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英语humour音译词的“幽默”包括言语幽默和非言语幽默。言语幽默是接受主体通过感觉(听或看)、知觉、注意、记忆、表象、推理等过程主动建构意义的主体认知现象,其最终实现决定于接受主体的认知。主体本真认知、自主假设认知、场合预期认知等是言语幽默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隐喻外显功能的语用视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表面错配而内隐契合的有益于更有效交际的语用手段和策略。隐喻的(外显)功能包括概念易及功能(认知功能)、语言促进功能(包括词汇/意念填充功能、经济功能、语篇(连贯)功能和表述增效(美学)功能)、情感功能、人际调适功能和文化承载功能;分析隐喻意义、隐喻含意、隐喻影像、情感和非言语信息之间的关系,对揭示隐喻外显功能—隐喻意义、隐喻含意、隐喻影像、情感和非言语信息之间趋同—的语用运作机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从语法结构及语法意义的研究出发,英语语法学通常将英语中的疑问句细分为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选择疑问句、附加疑问句和修辞疑问句。但从疑问句在语境中所表现出的语用特征来看,我们又可把疑问句划分为索取信息的与传递信息的两大类,二者多见于日常生活口语之中。索取信息的疑问句的语用功能是说话人根据自身索取言语信息的实际需要向听  相似文献   

4.
艺术语言模糊美的言语生成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性伴随着审美表达和审美接受过程,表达审美信息的艺术语言是一种具有模糊美的载体。发话人和受话人可以利用言语的音同音近、词义模糊、词语理性意义偏离、语法偏离以及创设语境、营造意境等言语方式生成模糊审美效应。  相似文献   

5.
从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广告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用学角度来看,广告是广告商与受众之间单向的、公开的、目标取向的交际活动,起着提供信息与说服消费者采取行动购买宣传的产品或者服务的功能。依据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三分说和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述评广告英语的文体特征,解读广告英语的语用特征,从而为英语广告话语分析和广告翻译提供一种语用学视角。  相似文献   

6.
汉语语法研究中一些原则问题,至今没有一致的意见.本文对语法与语义、共时与历时、普遍与特殊、现实与可能等问题,结合古代汉语语法,明确提出并阐述作者的看法.一、语法与语义语言是信息的载体.说话者把信息传递出来,听话者接受这些信息,交相反复,达到交际和交流思想的目的.说话是个人生理和心理机能的错综复杂的活动,任何人的言语都要受个人意志和个人习惯等个人因素的影响,有其个性.可是千百万人的言语中,只要他们是讲同一种语言的,又必然存在着不依个人意志转移的共同的东西,这种从言语中抽取出来的共同的东西之总和,就叫做语言.正因为有这种共同的东西,语言才能完满地实现其信息载体的功能.语言作为信息载体,而且是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如果没有内容,没有语义,那是不可想象的.  相似文献   

7.
高校校史资源因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主体同一、功能相辅、目标趋同等共性,是以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高校校史资源通过各种载体对大学生发挥着文化认同、价值导向、教育感化、职业精神塑造等功能。高校应健全校史资源教育机制、完善校史资源教育内容、创新校史教育载体,发挥校史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8.
“提问”是一种言语行为,其目的是通过这种言语行为的作用,获取所需信息。在英语中,“提问”这种言语行为主要靠疑问句(questions)来实施。本文从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出发,主要分析英语疑问句的语义和语用功能,并探讨疑问句在间接言语行为中的作用,以便使我们全面理解疑问句在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认为语言是表达思维的载体。思维的存在虽无法直接观测 ,然而它却能被语言有形地、程度不同地反映出来。所有的自然语言 ,虽不乏共性 ,但由于思维的差异 ,使各自的句法结构、叙述过程产生差异。作为人类最大的两种语言 ,汉语和英语不仅反映了东方语言群和西方语言群在描述相同客观世界中存在的语言学意义上的相异特征 ,而且揭示了东方人和西方人在思维模式上的基本差异。所以 ,研究英语汉语结构特征 ,对于进而探索不同的思维规律 ,乃至学习和研究英汉文化、从根本上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等 ,均有实际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语言的经济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知识和信息成为重要的资源和财富,具有较高的收集、处理、反馈信息的言语传播能力和语言运用技巧的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价值。为此,从语言的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三个方面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语言的经济价值,指出语言经济价值的后期研究可以从汉语的经济价值和效用研究、外语教育的经济价值分析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从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基于预设理论,对语用预设在新闻发言人应答话语生成中的基本功能进行了分析探讨。其功能主要表现为:信息压缩、“额外”观念信息的裹带、言内意外等。对于新闻发言人来说,善用预设不失为会话过程中一种行之有效的语用策略或交际技巧。  相似文献   

