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江苏省城市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的发展和救助现状,提出提高城市贫困人口医疗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建立与贫困人口相对应的医疗服务供给体系,完善管理监督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市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文献资料,从城市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对象识别机制、筹资机制、服务提供机制、管理机制和评估机制5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以期对城市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的进一步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对完善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面临着巨大的医疗困境,建立并完善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势在必行。现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尚存在种种不完善之处,整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制度,建立稳定和制度化的农村医疗救助筹资机制,统一、规范医疗救助的组织实施与管理,从而逐步完善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4.
建构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医疗救助体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医疗救助是社会救助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政府和社会对贫困人口中因病而无经济能力进行治疗的人实施专项帮助和支持的行为。文章对我国实施医疗救助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加以论述,并提出建构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医疗救助体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经济转型、制度因素、非转型性失业等是造成城市贫困人口形成的重要原因,城市贫困人口的存在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不利的影响。因此,分析了美国利用社会保障制度缓解城市贫困的经验,提出了尽快建立综合型的城市社会救助系统、全面推进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发展慈善事业、积极推进再就业工作等完善城市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城市贫困居民医疗救助措施的国内外现状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国内外城市贫困居民医疗救助的措施比较,为探索出我国城市医疗救助更加具有可及性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比较国内外文献中的措施现状;结果国外在措施实施过程中较重视外部环境的支持、管理机构的能力以及将医疗保险、医疗救助体系和基层卫生服务供给的有机结合;结论建议依照中英项目模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依托社区卫生服务,建立社区网络系统,努力探索事前救助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7.
关于实施城市贫困人群医疗救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立城市贫困人群医疗救助制度势在必行.根据我国城市贫困人群医疗救助的现状,实施医疗救助制度,对保障公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增进社会公平、推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试论改革以来的中国城市扶贫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城市贫困人口呈现出逐步增加的趋势,政府因应这一问题的政策大体上经历了6个方面的转变,即从扶持企业到直接救助贫困人口,从道义性扶贫到制度性扶贫,从救助制度分立到救助制度整合,从基本生活救助到综合救助,从消极救助取向到积极开发取向,从依托单位体制到重视社区作用。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城市贫困问题,注重城市扶贫政策的创新,加大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力促进就业导向的经济发展,注意培育贫困居民的社会资本,大力促进贫困者的社会参与,以继续推进中国城市扶贫政策的优化,切实保障贫困弱势群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企业下岗分流使得部分城市居民无法享受单位制下的全面保护包括医疗保障而沦为城市贫困群体.贫困人口比非贫困人口更易面临疾病风险,医疗需求更大,但其医疗支付能力相对较差.本研究发现,城市贫困人口在城市中遭受着来自于市场、制度和家庭等方面的医疗排斥,这加剧了城市贫困人口“看病难”的情形,从而使其健康得不到保障,有损卫生公平和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10.
农村医疗救助自2003年开展以来,对农村贫困人口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最大程度上杜绝了“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但是实施和管理效率如何取决于制度自身及配套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水平.通过对比民政部门人员和农村居民发现二者在农村医疗救助及其配套项目的选择存在差异性,同时资金来源的不同模式也会对决策方式、项目的形式等方面产生影响.研究显示,民政部门人员和医疗救助对象对农村医疗救助项目的实施效果评价高于一般村民,医疗救助的不同资金来源模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需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