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桃花扇》传奇是中国古典悲剧传奇的代表,其结局打破了才子佳人相结合的传统大团圆模式,紧扣全剧“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思想主题,将个人爱情的破灭与国家命运的消亡相对应,体现出意境深远、余韵悠长的戏剧审美特色,这种不落窠臼的戏剧结局是对古典戏剧创作形式的推陈出新,同时也保留和继承了中国古典戏剧艺术注重写意性的审美传统,为后人研究古典戏剧审美方式的新变提供了积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郑维萍 《中州学刊》2006,(4):229-231
《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分别是中国著名剧作家汤显祖和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重要的古典悲剧作品。两人生活年代接近,两部作品的创作仅隔三年,表达了同样的反封建主义思想的爱情主题,但却在戏剧矛盾冲突的原因、过程、人物性格、尤其结局方面各显异调,其原因在于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3.
解读《油纸伞》可以感触到作品的审美情趣,其童话般优美的结局与浪漫色彩带给读者更多积极意义的教化与感动。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悲剧价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古典悲剧由于在题材、人物、冲突、结局等方面的差异 ,造成了其悲剧价值的不同。如果说西方古典悲剧价值是一个从怜悯、恐惧到崇高的净化过程 ,那么中国古典悲剧价值则是一个从怜悯、悲愤到崇敬的教化过程。作为悲剧价值产生的前提都是“同情” ,但西方古典悲剧价值主要是审美同情 ,中国古典悲剧价值则主要是道德同情。在西方古典悲剧价值的获得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理智上的理解、判断与思考 ,而在中国古典悲剧价值的获得过程中起作用的则主要是情感上的体验、识别与自证。如果说西方古典悲剧价值的获得过程是审美情感从低到高、从平和到激越的一个展射过程 ,那么中国古典悲剧价值的获得过程则是一个从平和到激越又回归平和的圆转过程  相似文献   

5.
将中国文化认定为审美文化,不但使得文化、中国文化、审美文化和中国审美文化等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暧昧不清,而且因为其自身所带有的浓重的民族主义色彩,导致了对中国美学研究本身的学术性消解。其实,将中国文化认定为审美文化是一个现代性建构,而不是天经地义的。这种建构是所有现代化后来者的共同策略,也是文化与民族主义联姻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贾振勇 《人文杂志》2001,(4):96-101
中国现代文学史观的探索与争鸣,是80年代末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强势话语,其潜形态表现为形式主义"审美自治论".审美经验具有多维度内涵,是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总体化审美表达方式的本质特征,是建构中国现代文学审美阐释学的理论支点.中国现代文学审美阐释学是一种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多元性和兼容性的理论期待视野.其价值旨向不仅具有当下性关怀,具有历史感和方向感,还维系着文学独特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7.
袁敦卫 《船山学刊》2011,(1):157-160
中国古典悲剧大团圆结局的审美趣味曾是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重点.以往的研究一般从文化政治和社会心理学角度切入解说成因,而我们试图从“身体经验”这一新的视角予以再诠释。并简要论述“身体经验”在古典悲剧中若隐若现的生长形态,进而触摸中国古典悲剧鲜活的身体质感及其微妙变化。  相似文献   

8.
两种审美主义变体及其互渗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一川 《社会科学》2006,9(5):178-185
审美主义是中国审美现代性进程不可或缺的一副颜面,其双重源头即日常式审美主义和思辨式审美主义。周作人和宗白华两人可以分别视为两种主义在中国的代表。中国审美主义带着中国语境的深深印记,实际上呈现为两种变体——精英审美主义和市民审美主义。这两种审美主义变体之间不存在绝对的界限,而存在独特的互渗性关联,构成了中国现代审美主义传统的一个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9.
张艳艳 《兰州学刊》2004,(6):274-276
“观”在整个中国审美文化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仰观俯察”、“无往不复”的游目是它的观照方式,“以物观物”、主客融通、物我不二是它的思想根基,由此其贯穿于整个中国古典的审美文化与艺术创作之中。这样的审美观照方式构成着中国传统文化体认宇宙生命和进行审美表达的特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喜剧手法的成功使用,使中国小说的审美情趣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民族特色。主要表现在:用喜剧手法揭示悲剧主题、以喜剧场面刻划人物复杂性格、以乐衬悲的反衬艺术、喜剧化的“大团圆”结局等。这与中国古代人特有的生活方式、民族心理、民族审美观甚至宗教观,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从翻译美学的角度看,翻译是语际的审美再现。翻译审美的成功再现在于译者将已经过其加工的审美体验艺术地物态化于译作中。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其特殊的语言和文化特征,在其英译中要完美地再现原语文本的审美蕴涵相当困难。但是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可以,也应该发挥自己的审美主观能动性,艺术地、创造性地处理审美客体的各审美要素,实现审美的再造,而隐喻的构建是翻译中审美再造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李天道 《天府新论》2014,(5):148-153
中国古代美学所谓的自然审美意识强调审美活动中审美者必须澄心静虑,自由自在,即境缘发,以达成率真率性、自然本然的审美域,获得生命感悟。人与自然万物是一体相存的,其存在是天然、本然、纯粹的,审美活动中,审美者必须顺其自然,自其所自、然其所然,以进入所谓“以自然观自然”的自然审美境域,如其所如、自其所自、然其所然、是其所是,其审美活动的态势则生动地体现着中国古代美学“以天合天”的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审美文化的世俗化转型,有其必然性和应然性,危机与希望共存.世俗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泛化的合理性发展需求没有消除消费意识形态下的意义匮乏与价值消解,中国未成熟的市场经济,对官方意识形态的妥协,都对审美丈化的发展与转型有所规约.中国审美文化的世俗化转型如何才能其道大光,是对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主流话语以及"心灵的美的形式"最恰切的考验和诠释.  相似文献   

