北京联合大学人文地理学市级学术创新团队和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共同举办。  相似文献   

14.
明末清初,风云激荡,然而,中西文化交流的潮流却未受到根本性的影响,并得以在此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随着时间的推进,清代出现了励精图治的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康乾盛世逐渐孕育。康乾盛世的一个重要成果及观察指标就是在北京海淀地区诞生了举世闻名的三山五园,即畅春园、圆明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颐和园)。这其中,中西文化交流既是康乾盛世的一个推动力,也是三山五园兴起的重要外因。考察以圆明园为核心的三山五园兴起的中西互动背景,既是清史研究和三山五园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有助于审视和把握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利弊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15.
正在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由北京学研究基地、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编辑部和北京地理学会联合主办的"新型城镇化与传统文化——第十六次北京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花园饭店隆重召开。来自国家发改委规划司、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公室、北京市教委等30多家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和北京联合大学师生共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加深入地开展地域文化、地方学研究与学术交流,2009年10月20至21日,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学研究基地)与北京联合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北京地理学会、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共同举办了“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正> 首届三山神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10月4日至6日在揭西县城揭西宾馆举行。这次研讨会是揭西县委、县政府根据汕头大学吴金富副教授和原揭阳县志办公室主任贝闻喜同志的建议而召开的。出席研讨会的有广州市、汕头市、汕尾市、梅州市、潮州市、揭阳市、汕头大学等地的教授、学者、文化工作者五十多人,收到论文21篇,马来西亚华人学者张肯堂先生,泰国华人学者李少儒先生,也分别寄来了论文。在研讨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三  相似文献   

18.
由北京学研究基地主办的北京学研究学术沙龙暨北京传统书画艺术研讨会于5月15日在北京联合大学书画研究所召开。此次研讨会的主旨是进一步推动北京学理论体系和北京传统文化的研究,同时也为基地相关课题研究及编写《北京学教程》拓宽思路。此次研讨会的主题为北京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重点是探讨传统书画艺术和现代书画艺术如何结合。北京学研究基地副主任、北京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李洵、书画研究所名誉所长李燕生、常务副所长马万昌、副所长梁伯建、书画研究所顾问、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杨臣彬、书画研究所特聘专家李家欣、蒲秉义、书画所兼…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使用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和作者实地调查资料,运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从多角度进行分析论证,得出三山祖庙所尊祀的三尊神是岭东汉族移民的祖先神的新观点。文章最后阐明研究这一历史文化事象对了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由来及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破除封建迷信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家-园-区的协同教育对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赫尔曼·哈肯提出的"协同学理论"为家-园-社区协同共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基于"协同学理论"中的协同效应,针对协同教育中存在协同教育意识不足、缺乏教育政策引领、协同教育方式单一、教育过程中资源配置不够优化、协同教育实践缺乏指导等教育困境,尝试提出积极探索形成深化协同教育意识、加强协同教育政策引领、拓宽协同教育方式、优化教育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提升协同教育实践指导五位一体的策略,有效提升幼儿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