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罪与非罪界限是刑法学中首要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更是正确处理刑事诉讼最重要的问题。只要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无大差误,处理刑事案件就不会发生根本性错误。罪与非罪的界限,要从极其复杂的情况中加以区分。但从总的说来,从刑法学观点出发,从我国刑法的规定出发,可以大致从两个方面来区分他的界限。这就是(一)从犯罪的概念来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二)从犯罪的构成来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前者是以犯罪行为的性质作标准来区分的,后者是以犯罪行为的成份作标准来区分的。  相似文献   

2.
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是指行为人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或者转嫁风险,操纵证券交易价格,情节严重的行为。本文对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的犯罪构成要件、罪与非罪的界限、既遂与未遂、共同犯罪、该罪与诈骗罪等犯罪的界限等问题,都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抢劫罪是一种常见多发、情形复杂的犯罪形式,区分和认定抢劫罪,划清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才能正确适用法律。  相似文献   

4.
关于运输毒品罪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输毒品罪是一种严重的毒品犯罪,由于这一犯罪与其他毒品犯罪既有密切的关联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司法实践中不仅应注意把握其构成特征,而且应弄清其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指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是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取缔邪教组织、防范和惩治邪教组织活动的决定》和“两高”《关于办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精神及刑法的有关规定概括的,是指凡是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实施的犯罪的总称。本文着重探讨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的共性,具体犯罪的个性特征及其与相关罪的界限,论证了对该类犯罪的处罚原则,以期正确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相似文献   

6.
论侵犯商业秘密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我国刑法知识产权犯罪中的一个罪名,该罪的客体是权利人的财产权及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该罪的罪过形式只能是故意,过失不能构成该罪;在认定侵犯商业秘密罪时,应当注意罪与非罪以及该罪与盗窃罪、有关侵犯国家秘密的犯罪的界限.  相似文献   

7.
论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是特殊主体犯罪,其主体能力的差别虽然对定罪没有影响,但对量刑具有一定意义。强调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是情节犯的目的,在于正确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而对行为人是否构成其他犯罪的共犯及是否构成数罪的探讨,将有助于司法实践中正确适用法律。  相似文献   

8.
著名刑法学家、北京大学法律系教授、烟台大学法学所所长杨春洗来我校讲学。此次讲学主要有两个题目:一、刑法学研究现状。这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四个问题:第一,刑法学与其他法学学科相比,较为活跃,成果相对多,队伍比较壮大。第二,刑法学不仅涉及法律问题,还涉及到研究环境问题,束缛多并难以挣脱。第三,刑法学界的热点问额:1.市场经济与刑法;2.金融、证券交易与犯罪;3.伪劣产品罪;4.不当竞争和犯罪;5.商业诈欺行为;6.关于“回扣”罪与非罪的界限;7.科技人员从事第二职业的收入,其罪与非罪的界限;8.关于走私的研究;9.关于抗税、漏税问题;  相似文献   

9.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是违反《公司法》竞业禁止规定而构成的犯罪,在界定罪与非罪的界限时要把握董事、经理的范围,经营活动,同类性质的认定以及非法利益的确定;在区分与相似罪的界限时,要区分为亲友非法牟利罪以及贪污罪的界限。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不存在犯罪未遂,不具有特殊身份的人可以形成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共犯。  相似文献   

10.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是违反<公司法>竞业禁止规定而构成的犯罪,在界定罪与非罪的界限时要把握董事、经理的范围,经营活动,同类性质的认定以及非法利益的确定;在区分与相似罪的界限时,要区分为亲友非法牟利罪以及贪污罪的界限.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不存在犯罪未遂,不具有特殊身份的人可以形成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共犯.  相似文献   

11.
非法持有毒品罪的设立,对严惩毒品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正确理解和把握本罪,在司法实践中,必须从犯罪的构成着手,正确把握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客体、客观、主体、主观等方面的特征,准确认定非法持有毒品罪的罪与非罪的标准,明确区分非法持有毒品罪与其他以"持有"为前提的毒品犯罪的界限,以期严惩当今日益严重的毒品犯罪现象.  相似文献   

12.
犯罪构成是刑法理论中的核心问题。所谓犯罪构成,就是按照国家法律确定某种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条件。犯罪构成是区别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标志和界限,也是是否追究刑事责任的依据。它和其他刑法理论一样,总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具有明显的阶级性。犯罪构成理论总结了犯罪活动的规律,是惩罚犯罪的锐利的理论武器。实践经验证明,在刑法科学中研究犯罪构成理  相似文献   

