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尽管后现代主义本身和对后现代主义的认识人人言殊 ,但后现代主义既和传统观念 ,又和现代主义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从后现代主义与传统观念的关系以及与现代主义的关系看 ,后现代主义既是一种体现了文化主导性根本变化的社会文化思潮 ,它本身也必将被更新社会文化思潮所超越和取代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义是二战后出现的一股不可忽视的艺术潮流 ,其创作原则、文学题材与形式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二战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后现代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尽管有所区别 ,但二者之间不仅保持继承关系 ,而且还具有许多一脉相承的艺术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 ,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也是西方现代社会科技和文化急剧演变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的实质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后现代主义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指出后现代主义的实质是资本主义范围内的文化创新尝试 ,它并不能取代现代主义 ,只是现代主义的补充。最后 ,阐述了后现代主义的批判态度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何去何从"是美国当代女作家欧茨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从丹尼尔.贝尔的现代主义文化批评角度解读小说发现,小说女主人公康妮的人生经历反映了现代主义文化强调自我,摒弃传统和崇尚非理性的特点;康妮的结局也体现了现代主义的精神危机和走向后现代主义的开端。因此这篇短篇小说是一个现代主义文化寓言。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主义与唐宋词的当代接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主义的一种反传统的文化思潮,它否定价值、理性和崇高,追求平面、零散和无序,在文学上坚持非理性的直觉和体验。而唐宋词既有现代主义的某些特性,又颇有后现代主义的几分神韵,它能在人生理想与艺术创作方面对后现代主义进行整合,弥补其缺  相似文献   

6.
浅论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独特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主义是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社会文化运动或文化思潮。在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关系问题上 ,大致有三种观点 :一种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彻底决裂 ,另一种观点是认为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后现代主义 ,还有一种观点是既强调二者的断裂 ,也说明二者的连续性。前两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两者的独特关系在于它们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断裂是建立在联系的基础上的 ,只不过这种联系相对于断裂来讲 ,后者更为突出而已。  相似文献   

7.
发端于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随着全球化进程转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后发展中国家,对其进行的理论反思已经融化在许多思想和学科以及文化讨论的潜在视域之中.对于日益融入全球化系统的中国文化而言,现代性仍然是"未竞的事业".在后现代主义的现代性批判视域中观照中国文化现代性建设是面向世界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8.
试析《在路上》中的文化情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凯鲁亚克和他的《在路上》以及整个“垮掉的一代”是现代主义文化在美国发展的阶段性表征,它们参与了美国现代文化的继续建构与传播,同时又是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前驱。  相似文献   

9.
文学批评与文化批评分属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范畴,批评也在话语理论的冲击下走向文化研究,两者并不全然是对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文学批评为文化批评积累了丰富的方法和经验,同时文化批评也可以激活文学批评,从而走向更宽广的批评视野。  相似文献   

10.
作为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后现代主义虽然体现出与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不同的文化特质,但仍然具有一种隐蔽的意识形态性.它作为从晚期资本主义现实异化出来的精神存在物反过来雾障着、迷惑着现实,并支配着、役使着人对现实的顺从,引致独立的主体意识走向消失.詹姆逊通过对这种后现代主义意识形态遮蔽的论述,为我们剥现出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背后的社会逻辑、统治逻辑和生产逻辑.  相似文献   

11.
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有许多独树一帜的特色,他提出的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独特论断,为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树立了里程碑;他总结出后现代主义文化特点——深度消失,历史意识消失,主体消失,距离感消失,在理论界具有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现代西方文学的主流是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裂变。非理性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共有的内在精神轨迹。我们对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所表现的非理性主义特征不能只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 ,而应具体地、历史地加以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美学与"审美现代性"的内在矛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主义美学对于审美现代性的反对首先从审美问题的外在结构出发,寻找社会权力结构在审美主义中的体现;其次,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倾向导致了对传统哲学话语的消解,而后现代主义美学也以同样的方式对现代主义美学话语进行了具体的批判;最后,后现代主义美学与当代激进社会理论的联系又为这一批判增添了更多的理论内容。  相似文献   

14.
黑格尔美学思想有体系维度和历史维度双重含义 ,他关于艺术终结论的思想预示着今天艺术的状况 ,现代性主义和后现代性主义艺术和文学运动在某种层面上是对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历史证明 ,即当代艺术或文学的命运就是那种以美学为奠基的古典艺术走向解体和终结。  相似文献   

15.
确认、厘定鲁迅小说文本的特异性与重要性无疑是必要的。鲁迅小说特有着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东方式的存在主义哲学的思辨色彩。在分析鲁迅和当代先锋小说作家的小说文本中,我们会发现鲁迅在他自己的时代语境乃至现今看来的伟大和不无先锋的言说。  相似文献   

16.
"行走者"是贯穿中国摇滚始终的一个形象.梳理中国摇滚十多年的脉络,我们看见,行走者离我们越来越近,其形象却越来越小;他的姿势由行走变成了奔跑,其意识却从清醒走向了迷惘,从痛苦走向了狂欢.由此,中国摇滚完成了从现代到后现代的文化转型,从中也折射出了中国社会变迁的实际.  相似文献   

17.
哈贝马斯堪称是20世纪后半期以来西方最为杰出的社会问题理论家,也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我们认为,哈贝马斯不仅是现代主义理论家,同时又是后现代主义运动中社会问题的重要研究者。他积极倡导将哲学和社会学理论转变为一种人们可以广义地称之为理性重建的理论,即是一种具有自我反思性、能够提出批判尺度的社会理论。他的现代性理念、交往行为理论以及他的"批判的解释学"成为当代西方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对当代中国思想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8.
由现代到后现代看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9世纪末以来,西方现代性发生了僵化与异化,其突出表现就是科学对人文的背离。后现代主义以逆向思维方式对现代性进行解构,具有打破僵化、开辟多元创新思路的积极意义,但它宣扬科学无真理,主体无价值,是对科学与人文的共同消解。后现代社会扬弃现代性、汲取后现代主义可取的一面,达到综合创新的新高度。后现代科学是整体的、系统的、多元的、协同学的,注重对科学事实的价值评价,科学重新被纳入人文精神的轨道;科学的发展以改变客观世界来改变人的精神世界,促成了人文精神的重构。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50年代初是西方社会向后现代社会转变的开始,也是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这2种相互对立的文化风格共存共融的时期。《麦田里的守望者》以主人公霍尔顿为第一人称叙述者,其察事观物的视角以及自我颠覆的叙述模式同时体现了他主体意识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特征。霍尔顿这种矛盾而多重的意识状态正是美国50年代初矛盾而多重的社会文化风格的现代隐喻。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这一概念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源于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所面临的价值观的剧变。文章通过分别讲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对当代服装的影响,揭示出后现代主义设计是现代主义的延续,后现代的很多努力是对现代主义的一个补充,正是这种关联性,使当代服装设计在后现代主义风格下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