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荆门包山楚墓经过考古发掘,出土了大批珍贵的文物。在其二号墓中,发现了278支带字的竹简,大多记有月、日而没有年份;年月日俱全的共有39支,七个年份,都是以事纪年,以专名纪月。在《包山楚墓》一书的“附录”部分,刊载了两篇探讨这些简历的论文,作者都认为,这些纪年都是史事发生的翌年,论断这七个年份是公元前322年至316年。这些专名的月序,参照云梦秦简《日出》的“秦楚月名对照表”,也安排得不错。至于把简历的年始说成“冬夕建丑”,把简历  相似文献   

2.
睡虎地秦简《编年记》为年谱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几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十一号秦墓中,发掘出来一束竹简,有人题名((编年记》,有人称作《大事记》,对这五十三枚秦简所记载的内容属于什么文体,尤其说法不一,值得探讨。季勋同志在《云梦睡虎地秦简概述》一文中说:“有些象后世的年谱”。《湖北云梦睡虎地十一号秦墓发掘简报》也说它“类  相似文献   

3.
《云梦秦简<日书>初探》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汉论坛》1987年第4期发表了张闻玉同志的《云梦秦简<日书>初探》(以下简称张文).对于张文在纪日法、纪时法、纪月法、秦楚月名对照和玄戈十二简五方面所做的探讨,笔者有一些不同认识,特与张闻玉同志商榷,以就教于同仁.一、关于"秦楚月名对照"战国时期的楚历正月建寅,这是长期以来人们根据《楚辞》中有关物候现象的描述而形成的传统认识.可是,《日书》"秦楚月份对照表"中所反映的楚历月建,却与人们的传统认识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4.
从云梦秦简看秦国粮仓的建筑与设置蔡万进(河南省社科院考古所)秦国是我国战国时期最为富庶的一个诸侯国家,《史记·高祖本纪》云:“秦富天下十倍”,《战国策》亦称秦国境内“积粟如丘山”、“粟如丘山”。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出士①,又提供了不少这...  相似文献   

5.
楚秦审判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先秦时期的诉讼活动中,楚、秦两国已制定了较为完备的审理制度与原则,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审讯方法与策略,确立了有条不紊的审判程序。运用考古成果包山楚简、云梦秦简和传世文献,可基本揭示楚国和秦国审判制度的概貌。  相似文献   

6.
秦“都官”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都官”之设,旧因不见于史载而无论者。自湖北云梦秦简出土,其考古资料在《文物》1976年第6、7、8、9期发表后,由于简文中有关“都官”之记载多达14见,故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拟在诸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秦“都官”之制谈几点粗浅的看法,或有助于此问题的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探讨屈原《离骚》自述生辰的诗句时,学术界对于战国时代楚用何历的问题,曾有过不少争议.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的出土,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我认为,从《日书》甲种《岁篇》的《秦楚月名对照表》,并结合其它出土文物,可以推断:楚在战国时期仍然并用夏、周二历;而屈原《离骚》的自述生辰,用的正是周历(天正).这对于推算屈原的出生年月关系很大,故愿对此问题有所申说.  相似文献   

8.
在丰富的秦简、楚简材料的基础上,秦简牍文和楚简帛文的断代研究已经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随着更多出土文献的发布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或对已有结论有了新的补充,或又发现了新问题。其中,两类文字的比较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而且秦简牍文和楚简帛文的比较研究还相当薄弱。  相似文献   

9.
“包山楚简”中的“金”义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底至1987年初发掘的湖北省荆门市包山2号楚墓出土278枚有字竹简记有文书、卜巫祭祷、遣策三个方面内容,其中记有“黄金”、“白金”、“赤金”、“籴金”、“足金”、“金”等内容的共有几十处之多。弄清楚简文中关于“金”的正确含义,对于楚简的研究及楚国科学技术的研究都是十分必要的、有益的。本文在《包山楚墓》一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从科技的角度对简文中“金”的含义作一点考证(有关古文字均用通俗字代  相似文献   

10.
<正> 1975年发掘的湖北云梦睡虎地第十一号秦墓,藏有竹简一千一百五十余支,其中含墓主喜亲自编制的《编年记》,计有竹简五十三支。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秦简,且内容达十种之多,数量也十分可观。为了恰当地估价和掌握这批宝贵的文化财富,更好地  相似文献   

11.
睡虎地秦墓竹简,一九七五年出土于湖北省云梦县,内容有《编年记》、《语书》、《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珍式》及《日书》甲种、《日书》乙种等十种.秦简大部分为法律和法律文书,包括秦律的部分条文、解释律文的回答以及冶狱的文书程式.它的出土,为我国封建时代的法律制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学术界基本上认为,秦简的法律条文适用于自商鞅变法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这一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2.
在湖北省云梦出土的秦代竹简里,有一部分是《编年记》,其中有秦始皇十九年“南郡备敬”一条。诸家考释都把“敬”作为“警”的假借,此条就成了“南郡备警”。于是,不少研究者就说“南郡备警”反映了楚国奴隶主势力蠢动而秦在南郡准备迎击云云。我认为,此说是可商榷的。史载秦昭王“二十九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郢为南郡”(《史记·秦本纪》)。南郡在今湖北省江陵、安陆、云梦一带。从前278年南郡设立时起,到秦始皇十九年(前228年)已历时五十余年,这期间并没有发生过楚国进袭南郡的事件。秦始皇十七年秦灭韩,十八年兵分两路攻赵,第二年灭赵,秦集中兵力南征北战取得了赫赫战功。这  相似文献   

