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灾难性、毁灭性的后果 ,彻底击碎了人们对科学和理性的信任及对社会进步的美好幻想 ,人被社会全面控制从而丧失了自由、尊严和安全感 ,人们普遍感到存在的无意义、绝望和孤独 ,处于走投无路及无家可归的荒诞境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萨特通过哲学和文学相互结合的二重方式介入现实 ,提出“存在先于本质” ,对人的自由和自由选择以及应该承担的责任等进行了深刻论证 ,并把这种哲学精神引入文学 ,从不同的视角阐发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体异化现象 ,发出了“他人就是地狱”的呐喊 ,无情地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 ,为人类重建主体性和找到自身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突出表现有科技危机、分配危机、生态危机、文化危机等多种,其理性根源主要是过于崇尚工具理性。这以客观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价值理性对于资本主义工具理性危机有着不可或缺的解毒作用,同时也证明了社会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合理性,怀疑甚至攻击社会主义前途的种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的伦理观念变革——从信念伦理到责任伦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所生活的现代社会从某种意义上就是风险社会。随着理性的张扬,科学技术无止境的发展,人类制造了许多文明风险,我们生活在各种社会风险之中。同时,在现代社会里,人类面临的风险状况已经发生改变,各种人为的文明风险在社会风险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情况下,人类开始从伦理方面寻求应对的希望。然而,传统的伦理理论主要属于信念伦理的范畴,它注重行为所依据的动机和目的,而忽视了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关联,不重视对责任后果的承担,因此,它难以契合风险社会要求对行为后果的关注。而责任伦理则和现代社会有诸多契合,它认为道德的根据主要在于行动的后果,它要求行为者对自己行动的后果负责。面对如此复杂的生存环境,我们应该进行伦理观念的变革,实现从信念伦理到责任伦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大规模运用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不少西方学者把技术理性的彰显看作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对科学技术合理性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探讨,把科学技术、合理性与资本主义相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异化同资本主义制度有关,形成了较为丰富和深刻的科技伦理观。技术理性的缺陷在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背离,克服这一缺陷的根本途径在于把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探讨了中西文化现代化过程中两种迥异的轨迹及其造成的影响。西方文化现代化起步于文艺复兴,历经科学革命、启蒙运动、政治和工业革命,是一个自我蜕变、自我更新的过程,是由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导致对神权的怀疑与否定。这种主体意识激发了人类的独立性和认识自然的冲动,其后果是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其进程是顺向的。19世纪,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即由于外部力量的冲击,中国被迫发生了修补式的洋务运动、改良运动,及后来的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这是一个仓促的追求物质文明、然后返回到逐步进行思想解放的逆向过程、且这种思想解放又是不系统、不深入、不全面的。这种不同发展轨迹导致了不同后果。在西方,文化现代化是从多方面整体推进的,理性发展相对成熟,自然地激发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而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理性发展迟缓失衡,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受到阻碍,乃至辛亥革命后的社会仍然是“假共和真封建”,同时造成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的滞后。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探讨了资本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影响与决定作用.在当代社会,资本与科技理性结合变形为一种更为强大的统治力量,这不仅使物化更为普遍与深入,同时这种新型资本已经成为了世俗宗教,渗透到人的存在的每个角落.资本宗教化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货币成为精神领域的流通物,促使消费社会与文化的形成,并带来人的生命感觉的萎缩.  相似文献   

7.
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离及伦理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性在解蔽的同时也不断在遮蔽,尤其是近代形成的以具象性、精确性、功利性和可检验性为特征的科技理性在不断把握自然规律的同时,对人的尊严和自由等价值目标的遮蔽也非常突出,直接后果是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分离,科学技术活动脱离了人类的价值目标追求,导致伦理风险。  相似文献   

8.
资本主义存在着一种自身无法消除的、不断强化的"自我瘫痪"趋势,在晚期资本主义阶段,这种趋势系统地威胁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存。福利国家是顺应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产物,它旨在修复资本主义的存在基础,调节资本主义的运作方式,消除资本主义的负面后果。然而,福利国家的功能与资本主义的要求并不完全吻合,它抑制了资本投资的意愿,降低了劳动者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扭曲了市场经济的作用机制。资本主义与福利国家之间从而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而又内在紧张的关系:资本主义不能没有福利国家,但资本主义又不能与福利国家共存。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主要国家正是在资本主义与福利国家的双重变奏中曲折前行的。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语] 当代资本主义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错综复杂的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方面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着极大的物质财富和丰厚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也为资本主义的精神文化和生存条件带来了许多破坏性的后果。矛盾的尖锐冲突影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并始终伴随着这一发展进程。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未来,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历史进程和趋势。社会主义的发展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从凯歌行进到跌入低潮,无不说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艰难性和曲折性。因此,如何认识当代资…  相似文献   

