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反响型动量词是碧约哈尼语的一个较为特殊的语法现象。其广泛产生于单音节动词中,语法化程度较低、语义功能单一,句法功能较为丰富。碧约话反响型动量词的产生和发展与语言中的反响型名量词和宾动同形结构有关,两者是促使反响型动量词产生的必要条件,也是推动其发展的语法化和类推机制。碧约话反响型名量词与动量词的语序分布与语序类型学中名、动量词的"互补分布"模式相符。反响型动量词来源问题的探讨或可为该模式产生的原因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彝族语言中的量词主要分物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其中的物量词数量多,类型复杂,是彝语量词的主体,主要有度量衡量词、个体单位量词和集体单位量词三种类型,不管是哪一种量词,都有其特定的语法特点和语义功能。  相似文献   

3.
拉祜语有丰富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文章从语义特点、句法特点和量词的来源等方面对拉祜语量词系统作了全面的分析,尤其对名量词中的反响型量词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拷贝型量词产生于殷商一期甲骨,但其发展非常缓慢,到西周早期发展至顶峰后迅速衰落,西周晚期仍可见,东周初期彻底消亡。从类型学视野看,拷贝型量词使用较为普遍,形式多样,其量词性质无可置疑。拷贝型量词促进了汉语个体量词的语法化,但限于语音形式、语义滞留等因素无法进一步语法化,因此,在真正的个体量词产生后,拷贝型量词就完成了其使命而迅速消亡。  相似文献   

5.
量词是对名词进行语义分类的一种语言形式,世界量词型语言中普遍存在通过量词给动物名词分类的现象。从语义关系看,动物量词具有语义缺失、语义兼容、语义对立以及语义层次等关系;从语义特征看,动物量词具有形态特征、生命特征、性别特征和文化特征等,而形态特征是整个动物量词语义特征中的优势特征。  相似文献   

6.
量词是汉语中的特殊词语,是语义成分,语法功能相当复杂的一种词类。量词不仅有表量的作用,而且有修辞功能。汉语里数词和量词的结合必须经过量词的中介,而维语里一般情况下,无须量词做中介。文章主要对汉维语量词在各自语言中所处的地位,量词的表意功能、语法功能,形象色彩进行了对比研究,以便使维吾尔族学生能有效地学习和掌握汉语量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丰富的语言事实为基础,对现代汉语临时物量词的语义进行了细致、全面的分析,发现其语义实质是"空间义","空间义"的不同导致其语法上的差别,而语义的不同源于人类对临时物量词所指事物的认知经验不一样,本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这一现象作出一定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汉语个体量词是汉语中特殊的一类,目前学术界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产生、性质和专著描述的探讨。汉语个体量词的产生、发展和成熟都经历了虚化的过程,大部分来源于名词和动词,后经词义的演化和类推,逐渐有了表量的语法功能。通过对个体量词字形分析、语义演化和句法功能的描述,以期对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根据意义和功能,现代汉语的量词"把"分为两类3种:个体量词"把1",集合量词"把2",动量词"把3"。研究发现,量词的使用是一种范畴确认或语法归类,最初使用量词的对象的认知原型,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同类对象的量词选取;围绕动词"把"及其有关项所形成的意义,是制约量词"把"的类型和使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我们运用义素二分法探讨《周礼.考工记》"名-量"同词形的语义基础,从中看到了汉语名词和量词之间的词义渊源,进而看到了汉语语义和语法的有机关联、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汉语“我把你这个 NP”句式 ,有许多严格的限制条件 ,从句法、逻辑语义结构和语境、语用方面动态地立体地考察该句式 ,其基本语用功能是使用者在特定语境中通过评议表明态度 ,突出感情 ,示意处置  相似文献   

12.
在对出土古文字的研究中,历来都是文字字形的研究重于相应词汇的研究。基于《春秋金文语料数据库》,在对现有春秋金文(可识部分)进行穷尽性的调查之后,离析出其中的量词,就其使用状况加以全面观照,并进行分类分析,归纳出其语法功能与语义特征,以显示量词这一词类在春秋时期的发展脉络,以及在先秦出土文字词汇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名词和以名词为主的体词在汉语词汇总量中占的比重很大。基本体调性词组可分“名-名”、“形-名”、“动-名”,语义中心在后位名词居多,也有居前位的或多中心的,不论语义中心在哪边,都与语义关联有关,与表达者主体的目的和价值评判也有关系。这显然要比“语言参数原则”(X-bar)的规定要复杂得多。词组不论何种语义结构,都可作功能评价,而功能的变化始终在语义结构内部。体词性词组内部包含的分析,离不开语义逻辑和概念事理逻辑,但要说明其内部包含在语义功能上的联系又是不必要的。文章还具体分析了方位词组、“数-量-名”词组、动名词词组、D1体词性词组的语义类型和功能,并尽可能指出它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歧义源之关系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系源指歧义结构中引发歧义的句法语义关系。关系源潜隐于各种线性和非线性的句法语义关系中,不像成分源显露在歧义结构的词项序列上,因此又可称为隐性歧义源。关系源分为句法关系源和语义关系源,其中语义关系源尤为复杂。  相似文献   

15.
“取舍”不只是一个哲学范畴,它也是汉语当中一个重要的“语义——语法”范畴。汉语取舍范畴是由相应的语义结构和句法结构组成。语义结构包括“常量”和“变量”,常量对取舍句式的表达不施加影响,而变量则是造成各种取舍句式差异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词典》对"给予"动词的涵义作了详尽的解释。从语义上可以将给予动词具体分为"给"类、"通知"类。给予动词具有生命度、空间度、定向度等特征。我们采用现代汉语研究的新方法——描写、分析、穷尽等,对给予动词的语义性质、分类范围、语义特征、语义选择、句法选择、句型构成的规律等进行探索,以揭示给予动词在基本层面上具有普通意义的体系性知识。  相似文献   

17.
意象理论在汉语量词辨析中的认知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量词数量众多、用法灵活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特征之一.量词总是与名词搭配使用的,它们的搭配关系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名词所代表的范畴的理解和认识,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认知内容.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分析理论和方法在汉语量词的辨析运用方面有着独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赤松子章历》是南北朝时期的天师道上章科仪手册,其在列举章信清单时使用了丰富的量词,目前尚无人进行专门研究。采用描写与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其中的36个量词进行统计与分类描写,可以看出:《赤松子章历》中的量词用法反映了中古时期量词快速发展和趋于成熟的特点,同时也体现出浓郁的道教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内外学界对英汉表量语进行了较多的语义分类和静态描写,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表量语的语义特征及功能。通过从情感认知的角度对比英汉表量语的形象色彩和情态色彩,探讨英汉表量语的情感色彩语义,在心理感知和思维构建的层面认知体味英汉语言的对应性和非对应性,使两种语言的沟通更加有效深入。  相似文献   

20.
所谓"不"类词语,是指包括"不"在内的以"不"为语素或句法成分的一类词语。东北方言的"不"类词语既与普通话以及北京话的同类词语相通,又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征。以语义为中心,从形式、释义以及语义引申的本体与层次等角度,可以较清晰地看到东北方言"不"类词语的系统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