12.
依据信息理论讨论“言能达意”、“言不尽意”、“得意忘言”三个古老命题,考察“言外之意”的信息载体。  相似文献   

13.
X BE X结构是一种特殊的判断句。表面上看起来主语和表语重复,传递的是"零信息",但它却蕴含着丰富的语用含义,传递着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是说话人有意选择的一种言语行为。基于言语行为理论,一个完整的言语行为是由言内、言外和言后三个层次共同作用完成的。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出发,认为X BE X结构的意义解读可以从言内行为上完成对词义的解读,从言外行为来表达交际意图,从言后行为来实现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14.
语境是语言交际中所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的语言交际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受环境的制约影响。语境是语用的基础,语境对语用起制约作用,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实现和练习语言形式,才能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本文探讨了语境与语用能力培养的关系,以及语境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任何语言都是由形、音、义三维要素组成的一套符号系统,其中词义是信息的主要载体,但语音和语言字符一旦由静态的存在进入动态的交际过程中,也会由特定的组合或排列而产生特定的语用意义。一般来说,语言字符具有四种语用功能,即审美愉悦功能、信息压缩功能、文化承载功能和语用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6.
歌唱的技术发展和表情达意的需要都不能忽略语言的功能。本文探讨了歌唱与讲话使用的是相同的发声机能 ,将讲话声作为歌唱训练的基本元素是合乎逻辑的结果 ;以优美的说话声建立起歌唱发声的规则是正确歌唱唯一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不能想当然地将二者割裂开来。  相似文献   

17.
词的理性意义与情感意义同是词义内容的构成部分,各具特质、功能、形成机制以及在词义系统中的地位。人们通常认为理性意义和情感意义是主和辅的关系,但是具体考察不同词类、不同词义类聚等方面的情况我们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不同突显程度、不同亲疏程度等错综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不同类型的词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和分布。不仅如此,理性意义与情感意义及其关系所对应的语言功能也体现出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唐代有中央运使和地方运使。地方运使与中央运使的区别,要把运使的本官行政空间属性、职能和施政范围三个因素结合起来考察。唐代地方运使可分为三种类型。陕州和河南运使,是"漕达于京师而足国用"的一定时期内固定的地方运使。河西、朔方、代北、范阳和平卢淄青运使,是在边境方镇,为"漕以自资"或物资交换而设,多由节度使充任的一定时期内固定的地方运使。鄂州运使和淮颍水运使,是两个较特殊的地方运使。  相似文献   

19.
孟子认为自己的“好辩”是不得已,是为了“正人心,息邪说”,与当时的纵横游士之辩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孟子在论辩时始终坚守道义,高扬自我精神,处处体现出大丈夫的气概。孟子自认为“知言”,并善养“浩然之气”。“知言”和“养气”都是孟子道德修养学说的重要内容。在孟子看来,言语与一个人的人格修养、精神气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孟子始终围绕政治伦理来阐述语言的社会功能。孟子非常著名的“以意逆志”的观点,从文本解释学或者说从受传者的角度对言与意的关系作了深刻的阐述,提出了怎么解读文本,怎么求得语言的意义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左传》中用以表示"基点前时"的词语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左传》"基点前时"词语可分为两类,一类表示基于说话时间的"过去时",另一类则表示基于旁白所系纪年的"相对过去时"。表示"过去时"的时间词语存在意义上的细微差别。从句法功能上看,表示"基点前时"的时间词语可以在句中充当状语、定语、宾语或介词宾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