13.
屈原《离骚》与司马迁《史记》皆谓“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1942年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帛书所记,近来湖北荆门包山二号楚墓竹简中的卜筮祭祷记录,以及《国语·郑语》所载史伯之说,也都表明楚为祝融之后。是知羋姓熊氏楚人为华夏后裔,其先祖原在中原地区。《世本》谓“鬻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云梦秦简《日书》的文章,已知的有三篇,这就是曾宪通先生《楚月名初探》(载《中山大学学报》1980年1期),于豪亮先生《秦简'日书'纪时纪月诸问题》(载中华书局《云梦秦简研究》)以及何幼琦先生近作《论楚国之历》(载《江汉论坛》1985年10期).诸先生之作,对"日书"的研究无疑是有益的.本文不想涉及三位先生论断的是非,仅就"日书"本身反映的几个问题做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利用出土的云梦秦简《日书》材料,结合史汉文献,对秦人中下层社会的生育状况加以探索。一《日书》充分体现了秦人对五谷六畜的生产和生儿育女两大基本问题的高度重视。拂去《日书》表面的原始迷信灰尘,我们清楚地看到生活在战国末叶中下层社会的秦人把生子置于多么重要的地位!《日书》甲种简专门列出“生子”、“人字”两节,乙种简列有“生”一节,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秦人的生育观念。1、多子为福,无后为耻甲简818:“取妻多子。”甲反面简873:“圈居宇西北,宜子兴。”在古老的宗法制度下,一个家族的人口多少,是衡量  相似文献   

16.
《包山楚简》中的几支楚公族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山楚简》记载了楚国人名930余(尚未包括少数未能断定为人名者),这在出土简牍中是绝无仅有的。这些人名不仅涵盖了楚怀王时期的绝大部分姓氏,而且有官位者居多,因而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楚国公族姓氏的分布情况。以下谨择其要者简析之。 一、景氏 景氏一直被认为是战国中晚期楚国三大族姓(昭、屈、景)之一。《包山楚简》的内容大部分为楚怀王时的司法文书,奇怪的是未见景氏。倒是有以“竟”为氏者数人,且其中不乏居高官者,计有如下十人:  相似文献   

17.
《贵州民族研究》1982年第1期发表的林河同志《从楚简考证侗族与楚、苗之间的关系》一文,依据1953年5月长沙仰天湖25号墓出土的战国楚简,论证了战国时期侗族的历史及其与楚、苗的关系。这种运用考古资料研究我国民族史的方法,能补文献史料之不足,值得提倡。对长沙仰天湖楚简中的“郈阳公”,学者们以往多释为“许阳公”,同时将  相似文献   

18.
秦始皇统一以前,秦人在关陇地区创造的灿烂文化成就,被认为是与齐鲁文化、楚文化和中原文化并驾齐驱的先秦华夏文明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云梦秦简的出土,为探索秦文化的内涵与特征,特别是为研究秦人的鬼神观念,提供了第一手宝贵的考古资料。本文运用云梦秦简中《日书》的资料,拟将秦人鬼神观置于殷周时期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并与殷、周人的鬼神观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9.
一、研究概况1993年10月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了一批竹简,经彭浩、刘祖信等编联、撰写释文与注释,由裘锡圭审定并加按语后,于1998年5月在文物出版社以《郭店楚墓竹简》为名出版。这批材料一经公布,立刻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各地纷纷举办学术研讨会、座谈会,就郭店楚简相关问题展开热烈讨论。1998年5月,美国达慕思大学举行了世界首次“郭店《老子》学术讨论会”,来自中国海峡两岸、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比利时、加拿大的3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分别从考古学、历史学、古文字学、文献学、哲学以及宗教等角度对郭店楚简进行了广…  相似文献   

20.
以君主意志为法权的秦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元前二二一年建立的秦王朝,在历史上只存在了短短的十五年就被农民大起义的烈火焚毁,与秦朝封建统治一起灰飞烟灭的,不仅有豪华、壮丽的咸阳城、阿房宫,还有那令人憎恨的法制典籍。所以,历来人们对于秦王朝的评价基本不出“暴虐”二字,对秦的法律也仅限于“繁法严刑”的笼统抨击,更多的内容就无从说起。自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发掘出大量秦简之后,有关秦律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外学者中正方兴未艾,已出现不少成果。这里,仅就秦的法律制度对后世、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法制影响提出一些个人看法,同专家们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