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年以前,贵州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院在设立海外苗瑶族群研究中心之初,就积极联合国内外相关学术力量,高度重视海外苗瑶学术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将它作为研究院的基础建设,作为中长期核心研究方向,试图从苗族和瑶族这两个国际性的山地民族入手,在民族学文献资源建设方面做出新的尝试。为进一步推动世界苗瑶民族学研究领域的学术文献梳理、评述和批判工作,加深国内学界对海外苗瑶民族现状和海外苗学瑶学研究的了解,研究院与国内民族学学术期刊合作开办"海外苗瑶研究"、"海外苗族文献研究"和"山地民族与文化"、"世界山地文明比较"等栏目。这些举措对于我们在全球学术对话的背景下夯实国际学术交流的基础,推动中国民族学研究与世界学术主流相接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我刊这期又一个栏目新开":‘一带一路’与文化交流"。"中国史诗学"则是我刊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之前的合作专栏之一,开栏于2016年第四期,主持人是我国新一代著名史诗学一遗产学专家朝戈金学部委员。开栏首发"北方史诗组"5篇,涉及到柯尔克孜、哈萨克、维吾尔和满族史诗的新成果;这一栏目之二系"南方史诗组"5篇(今年1期),涵盖阿昌、纳西、壮、傣、与哈尼族。本期刊发之三藏族《格萨尔》专题五篇;下期将刊发蒙古族《格斯尔》专题五篇。至此,我们在"中国史诗学"这个主题下,连续一年发20篇论文共约20多万字,集中反映了可谓史诗大国中国在史诗这一样式的中华民族口头传统遗产的抢救、保护和研究方面的学术进程。我国著名三大史诗,已进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似文献   

3.
<正>长期以来,贵刊作为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研究的刊物高地,一直致力于汇集民族民俗文化学研究的前沿文章,栏目涉及专稿、特约稿、民族学/人类学、宗教天角、语言世界、历史探幽、学术随笔、学术书评、学术述评、非遗视野等多个窗口。在中国民族民俗人类学方面树立了自己的学术品牌,建立了刊物的学术特色。根据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  相似文献   

4.
2019年11月26—27日,"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术期刊的责任与使命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在肇庆学院召开。为展示五年来高校社科学术期刊所取得的成绩,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对第六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优活动中获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本次表彰设有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全国高校社科期刊优秀主编(编辑)、全国高校社科期刊优秀编辑学论著、玉笔奖等奖项。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黑龙江民族丛刊》百期的办刊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从编辑队伍建设、编辑原则、学术创新、重点栏目培育、学科发展和作者队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卷头语     
1991年的本刊,学者和读者诸君可以看到,我们又开辟了一个新栏目:刊布海外友好学术同行的直接来稿.我们一向主张学术不分国界,只要符合本刊宗旨,况且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本期在这个栏目内集中发表了四篇文章:一为《东干学:历史民族学概述> 中文版前言》,作者是苏联吉尔吉斯共和国科学院通讯院士、该院东干族研究所所长、著名的苏联东干族(回族)历史学家М·Я·苏三洛博士.他曾应邀访问我所.由于共同的研究领域,我们两所将建立友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他的这本专著我们已翻译为中文,将在本刊连载.这是我国回族研究学界和读者将直接读到的第一本苏联  相似文献   

7.
《回族研究》2020,(1):F0003-F0003
《回族研究》(季刊)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份公开出版的全方位研究回族的综合性刊物,集知识性、学术性、资料性于一体,设有历史、文化、哲学、人物等栏目。《回族研究》系全国中文(民族学类)核心期刊等,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双效期刊",已被多家权威数据库认定为来源期刊,具有广泛的学术与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8.
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成立于2010年5月,其定位是:"学术研究型政府培育学院。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建构学术理念、创设学术流派、追求学术个性、打造学术品牌,努力建设成为科学综合、管理先进、水平一流、富于活力并可持续发展的集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交流、政策咨询为一体的国家级东盟研究基地,以学术服务于国家和社会,为中国—东盟关系的全面发展、为中国东南亚研究国际地位与影响力的提升做出  相似文献   

9.
2019年门月26—27日,“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术期刊的责任与使命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在肇庆学院召开。为展示五年来高校社科学术期刊所取得的成绩,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对第六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优活动中获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本次表彰设有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全国高校社科期刊优秀主编(编辑)、全国高校社科期刊优秀编辑学论著、玉笔奖等奖项。  相似文献   

