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论洋务派外交思想的近代意识侯德彤所谓洋务派外交思想的近代意识是指:洋务派在列强侵略的刺激下和世界近代化潮流的冲击下所表现出的一种观念更新和近代化倾向.具体包括对中国传统外交思想(主要是英夏观)的反思、批判,对近代西方外交观念、外交礼仪的吸收、接纳,以...  相似文献   

2.
为争取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我们党和政府创造性地提出了和谐外交的新思路。和谐外交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与现代互利共赢观念相结合的产物,它以构建和谐世界为根本理念,积极开展灵活的多元外交,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  相似文献   

3.
肖刚  刘武中 《国际论坛》2011,(4):34-38,80
战国策派是二战时期诞生于西南后方的学术团体,其组成人员大多是学院派的精英,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人文知识分子的济世情怀,另一方面其思想则大量借鉴异域文化,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新的以抗战、建国为宗旨的政治思想体系。本文通过对其诞生的历史背景及外交思想的分析,总结出其在民族主义、强国外交、地缘政治及文化冲突等方面的突出贡献,及其对中国建设负责任大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崛起,如何立足过去的历史和传统、面向世界和未来,构建具有外交理念基础性、世界观系统性以及长期稳定性的、新型的中国外交哲学,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以中国崛起作为构建中国外交哲学的基本背景,阐明了中国崛起的事实依据、中国过去的外交哲学观念的主要特点以及崛起对于构建中国新型外交哲学的意义;然后论述了对外交哲学概念的认知并界定了外交哲学的基本概念,认为外交哲学事实上是一个国家的国家哲学观念和世界观念在外交领域中的反映。文章着重阐述了“超越西方”是构建中国外交哲学必然要求的观点,以及较为系统地提出了立足传统文化资源以构建中国外交哲学的基本内容构想。  相似文献   

5.
面对近代四方陵夷的困境,《湘报》在继承传统“自强”、“和戎”等思想的基础上,吸收近代西方外交观念,提出了“守约和夷的平等外交观”、“联夷抗夷的平衡外交观”和“自强制夷的实力外交观”等外交思想,利用《湘报》这个传播平台,将之传播于晚清朝野。这些具有近代意识的外交观念,对于开启民智及其日后中国现代外交意识的最后形成起到了启蒙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化的过程中,这个过程从一百多年前就开始了。在这种转化过程中,观念的转化无疑为现实的转化奠定了思想基础。不过,观念的转变必须在传统思想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近代知识分子对自由、民主、平等观念的接受与转变是在传统儒家思想的“从道不从君”和“爱国主义”这两大思想资源基础上进行的,这正是传统儒家思想中所蕴涵的革命资源。  相似文献   

