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以江苏省2002年、2007年和2012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通过计算分析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得出结论:江苏省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拉动很大,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的影响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互动发展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推动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应用产业完全消耗系数、诱发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分析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产业关联效应。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特点,并对各产业部门进行分类。研究发现,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上升,同时存在个别生产性服务业部门"低附加值、高带动能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2、2007、2012年福建省投入产出表,运用里昂惕夫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与产业波及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促进作用,然而由于当前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层次较低,还难以满足本地制造业的需求。此外,相比较于2002年,2012年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在减小。在2012年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中,仅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力和受到其他产业部门需求的拉动力高于全部产业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4.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珠三角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其作为一种软性生产资料将越来越多地进入生产领域,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在考察珠三角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互动关系的基础上,运用1998—2009年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以及29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珠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竞争力的这种积极效应。研究结论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人才、技术、知识含量高,资源消耗低,可以通过促进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深化、降低生产成本、培育产品差异化优势等途径提升珠三角制造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湖南生产性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的互动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性服务业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新型工业化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动力。运用1995—2008年间湖南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增加值数据分别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与湖南工业增长、“三废”减排率和工业高新技术产品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南省工业增长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效应很大,生产性服务业对新型工业化的全面支撑能力加强,但湖南生产性服务业比重、结构仍然需要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6.
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而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则是推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有效手段。基于2004—2014年的行业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并结合工具变量法,从整体和细分行业角度考察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以生产性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和服务贸易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对外开放有助于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融合;从分行业来看,运输和通信服务对外开放对提高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融合的影响最为明显,金融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对外开放也有利于促进产业融合,而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对外开放对产业融合的影响并不显著。要通过进一步降低服务业外资准入门槛、简化投资审批流程、提供良好投资环境等综合措施,积极吸引优质外资流向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推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2008-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提高不仅直接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TFP具有直接正向作用,其中降低交易成本的中介效应最显著;从细分行业来看,互联网的发展对于我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TFP的直接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在间接作用中只有交易成本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互联网主要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提升人力资本影响TFP,而在技术创新方面中介效应并不显著.基于研究结果从基础设施、人才建设、交易成本和技术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结构和绩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长三角地区作为研究样本,为评价该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结构及绩效的差异程度,利用其2008年的投入产出表,计算了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指标.计算结果表明,上海、浙江和江苏的生产性服务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上海市生产者服务业发展水平最高,浙江、江苏相对较差.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提升空间仍然很大.  相似文献   

9.
笔者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利用《2007年吉林省投入产出表》数据,对吉林省文化产业中的"文化制造"和"文化服务"两大类细分行业的产业关联、波及效应与拉动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吉林省各产业对文化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都非常低,但文化产业内部的直接消耗相对较高,文化服务对文化制造的直接消耗系数最大;文化制造业中,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对第一产业的直接消耗较大,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和陶瓷制品制造业对剔除文化制造的第二产业直接消耗最大,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和文化艺术业对剔除文化服务的第三产业直接消耗最大;从完全消耗系数看,文化制造业对剔除文化制造的第二产业的完全消耗系数要高于其他产业,文化制造业对剔除文化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完全消耗系数是直接消耗系数的2.7倍,文化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达到1.220 5大于1,说明文化制造业通过产业链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但是文化制造业和文化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都小于1,低于全产业平均水平,说明文化产业受其他产业发展的带动或者说对其他产业发展的制约不大,还没有成为国民经济的关键部门。