13.
涉民间融资犯罪案件的频发及其定罪量刑问题引发社会关注和学界争论。其在犯罪类型上属于典型的经济犯罪,罪与非罪的界限会随着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及相应的国家政策发生变化。因此涉民间融资犯罪问题仅通过实体法理论研究或是微观角度的具体罪名分析无法得到实质性的解决,更重要的是从宏观上对涉民间融资犯罪进行政策层面的分析。应当以刑事政策的类型与结构为基础论域,结合涉民间融资犯罪的具体特点探寻相应的刑事政策类型,并从主体、对象、手段、目的四个方面对其结构进行剖析,为其刑事政策进行准确定位,从而对涉民间融资犯罪问题的解决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4.
回族穆斯林的风俗习惯与信奉伊斯兰教有密切关系.文章认为,运用刑法协调、保护回族穆斯林的风俗习惯,要划清宗教信仰自由与邪教组织的界限、与政治问题的界限、与民族问题的界限、与封建迷信的界限,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对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应予以刑事追究.  相似文献   

15.
在对刑罚的功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罚金刑的功能是:惩罚,对犯罪人的惩戒和谴责;剥夺,对犯罪人的金钱的刑事剥夺;威慑,对犯罪人和潜在犯罪人的慑止;鉴别,帮助认识罪与非罪的界限,提高法制观念;安抚,满足要求惩罚犯罪的强烈愿望,平息犯罪造成的激愤情绪,慰藉精神创伤;鼓励,强化和促进守法者守法和鼓励跟犯罪做斗争;感化,消除犯罪人的敌对情绪,使其成为有利于社会的人;补偿,补偿犯罪造成的损失与损害,恢复或重申维持社会存在的基本秩序与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6.
《南都学坛》2019,(4):71-78
强制穿戴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服饰及标志罪是《刑法修正案(九)》增设的一种重要的反恐新罪名。其主观方面只能是直接故意,客观方面表现为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服饰及标志的行为。要准确区分本罪之罪与非罪及其与相关犯罪的界限。本罪无未遂形态问题,存在既遂、预备及预备阶段的中止形态的区分。构成本罪的行为同时又触犯其他罪名的,属于想象竞合犯,应择一重罪处断。  相似文献   

17.
在司法实践中,处理强奸犯罪案件,其中一个最主要的难点是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问题。根据我国刑法中强奸的犯罪构成理论,在区分强奸犯罪案件的罪与非罪的界限问题上,应主要把握强奸罪的两个基本特征: 一、强奸罪的内在特征即本质特征,就是违背妇女意志。作为强奸罪本质的违背妇女意志的行为,具有四个特点: 1.性交性。即这种违背妇女意志的行为必须是违背妇女性交的意志,而不是其他意志。 2.非婚性。就是说违背妇女意志必须是非婚性交的意志。“非婚性交”是指合法婚姻关系以外的性  相似文献   

18.
盗窃犯罪是一种常见犯罪。实践中对盗窃犯罪存在一些价值认识错误 ,常把盗窃犯罪的“数额”作为认定盗窃行为罪与非罪、罪轻罪重的关键因素 ,片面强调了犯罪认定的客观方面 ,忽视了行为人主观认识错误对犯罪构成的影响 ,从而背离了犯罪认定的主客观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刑法理论在讨论犯罪之间的界限与区分时存在一定问题,或仅从犯罪构成上做简单比较的一般性区分,或认为没有必要也不应当讨论犯罪之间界限的观点都是不正确的。犯罪之间的界限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不能准确地划清犯罪之间的界限,就不可能准确地区分此罪与彼罪,从而不能正确地定罪与量刑。在研究犯罪之间的界限与区分时,首先确定在何种特殊场合两罪界限模糊难辨需要加以区分,然后通过比较两罪的构成特征找出在哪个或哪些构成要件要素上存在根本区别,抓住这些根本区别进行分析论证,最终得出两罪的区分标准。  相似文献   

20.
交易型受贿是近年来司法实践中频发的一种新型受贿犯罪."两高"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并没有消除该罪在适用上的争议.司法实践中准确适用该类型受贿犯罪的相关规定,必须厘清交易型受贿的类型、"交易"的性质、受贿数额的认定以及罪与非罪的界限.交易型受贿的类型可分为低价买进型、高价卖出型和其他型三种;"交易"的性质是以民事行为的形式掩盖刑事犯罪的实质;受贿数额认定的关键是确定参照基准价;判断该类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时应主要考虑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