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儒家的"天人合一"生态伦理观把人与自然看作是和谐的整体,把社会道德推及至生态领域,不仅要对人进行关怀,还应关爱万物.为当代社会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末生命科技的迅速发展,对传统的伦理观念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迫切需要构建适应生命科技发展的伦理观.在儒学视野下探讨生命科技伦理观的构建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具有重要意义."仁爱"、"以义制利"以及"天人合一"等宝贵思想资源,分别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三个层面,对构建生命科技伦理观,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环境道德和生态伦理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与“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有着本质区别;传统发展伦理观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观的灵魂在于人与环境相融、和谐的意识,及在生态法则和道德法则衡平基础上的新的环境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生态法则与道德法则应进行衡平,这种衡平乃环境法价值理念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环境道德和生态伦理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与“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有着本质区别;传统发展伦理观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观的灵魂在于人与环境相融、和谐的意识,及在生态法则和道德法则衡平基础上的环境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生态法则与道德法则应进行衡平,这种衡平乃环境法价值理念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池田大作与吉尔吉斯斯坦的艾特玛托夫在探索人类的生态伦理问题上成了同路人。他们均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根源主要在于科技异化.理性发展失衡;他们将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视为实现人内部精神的和谐以及人与外部自然世界扣谐的有效方式。他们的生态伦理观是二人宗教情怀的折射。但在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上,池田大作比较倚重人类悲悯苍生之情;而艾特玛托夫则偏重表现动物的灵性。  相似文献   

6.
《资本论》蕴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生态伦理的哲学起点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是物质交换,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中介是劳动;生态伦理的失范根源在于资本逻辑的反生态性,在资本逻辑支配下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呈现出尖锐矛盾,物质交换建立在物的依赖基础之上,劳动力降低为人索取自然物质的生产要素;生态伦理的规范路径在于社会形态的进步,在扬弃了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条件下,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具有一致性,物质交换实现循环利用,劳动主体联合协作实现有机的节约生产。绿色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的必然体现和现实关照,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同体为旨归的时代理念,是以科技引领物质交换为表征的现实理念,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特点的经济理念。  相似文献   

7.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在他的科学伦理思想中,蕴涵了其对于科学发展风险的伦理反思,彰显了作为科学家对于人(类)—社会—自然的伦理关系和谐的使命感与道德责任感。爱因斯坦科学发展风险的伦理观及其生成,以及他预警科学发展的风险和规避风险的不懈努力与探索,对于当今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立足于中国的发展实际,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都对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观作了继承和创新.毛泽东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关注是多元的,包括人口有计划地再生产、水患治理的人文关怀以及森林资源对人类高质量生存的重要作用;邓小平则从科学和法制的角度着手于生态伦理建设;江泽民通过近半个世纪新中国的建设实践从"促进"的角度关注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的综合发展新理念,以人为本,将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置于其中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从生态伦理的视角来关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党的领导人如此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的一种实践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环境法的伦理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主张人类热爱、尊重、保护、合理利用自然,通过道德和法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与人的关系,实现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相和谐、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和谐、经济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人化自然"与"未人化自然"相和谐、人与自然相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能够满足道德法律化的必要性论证和可行性论证,应当成为环境法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总体性"是重新理解和阐发马克思伦理观及其当代价值的重要视角。在"总体性"视角下,马克思伦理观的理论特征体现在,对于现代社会生态伦理危机和伦理精神危机的深刻指认。马克思伦理观的辩证方法论特质表现为,弥合现代政治"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分裂,化解现代道德"个体利益"与"公共善"的矛盾。马克思伦理观的当代价值体现在,在批判与整合中、西伦理文化元素的过程中,建构面向当代中国伦理现实的新型伦理生态,推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形态的自我革新。  相似文献   

