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增收效应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国家支农惠农的政策之一,这项政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但目前仍缺乏对不同区域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增收效应有针对性的定量分析,说服力略显单薄。本文基于面板数据,借助SPSS16.0分别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的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央财政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发达地区农民收入的影响较小,而对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的影响较为明显。因此,政府应适当加大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机购置补贴,在加速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的同时还可以缩小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随着各地区农机保有量的持续增长,跨区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容量不断收缩,“本地化”农机作业服务快速兴起。基于华北平原微观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超效率生产函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测算了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并实证分析了农机作业服务市场的“本地化”对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户粮食生产存在一定程度的技术效率损失,且主要来源于管理误差;“本地化”农机作业服务一方面降低了耽误农时导致减产的风险,提高了农户要素配置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形成对农机手道德风险的有效约束,提高了农机作业质量,进而促进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但是,这一正向激励效应,随着农户农地经营规模扩张和兼业程度提升而逐渐减弱。为扩大激励效应,应加快推动农机作业服务信息化、作业质量标准化建设,提高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3.
尽管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有效提升了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但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呈现出跨区服务萎缩、本地服务崛起且服务价格提高的交易格局。为探究农机作业服务市场的“本地化”及其“价格悖论”的生成根源,利用河南省农户调研数据,实证分析特殊的农村熟人社会交易环境对农户农机作业服务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往来互动频繁的农村熟人社会关系会助推农户对本地化农机作业服务的需求选择;并且种植规模越大、种植同一化程度越高的农户,越会在熟人社会关系的作用下选择更为及时可靠的本地化农机作业服务。继而对农机作业服务本地化交易的“价格悖论”产生原因进行探讨,发现农户熟人社会关系能显著降低其采纳本地农机作业服务的交易成本。由此提出进一步优化调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农户进行专业化连片种植、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经营主体,以推进农机作业服务市场有序发育。  相似文献   

4.
诱致技术变迁理论强调了要素相对价格变化对技术进步的导向性作用。鉴于农机服务外包已成为大国小农背景下粮食生产机械化进程的基本方向,因此,在机械对劳动的替代过程中,机械作业服务与劳动的相对价格对技术进步的偏向性将发挥重要的诱导作用。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了2004-2018年中国26个省份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偏向指数,研究发现:(1)农机具购置与劳动力的相对价格,对技术进步偏向机械的直接诱导作用并不显著,农机服务与劳动力的相对价格则产生了明显的诱导作用;(2)农机服务诱导技术进步偏向的叠加效应,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机制。由此提出农机补贴政策应向农机服务主体倾斜,逐步完善农机服务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基于诱致技术变迁分析框架探索农机对劳动的替代,与农机服务对劳动的替代之间的区别,以期为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政策设计提供操作思路。  相似文献   

5.
为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近日,财政部向各地预拨了47.1亿元支持春耕生产。其中良种补贴36.7亿元、农机购置补贴5.4亿元、测土配方施肥补助资金5亿元,用于对农民购买良种和农机具进行补贴,并免费为农民提供测土配方服务。财政部负责人说,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特别是国家出台的良种、农机购置、测土配方施肥补助等政策,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粮食稳定增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支持“三农”力度,初步安排良种补贴资…  相似文献   

6.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信息公开,乡镇农机部门作为最基层一级的政府农机部门,有必要进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信息公开。由于认识不够等原因,目前乡镇农机部门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信息公开时间、内容等方面中存在着较多问题,需要通过提高认识、完善政策等途径来提高信息公开水平。  相似文献   

7.
从理论上推论了农业补贴对农户耕地利用行为、资本投入行为和劳动力配置行为的影响,然后利用2006-2010年湖北省农村住户调查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农业补贴对农户农业生产行为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对农户粮食作物生产均产生了显著地正向激励作用,粮食播种面积的扩大增加了农户生产资料和生产性服务的支出;然而,这3种补贴方式对农户生产激励的效果存在区别,生产性补贴的效果要大于收入性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对农户农作物播种和粮食播种面积几乎没有影响;由于大型农机具服务的供给增加,导致了农户生产性服务支出的增加。为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户的生产性补贴力度,并设计出农业生产性服务补贴。  相似文献   