因此吉林省要发展文化产业,必须率先发展文化制造业,通过产业关联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从而促进全省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以内蒙古2004—2013年10个盟市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生产性服务业整体集聚及各细分行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同时采用虚拟变量法深入分析地区经济圈与其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整体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各细分行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程度具有较大差异;地区经济圈与其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的差异并不显著.因此,要以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同时要重点发展金融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逐步规范房地产业,明确地区经济圈产业定位,逐步发挥地区经济圈生产性服务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衡阳市农业生产性服务业TFP测度与分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1995—2016年衡阳市以及湖南省其他13各地市数据为样本,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衡阳市过去21年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TFP值,并对其进行分解、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首先,衡阳市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均处于适度增长的态势且高于湖南省平均水平;其次,衡阳市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综合效率的提升,主要源自技术效率的改善,而非技术进步所致;最后从加大财政投入,改善技术效率和实施差异化政策等方面提出优化产业效率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重庆市1999—2012年制造业碳排放量的变化,比较了制造业各行业的碳排放量;并基于LMDI方法建立了重庆市制造业以及29个细分行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研究发现:1999—2012年,重庆制造业的碳排放总量不断增长,在29个分行业中,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等六大行业的碳排放量占制造业总排放量的四分之三以上;在影响因素中,产业规模的扩大是促进制造业碳排放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尤其对非金属矿物制造品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等六大行业来说,产业规模促进碳排放的作用较明显;非金属矿物制造品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等五大行业的能源强度对降低碳排放量效果显著;而行业结构以及能源结构对碳排放量的影响效果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在对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回归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整体上对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有提升作用,但细分行业的作用有一定差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装备制造业所有分行业竞争力都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只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促进作用较小。金融业对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推动作用最为显著,只对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作用为负。科学研究和批发零售业对装备制造业所有行业竞争力的影响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制造2025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背景下,通过对东北三省投入产出表的测算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发展现状与嵌入关系。研究表明,东北三省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共通性:产业结构一致,制造业为支柱性产业,增值能力最强但内置化问题突出;生产性服务业增值能力相对较弱,但发展空间大,具备“高附加值”特征;东北三省均处于制造业驱动阶段,制造业的拉动作用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同时,东北三省在产业发展及嵌入融合程度上存在差异: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平稳,嵌入关系相对较强且较为稳定,制造业有初步受生产性服务业推动趋势;吉林省制造业发展较迅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下降趋势,两产业间互动发展较为迅速;黑龙江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近年来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但相比于吉林省、辽宁省实力较差,其产业间关联最弱并略有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汽车经济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性增长经济,它具有加速度发展的特性。湖南汽车业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但是,以湖南省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分析表为基础,进行的汽车产业经济关联效应和产业波及效应的测算结果表明,对比2002年,湖南汽车产业2007年的完全消耗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均有所下降,说明汽车产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呈减弱趋势,配套行业没能跟上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产业对经济带动能力的提升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大量的农业用水已构成了对其它行业生产用水的威胁,影响了全省经济的协调发展,合理调节水资源的配置非常重要。文章依据2007年安徽省水资源公报及投入产出表等统计资料,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计算并分析了安徽省国民经济各行业部门水资源消耗系数及综合关联程度。结果表明:农业不是安徽省主导产业;安徽省在水资源配置上应降低农业用水量,寻求方向发展节水型农业;同时加大力度发展拥有高影响力的主导型工业;从合理性出发,调整建筑业及第三产业用水量,将发展重心放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上去。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2009—2018年湖南省13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构建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湖南省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湖南省农产品流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提升,但是除长沙、衡阳和岳阳外,其他地区的规模效率在逐步下降,技术效率提升不稳定。这表明农产品流通业投入产出结构不合理是制约湖南省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农产品流通业在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方面的缺乏也是抑制湖南省农产品流通效率提高的因素。采用Tobit模型考察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信息化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湖南省农产品流通效率。因此,应加快湖南省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在制造业基础、人力资源、科技资源、交通基础设施、通讯网络、商务成本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为其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平台。但从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产业规模总体偏小、行业科技水平不高、企业品牌效应不强、人才结构不尽合理、政策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需从产业集群打造、技术创新、品牌建设、人才培养、政策支持等方面推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其产业结构有密切关系。目前,针对西北地区农业产业的研究多针对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讨论,而将西北地区的农业产业整合起来的研究尚不多见。通过对西北地区各省区农业产业结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对各省区的农业优势部门做出选择,并尝试对西北各省区农、林、牧、渔和服务业之间如何协同发展给出一定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03—2014年安徽渔业经济总产值、增加值及三次产业子产业相关数据,对安徽渔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计算。结果显示:安徽渔业第二、第三产业比重持续增加,第一产业对渔业经济贡献度虽然最高,但是贡献程度却呈下降趋势;水产养殖对第一产业的贡献度依旧最高,但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水产品加工和水产运输为第二、第三产业中对渔业经济贡献程度最大的两个产业;Moore结构变化值和年均变动值均反映渔业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产业结构超前系数显示第二、第三产业均超前发展,且第二产业超前程度远强于第三产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