10.
索珍 《中国藏学》2011,(1):173-175
2010年9月22日至26日,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西藏民族学院联合主办的"西藏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暨纪念《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创刊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陕西省咸阳市西藏民族学院举行。大会共收到论文40余篇。来自北京、广东、四川、甘肃、青海、云南、河南及西藏自治区等省区和西藏民族学  相似文献   

11.
正《回族研究》(季刊)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份公开出版的全方位研究回族的综合性刊物,集知识性、学术性、资料性于一体,设有回族历史、回族文化、回族哲学、回族人物、国内伊斯兰教、域外伊斯兰文明等栏目。《回族研究》系中国民族学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双效期刊",已被多家权威数据库认定为来源期刊,具有广泛的学术与社会影响。本刊诚挚欢迎海内外作者投稿,优稿优酬。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1月1日下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学报哲社版主编秦红增教授围绕全国大学生学术大赛"挑战杯"在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104室作了"学术研究的选题与方法"的学术讲座,管理学院部分研究生听取讲座。"挑战杯"竞赛的宗旨是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与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13.
《回族研究》从1991年创刊,至2010年,已经走过了20年的学术道路。我们从已发表过的众多学术文章中,经过分类筛选,编辑了10种书,名曰"《回族研究》创刊20周年精品书系",兹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凌纯声先生1930年的赫哲族田野调查是中国民族学和人类学界一次科学的实地调查,具有开创性意义.本文从现代中国提倡和注重实地调查研究的学术背景来审视这次田野调查.上世纪20年代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逐渐从吸收传播"西学"向研究中国历史、社会、民族文化转变,朝着"本土化"的方向努力,从而形成了提倡实地调查研究的学术风气,而且中国学者进行了多次学术实践.这次田野调查与那个时代的学术背景密切相关,并且体现出其学术背景.本文还论述了蔡元培先生与这次田野调查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雷晓静 《回族研究》2005,(4):111-113
1915年至1925年的10年间,随着中国新民主主义思潮的兴起,回族穆斯林团体和学术组织创办的早期回族伊斯兰报刊应运而生。它们虽然数量有限,但内容丰富,影响力强,在办刊宗旨、社址选定、栏目设置等方面特色突出,有着鲜明的时代感。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8月1618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丝绸之路文化产业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西宁举办。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丝绸之路文化产业专业委员会、青海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青海省社会  相似文献   

17.
科尔沁文化是蒙古族地域性文化。科尔沁草原腹地的通辽市积极响应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提出的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号召,适时提出了"打造科尔沁文化品牌"的口号并已开始实施。打造科尔沁文化品牌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尤其是要进一步加强学术领域科尔沁文化的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万建中 《西北民族研究》2018,(1):155-161,130
现代民间文学体裁学术史的书写提供了全面的反思、清理和重构的契机,已有的研究和学术史书写充斥着西方话语霸权,精英主义和本质主义成为名正言顺的学术立场,"民间"被学者所代言,寻求共性和同一性主宰了学术局面,完全遮蔽了民间文学体裁的民族性、地域性、个别性和差异性。"还原"与"阐释"是重构体裁学学术史的基本范式。"还原"就是把被精英主义操控的民间体裁解放出来,给予民间体裁鲜活生动的生活身份;"阐释"就是站在当下的学术至高点,赋予体裁研究史料全新的学术意义。基于我国民间体裁的多元事实,持批判主义的态度和民间主义立场,才能绘制出与精英主义不同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间文学体裁专门史的图式。  相似文献   

19.
束锡红 《中国藏学》2008,(1):239-241
由西北民族大学主办,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上海古籍出版社协办的"《法藏敦煌藏文文献》发布会暨敦煌藏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06年9月13日在兰州隆重召开。国内外敦煌学、藏学界学者相聚一堂,就敦煌学、藏学以及相关领域中的一些重要论题发表了不少专题报告与学术  相似文献   

20.
由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与《民族论坛》杂志社共同举办的2013年南岭民族走廊学术研讨会于10月26-27日在成都西南民族大学召开。会议以"南岭民族走廊的学术概念、未来走向"为主题,与会人员围绕南岭民族走廊的范围与研究现状、族群历史与文化、开发与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并在相关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