11.
生态伦理作为一种新型社会意识形态要把一般的传统伦理扩展到自然,珍视人以外的生命和世界的自然伦理价值,还公平于自然。这是生态伦理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公平解读。生态伦理,要促使科技回归自然,既要重新反思科学的伦理价值,又要限制技术对自然的挑战,呵护自然,还公正于自然。这就是科技与自然之间生态伦理关系的公正解读。要使生态伦理发挥作用,赋予其实际意义,就是要指导我们关心自然,关爱整个生态系统,生态伦理从自然走向社会的解读也就成为必须。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物科学和医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死后人工生殖问题。死后人工生殖对社会伦理及法律提出了挑战。我们应该坚持保障子女权利原则、自我决定原则、生育责任大于生育自由原则及人工生殖技术医疗性质的原则,对死后人工生殖问题做出判断; 应该制定全面的人工生殖法律,明确禁止死后人工生殖。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幸福问题始终是伦理学的中心问题。科学技术是实现幸福的基础,人类幸福是科学技术的终极目标。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幸福度。然而从古到今在看待人类幸福度与科学发展的关系上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误区,只有重新审视二者的关系,才能让科技更好地为人类幸福服务。  相似文献   

14.
赫费的技术哲学承续和充实了西方特别是德国技术哲学的研究成果,对技术的特质进行了多层次剖析:技术对人具有隐性作用,它以帮助人超越自我及创造自我为指归;强化技术的伦理意识,构建一种完善的技术伦理评价机制,能遏制技术对社会的负面效应,有效地实现与完善技术所具有的善的功能;技术是解蔽人的存在之方式,能使人领悟自身的生存意义。技术的正义责任在于提升人的生存能力,拓展自身的主体性;技术的进步为奢侈创造了条件,奢侈又是技术发展的隐性动力,两者间存在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科技理性的迅速膨胀招致科技的伦理异化难题与人的异化困惑。现代科技的异化难题归根到底是"伦理"问题,而不仅仅是科技发展问题。科学技术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物化形式,总体上呈现出"为人"的伦理本性,因此,推进科技"人化"是规避科技"异化"的有效途径。为此,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并发展"人文科技",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定位并发展"绿色科技",搭建沟通互动的科技参与平台并进行有效的制度保障,从而推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人学为视角解读韦伯的思想,主要包含韦伯对人性的理解;韦伯对理性化状态下人的生存困境的洞察;韦伯对人类摆脱生存困境的途径探求。韦伯对人性的理解主要体现在人的社会性、人作为理性存在和非理性存在的统一性以及人对目的理性与价值理性追求的双重性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韦伯洞察到人类面临着目的理性与价值理性冲突以及社会秩序不断挤压人的自由生存空间的生存困境。面对这样的生存困境,韦伯提出了责任伦理与心志伦理的拯救之途。  相似文献   

17.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科学与价值无涉的科学价值中立论思想占据着支配地位,然而随着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科学的社会功效也日益显赫。可以说,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伦理道德规范如影随形,不断地规范和引导科学发展的方向。众所周知,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科学与伦理道德的关系愈发密切,科学这把双刃剑在为人类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因而,只有正确认识科学的价值关涉,控制和减少科学价值的负面影响,以人类内在的伦理规范和终极价值为引导,才能促进科学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科技伦理学的兴起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 ,加强科技伦理学研究是时代的呼唤。作为科学技术学与伦理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 ,科技伦理学要研究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间的关系 ;作为职业伦理学的一个分支 ,科技伦理学又要研究科技道德现象 ,研究具体科技领域中的种种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科技伦理思想具有以下基本的精神特质:天人合一、以道驭技、以人为本和经世致用.天人合一是哲学基础,它决定了传统科技伦理思想的基本走向和理论旨趣;以道驭技为理论核心,它构成了传统科技伦理思想的光辉的一面;以人为本是价值归依,它深深根植于科学家和技术工匠的心灵之中;经世致用为突出特点,它奠定了中国传统科学技术以解决实际问题见长的风格.这些主要精神是中国传统科技伦理的菁华,是处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过程中诸多问题的历史依托.  相似文献   

20.
论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道德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在改变社会物质条件的同时,也对社会道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强化了人与人、人与其他存在物的关系,并且大大增强了相互之间的作用,使得社会道德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从而也就使社会对人的道德责任要求提高了;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能够促进新的社会道德体系的形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道德问题的严重性。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应对社会的价值观念有重新的认识,进而主动进行社会道德教育。社会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认识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本质是与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最高追求——真、善、美相一致的。中国应该吸取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科技人文一体思想中的有利因素,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及早对全体公民特别是未来的科学技术专家进行科技伦理及社会道德教育,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起来,使21世纪的中国,成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道德高尚的人文科技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