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原著,澄清误解,继往开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前言 走开源创新、综合创新之路 ,把“经典文本研究———基础理论研究———时代课题研究”有机结合起来 ,努力创造 2 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 ,这是我们试图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北大学派的主旨。下面我们将回答这样四个问题 :为什么今天需要加强马克思哲学文本研究 ?应重点加强哪些马克思哲学文本研究 ?怎样处理文本研究与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的关系 ?加强文本研究的理论创新目标何在 ?  相似文献   

2.
努力体现马克思哲学文本研究的当代水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 走开源创新、综合创新之路 ,把“经典文本研究———基础理论研究———时代课题研究”有机结合起来 ,努力创造 2 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 ,这是我们试图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北大学派的主旨。下面我们将回答这样四个问题 :为什么今天需要加强马克思哲学文本研究 ?应重点加强哪些马克思哲学文本研究 ?怎样处理文本研究与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的关系 ?加强文本研究的理论创新目标何在 ?  相似文献   

3.
从修辞学视角看马克思的文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言 走开源创新、综合创新之路 ,把“经典文本研究———基础理论研究———时代课题研究”有机结合起来 ,努力创造 2 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 ,这是我们试图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北大学派的主旨。下面我们将回答这样四个问题 :为什么今天需要加强马克思哲学文本研究 ?应重点加强哪些马克思哲学文本研究 ?怎样处理文本研究与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的关系 ?加强文本研究的理论创新目标何在 ?  相似文献   

4.
如何看待文本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前言 走开源创新、综合创新之路 ,把“经典文本研究———基础理论研究———时代课题研究”有机结合起来 ,努力创造 2 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 ,这是我们试图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北大学派的主旨。下面我们将回答这样四个问题 :为什么今天需要加强马克思哲学文本研究 ?应重点加强哪些马克思哲学文本研究 ?怎样处理文本研究与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的关系 ?加强文本研究的理论创新目标何在 ?  相似文献   

5.
陈金美 《江汉论坛》2005,4(8):61-64
马克思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始创理论,恩格斯哲学、列宁哲学是对马克思哲学的发展,它们既具有“个性”特征,又与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相一致。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是批判创新精神、实践精神、科学求实精神和人本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要改革理论体系、关注时代性问题、加强“文本”研究、与当代西方哲学“对话”,但必须坚持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有了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理路,我们就能实现“返本”与“开新”的统一,以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杨学功 《河北学刊》2005,25(4):35-42
近两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展.随着"回到马克思"、"重读马克思"之说的兴盛,马克思文本研究格外引人注目.目前讨论的重点是马克思文本研究方法论问题,特别围绕有学者提出的"以文本为本位"研究纲领,展开了富有意义的学术争鸣;与此同时,马克思文本研究开始向某些实质性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除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的研究外,学者们从学理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提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而把这种研究的目标锁定于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新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对话范式的兴起,有利于打破学科壁垒,使哲学对话走向"内在视城",对构建适应时代生活需要的当代中国新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哲学研究范式蕴涵着哲学运思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体现着哲学研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变革。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变革本身就是哲学研究的创新范式。反思当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继承和创新,合理对待学科与学术、问题与意识、规范与自由、文本与精髓、心性与治学的关系,是我们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有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8.
为了创造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新形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根本创新,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文本研究与理论创新的关系,将文本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回归马克思”与“发展马克思”的统一,开源与创新的统一。当前要把创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新形态的工作推向深入并取得实质性成果,需要重点从以下七个方面着手:回答新问题;进行新对话;开掘新源头;创造新方法;丰富新内容;建构新体系;倡导新价值。惟有将这七个方面的具体工作落到实处,才能建构一个真正体现时代精神、时代特点,充分反映当代科学、哲学和人类实践发展水平的中国化、现代化、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新形态,为人类文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9.
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流行着一种趋势:"重新理解马克思".其主要理论构架在于分辨出马克思与恩格斯"对立"的两条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路线,剔除恩格斯的解释路向,渲染现代西方哲学转型的"进步说".不顾"语境的非法移植"而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放置于这种逻辑话语中,呈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型的种种理论样态.这样一种依靠"西文本"的"学术性诉求"而嫁接出的理论"成果"本身能够给马克思主义哲学带来些什么?对此,本文把"重新理解马克思"与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哲学范式转型问题联系起来,深入流行话语的根基处,阐释与剖析了三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令人困惑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存在三种基本路径:经典文本解读、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以及从"走近马克思"到"走出马克思"。在解读经典文本的过程中存在"过度诠释"、误读的倾向;在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存在对"批判的批判"进行"辩护"和盲目追随的嫌疑;在探索"走近马克思"到"走出马克思"的实践中,不免陷入由"回到马克思"而"停留于马克思"的窠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迫切需要对现有研究路径进行反思与匡正:将文本书写逻辑前置于文本解读逻辑,以文本承载的马克思思想为文本解读的核心内容;辩证地对待西方马克思主义,深入挖掘其问题意识并透视其开放性;实现从"理解马克思"到"运用马克思"和"发展马克思"的研究新路径,形成突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困境的理论意识自觉。  相似文献   