14.
高玉 《社会科学》2012,(1):169-176
受制于高校文学教育体制,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总体上很不成熟。这种不成熟主要表现为审美批评的缺失和混乱。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主要有社会文化批评、审美批评和现代批评三种模式。当前社会文化批评是文学批评的主流和主体,审美批评则地位尴尬,虽然理论上大家都承认它的价值和作用,但实际上其受重视程度不高、影响也有限。文学最重要的特性就是"文学性",即泛审美性,所以,审美批评是首要的批评,其它文学批评都是建立在审美批评的基础上。当今中国文学批评中,真正的审美批评还相当欠缺。重建当代文学审美批评,首先要充分学习古今中外审美批评的经验,其次要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整合、丰富发展并系统化,从而形成新的审美批评体系。文学的审美特征、呈现方式、写作技巧、文体、语言文字是文学审美批评最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戏曲“大团圆”模式是建构在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基础上的,即中国人始终极为虔诚地信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人生真谛。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灾祸时,就能够处之泰然,因为人们坚信一切苦难终有尽头,忍耐和行善终究会赢得否极泰来的命运转机。所以,戏曲剧情在展示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的同时,也暗藏着终将完满的结局,以此满足观众圆满自足的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文学史“审美中心主义”表现为一切以审美为标准,文学作品越具有审美价值,在文学史中就越有地位。中国现代文学以审美为本位,就意味着功利性、娱乐性和消遣性的文学没有地位。我们承认文学的审美性,但同时又反对把审美唯一化、绝对化、本位化。金庸现在被奉为“大师”,并不是因为其特殊的武侠小说,而是因为其武侠小说特殊性所隐含的一般艺术性。  相似文献   

17.
焦勇勤 《东岳论丛》2003,24(1):143-144
近 2 0年来我国陆续出版了大量有关审美心理研究的论著 ,但对于民族审美心理的研究 ,特别是对我们中国人独特的审美心理的研究却显得少之又少 ,由梁一儒先生及其博士生户晓辉、宫承波所著的《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一书的出版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本书是“九五”博士点基金项目的终结成果。本书紧紧抓住中国人的审美心理 ,向内从理论层面审视其形成发展的全过程 ,向外则联系到中国文化史的各种现象 ,对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发生发展机制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不囿于审美心理研究中单向思维的定式 ,以审美文化作为审美心理的表象甚至支柱 ,将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8.
作为民族神话英雄主角的精卫,其冤魂结局恰好是中国专制体制下英雄末路的真实写照。早期神话原型中的精卫英雄含冤而死是先民在每每遭受自然“惩罚”而被迫改变命运之写照,而文明社会中精卫神话冤魂主题则是封建专制体制排抑英雄的历史现实反映。这一变化正是精卫神话冤魂主题文学移位的演变轨迹。精卫冤魂主题意象与专制制度背景促成的悲悯、感伤审美情怀具有很大的共鸣点,因此得到更加广泛的接受和书写,成为精卫神话文学移位过程中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9.
意境是中国传统审美经验的经典还原,其审美特性主要在主客不分、想象力的自由施展、无功利性三个层面展开;其深层审美本体的追问则是通过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来完成的。以西方现代美学资源重新审视意境,可激活这一中国古典美学核心范畴的现代逸响。  相似文献   

20.
乐婷 《南方论刊》2008,(4):92-93
审美虚静观是一个颇具中国古典美学特色的、内蕴丰厚的经典范畴。它的哲学渊源是儒道佛,其理论内涵是,审美主体在进入审美活动之前必须去物去我,保持一种空灵、宁静的审美心态。本文分析并比较了宗炳和刘勰的"虚静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