8.
基于农机跨区作业不完全的现实背景,运用准自然实验方法将农机服务市场细分成有跨区作业和无跨区作业两种市场情境,利用湖北省1 440份稻农的农业机械收割服务样本,探讨了农机跨区作业对农机服务获取的影响。研究表明:处于跨区作业服务市场农户的农机收割服务价格平均要比无跨区作业服务市场低11.026~12.931元/亩;跨区作业对不同规模农户农机服务获取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较大规模农户在农机服务的获取价格和难度上更具优势,且跨区作业对较小规模农户的服务价格改善并不明显;相较而言,近距离跨区更能显著降低农户的农机服务价格和获取难度。因此,建议统筹农户的农机生产服务需求,扩大跨区作业服务规模,构建跨区作业信息服务平台以传递农机服务市场供需信息,优先鼓励在适合半径的区域内提供跨区作业服务。  相似文献   

9.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促进了农机行业的技术创新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8—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农业机械行业企业的数据,结合运用随机前沿分析(SFA)及倾向得分匹配(PSM)的方法实证分析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业机械行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5—2007年享受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企业相比没有享受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企业,其技术进步率显著下降;同时,实证表明2005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滞后效应较为明显,2006年和2007年政策滞后效应减弱。总体来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不利于农机企业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0.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针对农村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政府出台了若干的惠农政策,其中重要的一个政策是实施农业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是农业补贴中的一种。我国自2004年实施农机补贴政策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给农村建设带来了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对农民的增收作用。与此同时,这个政策在实施内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从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相关问题和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防范耕地撂荒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在理论分析农机服务市场发育如何影响耕地撂荒的基础上,依托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CRHPS)数据,采用Tob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农机服务市场发育有助于抑制耕地撂荒,且使用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和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农机服务市场发育会通过促进机械对人力的替代、农户农业收入的增加和提高耕地流转市场的活跃度来降低耕地撂荒程度;平坦的地形和良好的农机作业道路能够强化农机服务市场发育对耕地撂荒的抑制作用,耕地细碎化程度上升则会弱化抑制作用。为有效依托农机服务市场发育遏制耕地撂荒,应建立健全农机服务购买补贴体系,深入开展农机作业道路建设和坡耕地改造,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统筹能力。  相似文献   

12.
采用对山西省领取农机燃油补贴的主体——农户和农机户的调研数据,分析了领取主体对现行农机燃油补贴政策的满意度,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了影响相关补贴政策满意度的因素。模型结果显示:对农户进行农资综合直补而言,受教育程度、对农机燃油补贴程序的满意度等因素对农机燃油补贴政策的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对农机户进行燃油补贴而言,对农机燃油补贴金额的满意度这一因素对农机燃油补贴政策满意度的贡献率最高;农机作业支出变动、对农机燃油补贴政策的了解度、能否推动领取主体作业积极性、对政府管理部门工作的满意度、对农机燃油补贴程序的满意度等因素,对农机燃油补贴政策的满意度均有较显著影响。因此,重点需要提升领取补贴主体的教育水平和加强政府在补贴发放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4和2016年的混合截面数据,运用超越对数SFA方法估计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对农机服务、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和技术效率三者的互动逻辑和因果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农机服务可以显著提升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农村劳动力流失和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制约粮食生产效率提升,劳动力向服务业部门转移对技术效率存在显著正向效应,但未发现女性化对粮食生产效率的负向效应。(2)农机服务在劳动力结构变化影响技术效率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农村劳动力流失、女性化、向工业和服务业部门转移促进农机服务使用,提升粮食生产技术效率。(3)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在农机服务影响技术效率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农机服务的使用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造成技术效率损失;农机服务的使用导致农村劳动力流失、女性化程度提高、加速劳动力向服务业转移,但三者对技术效率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因此,农机服务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抓手,但是需要处理好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可能为粮食生产带来的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14.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黑龙江、山东、江苏3省12县277户农机用户2017年秸秆还田作业情况的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了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补贴对农机户社会化服务效率和农机作业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补贴能够提高农机户社会化服务效率。②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补贴能够提升农机户秸秆还田作业质量,且在实施作业补贴时第三方核查对农机户秸秆还田作业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③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补贴对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农机户服务效率和作业质量影响更大。基于此针对提升秸秆还田作业质量和政府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以规模化和集约化为主要特征的家庭农场发展迅速,以服务家庭农场和农户农机作业为主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农业机械化服务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实现了家庭农场规模报酬递增;国家通过出台宏观政策培育和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直接或间接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以中观供求市场合理的价格机制,调节家庭农场与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协同发展,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生产经营成本、产量、利润等基本要素的直接影响,从微观上实现了对家庭农场的传导作用。只有制定系统的宏观支持政策,改革市场供需结构,重视要素传导反馈,引导农机装备产业优化结构,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补贴支持力度、加强农机化服务队伍建设,才能达到农机社会化服务供需的最大匹配度,实现互促共赢。  相似文献   

