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初始提名是干部任用工作的首要环节,在整个干部选拔任用程序中发挥着关键性和导向性作用,其规范化和民主化程度直接决定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质量,影响到党组织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为了探索更加科学规范、公开透明的干部选任初始提名方式,有效遏制拉票贿选、跑官要官等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切实提高干部选任工作的公信度,开封市探索实行了"五综合"干部任用提名办法,即根据会议投票推荐、个别谈话推荐、单位党组织推荐、素能测评、实绩考核的综合量化结果确定考察对象的程序和方法.这一方法经过试点单位的试行和近两年在全市范围内的全面推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四川省委组织部日前发文,对在领导班子换届、日常干部选拔任用及后备干部集中调整中的拉票行为作出界定,并对如何处理有拉票行为的相关人员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3.
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一项制度性安排,民主推荐干部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所要求的"规定动作",也是干部工作走向群众化、民主化的有效方式。但是,一些地方或部门在实施"规定动作"的过程中,加入了"或不够规范、或技术含量低、或容易出现低级失误"的"自选动作",直接导致民主推荐干部的实践出现了偏颇乃至差错。一、在民主推荐干部人选上,出现了"确定性"过度的现象。一是极个别单位在已经讨论决定了选拔任用的人选后,再去补走民主推荐的程序;二是虽没有讨论决定,但人选已经"内定",民主推荐只是走形式而已;三是有了"意向性"人选,通过  相似文献   

4.
正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扩大干部工作民主、确保选准用好干部的制度保证。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和部门也出现了简单以票取人的问题,滋生了拉票贿选、当老好人等不良风气。这些现象虽属少数,但影响很坏,危害甚深。要结合贯  相似文献   

5.
张彦军 《领导科学》2012,(20):49-50
近年来,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已经从直接任命转向民主推荐、竞聘上岗、公开选拔,干部管理也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践证明,民主推荐、竞争上岗、公开选拔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一项有效改革,对于挖掘干部中的优秀人才、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干部队伍的优化和发展。一、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民主推荐执行不力。1995年、2002年,中共中央先后颁布实施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  相似文献   

6.
李善峰 《决策》2004,(1):30-32
江苏出现全国首位 "公推公选"县长 前不久,全国第一个"公推公选"的县长候选人推荐人选,在刘邦故里徐州沛县诞生了.这是国内采用"公推公选"方式选出的最高级别的干部候选推荐人,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对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进行了改进和完善,这是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推进干部制度建设的重要成果,是做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遵循。贯彻《干部任用条例》精神,真正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还需要地方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干部工作中的具体情况和问题,在实践中探索科学有效的实施细则,用  相似文献   

8.
省情速递     
《领导决策信息》2009,(15):15-15
四川省委组织部最近下发《关于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认真治理拉票行为的通知》,对在领导班子换届、日常干部选拔任用及后备干部集中调整中的拉票行为界定出三种类型:通过宴请、送礼、安排消费活动、打电话、发短信、当面拜访等:委托、授意中间人出面说情等:通过举办同学、同乡、同事、战友等联谊活动等。  相似文献   

9.
机会成本是指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付出的代价或丧失的潜在利益。干部选拔任用要坚持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一个问题(如某一推荐人选或某一测评选项)的取舍即有非此即彼  相似文献   

10.
<正>民主推荐是扩大干部工作民主的改革措施,但把民主推荐结果作为选任干部的重要依据在具体操作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简单以票取人"。"简单以票取人",直接导致干部选用工作中产生了一些不正常现象。从选拔干部的责任来看,产生了"主体责任转嫁"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用人"潜规则"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在2009年5月召开的全国干部监督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再次严肃强调,要加大从源头上防治用人不正之风的力度,用制度和机制遏制用人"潜规则"。  相似文献   

12.
刘先国  金钊 《决策探索》2002,(10):19-20
组织考察是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环节,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干部工作中得以贯彻的重要途径,也是扩大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的重要体现.实践证明,组织对领导班子工作绩效和领导干部的德才、实绩进行考察,可以集思广议,对选准用好干部起着关键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被选任领导干部的个体素质和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但是,各地在组织对干部考察过程中,有的怕跑风漏气,就搞"突然袭击",对谁考察、考察什么、怎样考察,群众思想无准备,心里没底;有的抢时间,赶任务,"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搞形式、走过场;有的规划不科学甚至不规划,盲目从事,等等.  相似文献   

13.
苏联解体、苏共执政地位的丧失,一直是中外学者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研究成果丰硕,其观点众说纷纭。本文拟从苏共干部任命制的视角来解读苏共丧失政权的原因,希望对人们进一步深刻理解苏共执政地位的丧失有所裨益,也希望对我们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所警示。一、苏共干部任命制的演进干部任命制和变相任命制是指在任用干部时,无论是以委任方式产生的干部,还是以选举方式产生的干部,都统一由党的上级领导机关或党的上级负责人来直接任命或变相任命,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一整套权力运作机制。干部任命制发端于苏共建党之初,并一直延续到20  相似文献   

14.
世人多以伯乐相马形容举荐人才的善举。伯乐相马的精神是好的,但用这种办法选人毕竟有其局限性。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建立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建设。《干部任用条例》对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条件、程序管理以及监督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靠制度选人,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变"相马"为"赛马",通过竞争择优选用,从而最大限度避免走门路、拉关系、靠年头熬官、凭关系跑官甚至用金钱买官的弊端,为各种各样的人才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程飞 《决策探索》2009,(24):68-68
干部差额考察是指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按照考察对象人数多于拟任职人数的原则确定考察对象,通过考察比较,实现好中选优,提高干部考察的质量。对于拓宽选人视野、减少用人失察、提高干部选拔任用质量、选准用好干部具有重要作用。差额考察作为干部考察方式方法的一种新举措、新尝试,有一个不断完善、丰富的过程。做好干部差额考察工作,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群众公认已经成为干部选用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现实的民主推荐工作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少数干部在民主推荐时,为了制造虚假的群众公认,不惜动用各种手段拉票。拉票现象的出现,笔者认为是拉票者的种种不良思想在作祟。一、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维官本位是封建官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但至今仍流毒于我国  相似文献   

17.
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信息公开化建设,是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落实群众"四权"的有效途径,是强化干部监督工作的有力措施,是匡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组织工作满意度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随着干部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公开选拔、公开选调、异地交流等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得到进一步推广,干部跨区域调动也越来越普遍,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干部群体——"新走读干部"。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面对全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如何积极调适好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心理状况成了摆在"新走读干部"面前的一道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干部拉票主要表现为"小鸟依人",为拉票广建人脉;"暗送秋波",为拉票预设套路;"结党营私",为拉票奠定基础;"投桃报李",为拉票敲定圈子;"政商联盟",为拉票扩大范围。其发生主要缘于封建意识、权力欲望、程序缺失、执行弱化、管理不力。对此,应该完善民主推荐规则、完善公示制度、加大法治力度、落实治理责任、加强机制建设,从根本上治理干部拉票行为。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高校在选拔任用管理干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四点思考:要调动各个年龄阶段干部的积极性;要扩大民主,提高群众参与度,扩大选人用人视野;要进一步完善考察评价机制;要处理好干部“出口”问题,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