10.
理性主义是先秦儒学的重要特征之一.董仲舒儒学是先秦儒学的衍化、发展.他一面荒谬地引伸出天人感应说,另一方面又承继了先秦儒学的理性主义传统,将理性精神贯穿在天道观、社会政治领域和道德实践等各个方面,同时这种理性精神又与其他因素缠连在一起,形态显得颇为复杂.  相似文献   

11.
以人学为视角解读韦伯的思想,主要包含韦伯对人性的理解;韦伯对理性化状态下人的生存困境的洞察;韦伯对人类摆脱生存困境的途径探求。韦伯对人性的理解主要体现在人的社会性、人作为理性存在和非理性存在的统一性以及人对目的理性与价值理性追求的双重性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韦伯洞察到人类面临着目的理性与价值理性冲突以及社会秩序不断挤压人的自由生存空间的生存困境。面对这样的生存困境,韦伯提出了责任伦理与心志伦理的拯救之途。  相似文献   

12.
在帕森斯理论范式下,韦伯命题是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起源之间的关系.当走出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的丛林,便可以发现韦伯试图探讨的是新教伦理的时代意义,即在资本主义再发展遇到困境的情况下,以怎样的精神动力去克服理性资本主义继续发展所带来的弊端,韦伯试图证明的是新教伦理同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之间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3.
从“韦伯分析近代资本主义起源的方法 ;宗教伦理价值观与近代资本主义的起源 ;制度安排对近代资本主义起源的影响”等方面 ,概略地描述和分析了韦伯的思想 ,即韦伯探讨近代资本主义为什么起源于西方而不是起源于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东方 ?对韦伯探讨这一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和基本思想进行了简要评说  相似文献   

14.
韦伯抽象出"资本主义精神"、"新教伦理"等理想类型,发现宗教与经济的关系,发现资本主义起源的独特精神动力,从而促使人们从精神和文化的层面探讨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原因。韦伯的新教伦理观对我们现在还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启迪意义:没有人的现代化,即思想观念的理性化,就不可能有整个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现代化;市场经济鼓励人们合理合法地追求和获取属于自己的财富,提倡靠勤俭致富、敬业信用;传统文化必须向现代文化转变。  相似文献   

15.
韦伯认为,在加尔文教区资本主义自发产生出来,从现象的层面,加尔文教促使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对资本主义产生的源起,是否有比加尔文教更深的动力,韦伯没有对这一问题进行直接思考。如果将韦伯的加尔文教促使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延伸到没有加尔文教就没有资本主义产生,韦伯也没有这样的立论。韦伯的本意在于,以加尔文教促使了资本主义产生的特例说明:从精神类型对自然的支配关系的角度去理解历史具有本真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韦伯对于理性和理性化的分析,反映出他提出理性的基本原由是整个社会理性化的不充分和不完备.文章作者重新对韦伯的"理性化"概念的内涵和西方社会"理性化"过程进行了简要分析,并认为,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面临的仍是"理性化"的不足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坚持"理性化"的进程,健全理性化的经济生活秩序、法律体系和理性化的组织管理体系等,这是我们走出和避免陷入后现代理性彷徨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马克斯·韦伯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也是经济伦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社会学学界视他为“社会学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韦伯有众多涉及各个学术领域的著作,其中宗教社会学是韦伯社会学的核心部分之一。研究宗教伦理对经济行为的影响是马克斯·韦伯的宗教社会学思想中影响最为著名,也最为透彻的。本文就韦伯新教伦理形成脉络,探讨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8.
从行动理论视角解读韦伯的新教伦理命题,有助于对现代理性资本主义微观基础的新解读。韦伯的论证存在三个主要问题:解释对象前后不一;价值观变动理论以缺乏证据的心理假设为前提;经验证据存在概念混淆。认识到这些问题有助于社会学家更好地构建宏观社会现象的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19.
哈贝马斯和韦伯的合理化理论一脉相承,但二者在世界图景假设、哲学基础、理论性质3方面都有所不同:韦伯立足于超验世界和经验世界的对立来建构其合理化理论,其哲学基础是意识哲学,建构的合理性是普遍真理的形式合理性;哈贝马斯的合理化理论的世界图景假设是经验世界内的系统和生活世界的对立,其哲学基础是语言哲学,建构的合理性是共识的交往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从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可以看出,韦伯定义的资本主义精神,是以禁欲和理性化为内在特点,以无限制赚取利润为目的的一种普遍社会伦理。它起源于宗教救赎目的下的“非理性地将自我投身于职业劳动”,并对其劳动成果加以“理性算计”的职业伦理思想。资本主义精神的世俗化进程体现出接受工具理性、背离禁欲的生活方式以及个人主义兴起三个特点,由此既导致了物质救赎主义与享乐主义盛行和人类灵魂放逐的局面,也呼唤着一种新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