7.
闻一多是具有现代观念的传统知识分子。其性格特征和心智结构更偏重于传统,现代观念只是他解读和接受传统的一种独特方式。正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的融合,使得其爱国思想独具特色。“良心”观念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人格、气节等思想是其爱国思想的基础。其群体意识由“人群”观向“人民”观的巨大飞跃,以及爱群体的、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是其爱国思想的独特特色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新时代中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人民性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丰富内涵的突出体现,习近平外交思想中人民性的含义、价值和意蕴区别于中国历史视野和西方视域,有着全面系统的历史、理论和实践逻辑。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人民性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历史选择和人民外交的本色,又吸收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马克思人民思想的精华,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是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传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对中国和世界人民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曾纪泽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外交家。中西文化是曾纪泽外交思想的源泉。他是传统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化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外交思想反映了当时中国外交发展的方向。中俄谈判和中法交涉无疑体现了他的外交思想。他既不同于主和派 ,又不同于主战派。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知识分子在与基督教文化的接触过程中,大致经历了这样的嬗变历程,先是竭力以儒家文化抵御基督教文化,接着是用儒家文化附会基督教文化,再是以基督教文化批判儒家文化.在这种嬗变的历程中,中国知识分子们在儒家文化规范下的家族观念不断地受到冲击、产生变化.在这过程中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了传教士们思想的启迪,从而不断挣脱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努力走向近代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思想作为俄罗斯民族独特的思维理念是决定俄罗斯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试图在分析俄罗斯思想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俄罗斯思想对转型中的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影响,指出历史和现实的俄罗斯思想对转型时期俄罗斯外交战略的选择和形成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现时俄罗斯的大国外交战略、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很大程度上是以传统思想观念的回归为出发点的,同时注入了时代元素。俄罗斯思想对其外交政策所起的积极作用应予肯定,但其消极的一面所起的负面作用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2.
文化外交是一国为达到某种特定目的或实现某种特定战略意图,以自身文化为载体,通过政府或民间渠道而开展的外交活动,它是从属于并服务于以维护和发展国家安全利益为核心的整体外交战略的。在文化外交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新时期,中国政府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以此来指导国际关系与外交活动的方方面面。浅析了文化外交的概念,梳理了中国文化外交的历程,总结了新世纪中国文化外交所取得的成就,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构建和谐世界目标下的中国文化外交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高度重视对美民间外交的开展,是新时期邓小平外交思想扣实践的重要内容。中荚民间外交的开展,有利于维护并不断推动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有利于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有利于促进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有利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述朱明王朝西南东北全方位的外交态势 ,分析洪武帝奠定、永乐及其后诸帝继承的明朝外交政策及其思想原则 ,探讨明朝外交事业的要点 (也是特点 ) :一是重视德治外交 ,二是讲究外交方面的大国之礼。  相似文献   

15.
网络外交:美国公共外交的一件新式武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网络外交,作为一种新的公共外交形式,它改变了人们对主权、权力的传统认识,给国际关系带来了复合性的影响。网络外交已发展成为美国施展公共外交的一件新式武器,美国政府极力谋求通过网络外交去影响和引导外国公众,欲在提升其外交软实力的同时实现其外交硬目标,旨在展现其"巧实力"进而增进美国的国家利益。然而,如果美国政府不认真反思并彻底摈弃其霸权主义思维与单边主义行径,网络外交也势将难以发挥其能动的公共外交效用。  相似文献   

16.
使命观思想是美国文化价值观念的核心内容之一,美国外交行为时刻反映着这种思想。文章考察了美国重要的外交活动及其外交政策,认为,使命观思想直接影响着美国外交行为的选择,它是美国对外扩张的理论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以扩张主义为基调的美国现实主义外交行为;同时,它还为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行为提供理论依据,为美国的新干涉主义提供现实借口。  相似文献   

17.
各国在其外交中表现出不同的政治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这与其政治文化资源的差异直接相关.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国人逐渐培育起对自己国家地位的认知,也相应形成了发展与他国关系的理念和价值观,这些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中国人发展对外关系时的思维和行为.在中国丰厚的政治文化遗产中,影响中国人外交思维与实践的政治文化内容是有其独特内涵的.  相似文献   

18.
从二战后初期争取与维护民族独立的外交到冷战后全方位、多样化外交的发展,发展中国家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转变观念,不断调整外交目标与任务,变化外交方式。历史证明,坚持和平、中立与不结盟外交的基本原则,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加强联合与合作,并勇于斗争,是发展中国家外交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与共识。  相似文献   

19.
能源外交是中国整体外交的一个独立内容,成为我国新时期外交工作的中心议题.必须充分调动一切力量,综合运用一切合法、和平的手段,紧密围绕缓解我国能源短缺这一中心问题而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全方位的外交活动.能源外交的主要目的是缓解我国现在和将来极其严重的能源(石油)短缺问题.通过积极的能源外交促成有效的国际能源合作对我国能源问题的解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乌孙为西域大国,在汉、匈关系中一度举足轻重,西汉“断匈奴右臂”的战略,首先因乌孙而提出,进而拓展为对于整个西域的宏伟设想。西汉采取了联姻与军事威慑相结合的外交策略,促使乌孙的立场由“观望”转为“归汉,”这是西汉外交在“大宛之役”后的重大突破,亦对古代中亚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