16.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下种稻大户购机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获得高产、稳产的必要物质条件,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出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本文从需求理论出发,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江西省种稻大户购置农机的影响,从而提炼出影响种稻大户购机决策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为证实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下种稻大户购机决策的影响因素,本文利用江西省实地调查的397个种稻大户样本数据,运用SPSS19.0软件对样本进行logistic模型回归。实证结果表明年龄、教育程度、农户类型、种植规模、政策认知、农业收入、融资能力等对于大户购置农机决策存在显著影响,进而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更好的在江西省实施提出相应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在农村要素市场发育的互动关系中,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务农劳动力具有替代与挤出效应是学界的一致共识。但作为改造传统农业重要力量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其本身所具有的革新农业经营方式,吸引农村劳动力留农或返乡的功能并不被主流文献所重视。使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分析农机外包服务对农户务农劳动力和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户选择农机服务将有效替代务农劳动力,但并不必然诱发劳动力外出务工,甚至具有抑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部门转移的趋势;特别是在村庄层面,机耕服务的改善将显著抑制劳动力外出务工。机理分析发现,农机外包服务将显著提高农户在农村部门的务工收入;统一提供机耕服务的村庄更可能发展非农产业,从而解答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去向之谜”。正是由于社会化服务所具有的改造传统农业并深化其分工的功能,决定了农业机械替代劳动力并非是单纯地挤出劳动力,反而会拓展农村就业空间。由此强调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将成为农村与城市争夺优质劳动力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以规模化和集约化为主要特征的家庭农场发展迅速,以服务家庭农场和农户农机作业为主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农业机械化服务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实现了家庭农场规模报酬递增;国家通过出台宏观政策培育和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直接或间接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以中观供求市场合理的价格机制,调节家庭农场与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协同发展,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生产经营成本、产量、利润等基本要素的直接影响,从微观上实现了对家庭农场的传导作用。只有制定系统的宏观支持政策,改革市场供需结构,重视要素传导反馈,引导农机装备产业优化结构,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补贴支持力度、加强农机化服务队伍建设,才能达到农机社会化服务供需的最大匹配度,实现互促共赢。  相似文献   

19.
土地细碎化背景下地块生产趋同对农户购置农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土地细碎化现象与农机化进程快速推进并存的矛盾出发,利用11个省市的调研数据,运用随机效应Probit模型、Tobit模型和沃尔德检验实证分析了土地细碎化背景下地块生产趋同对农户农机购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土地细碎化对农机购置的抑制效应,不同地块作物生产趋同和机耕道修筑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作业地块面积而非产权地块面积是农户农机购置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地块合并、交换、流转等产权调整的交易成本比较高的情况下,只要作业地块的面积足够大,农户也有积极性购置和投资农业机械;而随着作业地块面积的增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非仅仅是解决劳动力短缺和便利外出打工将是农户购置农业机械的主要目的。因此,在土地细碎化背景下,应鼓励地块相邻农户共同生产、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等旨在推动共享地块规模经济的政策取向可能更有利于提高农户获取地块规模经济的可得性并促进其对农业机械的购置和投资。  相似文献   

20.
设立粮食主产区,这是国家实施的一项保障粮食安全的特殊战略。主产区作为中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也是中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区域,从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来看,日益突出的生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将2004年粮食主产区政策的实施作为一次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并探究粮食主产区的碳减排机制。经过研究发现:(1)从基准差分模型回归结果来看,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农业碳排放具有显著的“减排”效应,即粮食主产区基本实现了“增产且减排”的政策目标。(2)从单位面积农业碳排放回归结果来看,粮食主产区政策显著降低了主产区整体及三大流域的农业碳排放,其中对长江流域碳排放的削减效应最大。(3)从政策效应的机制分析结果来看,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是粮食主产区政策产生减排效应的重要机制。因此,应大力推进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低碳产业比重,从而实现“粮食增产”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