11.
关于马克思文本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着一个正确把握马克思文本的思想内容的问题。正确理解马克思文本的思想内容,对于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大意义。在进行马克思文本研究时,需要认真清理几个前提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重读马克思经典文本、返本开新,是新世纪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最为鲜明的特征之一。依据经典文本,学界对马克思的实践概念进行了深入解读,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从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等不同维度对新世纪以来马克思实践概念解读的相关理论观点进行梳理,分析当前该论题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而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创新的理论生长点。  相似文献   

13.
理论创新是学术界、理论界经常议论的话题 ,现在变成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 ,这是一大进步。并不是说我们哲学界长期以来不想创新 ,而是一直有所顾忌。所以 ,说理论界长期以来不想创新 ,这种说法有失公允。面向 2 1世纪 ,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创新 ?现在有三个思路 :第一种思路是重新解读式。通过回到马克思、对马克思本人的文本重新解读来发展马克思主义。实际上 ,不断回到理论发明的原点 ,通过重新解读来推动这个理论 ,这本身就是发展的一种常规形式。对此 ,西方的解释学已有一套成熟的理论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这里回顾…  相似文献   

14.
活动、生命、意见和思维方式--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文阁 《学术研究》2004,1(7):46-5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离不开对马克思哲学全面、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 ,如何将马克思哲学话语置于当代的学术语境之中 ,如何将本真的马克思哲学呈现于当代人的视域之中 ?这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深入研究与回答的重大理论问题。从学术上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是中国哲学界义不容辞的责任 ,需要我们做长期而艰苦的工作。 2 0 0 1年本刊曾开辟“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系列笔谈专栏 ,俞吾金、王南、衣俊卿、张曙光等知名学者参加了讨论 ,在学术界产生了积极的反响。时间已过了近 3年 ,如今哲学界的青年学者们 ,又会对马克思哲学做怎样的理解和解读呢 ?为进一步推动这一领域问题的深入研究 ,本刊从本期起 ,重点选登青年学者在这方面的新成果 ,以展示当代年轻学人的新视角、新思想与新方法。敬请读者垂注。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是既有研究中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有学者甚至认为这一部分应该独立出来作为第四笔记本。在考察文本的历史变迁和原初结构的基础上,我们不难发现:这一部分在逻辑和文本上都是开放性的,其哲学讨论与第三笔记本中的经济学研究错综交织在一起。而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态度的细微转变则反映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存在的两条逻辑此消彼长的理论态势。在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进行理论定位的问题上,西方“马克思学”和苏联马克思主义都有意无意脱离了文本的原初写作进程,转而以某种外在的理论框架为出发点进行阐发。对此,我们必须加以审视、反思。  相似文献   

16.
张一兵教授的新作《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 ,是对马克思的经济学文本的“几乎殚精竭虑的哲学解读” ,真实地揭示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 ,很值得一读。作者站在现时代的基础上 ,为了回答现时代所面对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而“回到马克思”。作者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具有新的理论视角和科学的解释学态度 ,分析精细 ,逻辑严密 ,见解独特而深刻 ,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感 ,能对读者产生一种心灵震撼的作用。这一著作对于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的实质和解决我…  相似文献   

17.
中国马克思学:马克思哲学研究范式的回归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创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在于其研究范式的创新.在寻求范式突破的过程中,中国马克思学作为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已经是势在必行.它借鉴了西方马克思研究的有益成果,对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进行了批判性反思,形成以文本解读为特色的研究范式.如其说它是传统文本解读范式的回归,不如说是一种以马克思本人文本解读为基础、以现实需求为目的,集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为一体的马克思哲学研究范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国外四位"马克思学家"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学"代表着20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一种特殊的思路和方式,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不同,它旨在从文本、文献的角度来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本文介绍了国外四位最著名的马克思学家的理论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吕贝尔严格区分了"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反对"马克思主义";诺曼·莱文最引人注目的观点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奥伊泽尔曼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探讨;弗罗洛夫的人学研究、生态问题研究及对苏联哲学的反思,体现了前苏联和俄罗斯两个不同时期哲学发展的状况及其转型的艰难过程.对他们所做过的工作,我们应当给予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前一数字是期数,后一数字是页数)新年献辞1·扉页·“马克思哲学的当代理解”系列笔谈·生活与自由———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杨楹1·5理解马克思与文本类型置序———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文本学方法之一何怀远1·13论马克思实践原则的存在论意义陈立新8·34论马克思哲学的实践形而上学吴育林8·41马克思哲学解读模式多样性的历史意蕴和当代价值胡大平10·5如何才能走出早期马克思刘日明10·11·“学术发展与问题综合·试论学术评价的学术性朱寿桐2·5学术评价的性质和作用张保生2·10对人文社科现行学术评价系统的确认与辩护王宁3·5学…  相似文献   

20.
新全球化历史语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创新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新全球化的历史语境中 ,2 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她的哲学世界观如何实现与时俱进 ?笔者认为 ,存在着三大创新路径 ,也即“一体两翼”的创新格局 :所谓一体 ,即在对新全球化时代重大问题的反思和“改变世界”实践中弘扬马克思主义“反思的问题学”本性 ;而所谓“两翼” ,一是通过以时代视野重新深度解读当年马克思文本、探寻马克思哲学的本真意义 ;二是通过与当代中西哲学对话而重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