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科学方法论问题一直是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研究与论战的主题之一。20世纪以来,现代西方科学方法论的发展;从逻辑实证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到历史主义科学哲学,走过了一条从理性到非理性、从崇尚一元方法到多元主义方法论即“反对方法”的历史之路。70年代,费耶阿本德《反对反法》一书掀起反对理性主义的狂潮,其极端的非理性思想和多元主义方法论历来多为后人所批判.然而通过对本书的再解读,我们会发现费氏的惊人思想中也有诸多可取之处,他带给各国知识界、思想界的震撼与启迪也是始终值得回味的。  相似文献   

2.
费耶阿本德认为,创新须具有批判精神,特别是要具有批判权威的精神;在批判的基础上倡导多元思想;并保持一种开放性思维.为此,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告别理性,主张无根基的知识,强调"增生原则"和"韧性原则",推崇"怎么都行"的开放性思维.费耶阿本德创新思想对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介绍费耶阿本德作为西方哲学的反叛者对西方科学哲学的批判,以期为我们在重新审视西方科学哲学的过程中,提供些借鉴。 一,对逻辑经验主义的批判 费耶阿本德认为传统科学哲学中影响最大的就是逻辑经验主义。然而,正是这一学派从狭隘的理性主义和绝对、确定的逻辑形式出发,要人们离开物质世界和历史事实,局限在抽象、空洞的纯逻辑思维中,遵循他们预设的一成不变的方法和规则去重构科学理论。费耶阿本德说,这种所谓旨在用一种更清晰、更精确、不矛盾和更有成效的一组概念代替错误的概念、观念或科学系统的重组主义只能是对科学进步的障碍。不摧毁它对人的思维的束缚和压抑,科学就将失去其活力。为此,他在《反对方法》一书中,开篇就对它的种种信条展开驳难。  相似文献   

4.
<正> 在当代英美科学哲学界,保罗·费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可以说是最有争议的人物了.他的思想独特、发人深省,同时又令人不安.如果说他于1975年出版的《反对方法》一书中的“反对方法”—反对普遍有效的、绝对安全的方法论规则,宣扬“怎么都行”的多元主义方法论,那么他的《自由社会中的科学》(1978年)中的“反对科学”则提倡“传统平等主义”.本文试图对费耶阿本德的“传统平等主义”作较为详细的评述.  相似文献   

5.
费耶阿本德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不可通约的观点是费耶阿本德哲学的基础.文章通过对费耶阿本德不可通约理论的主要内容的分析,折射出不可通约的理论对后现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因为费耶阿本德的不可通约的理论反对的同样是理性中心主义,这与后现代的观点是一致的.他的不可通约的观点也进一步表明了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有开始融合的趋向.  相似文献   

6.
牛秋业 《北方论丛》2010,(2):117-120
费耶阿本德的思想是以对不可通约的运思而展开的。不可通约引起的最大问题是传统之间的比较问题,费耶阿本德通过阐释不可通约与不可比的关系,澄清了不可通约并不等于不可比,不可通约的传统之间存在着比较。不可通约的思想既反对绝对主义,也反对极端相对主义,费耶阿本德要消除的正是要么客观主义,要么相对主义的绝对对立的状况。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6,(10):25-32
费耶阿本德的哲学发展受到维特根斯坦影响,这是学术界的公认看法。但如何影响?更具体来讲,维特根斯坦如何影响费氏的科学哲学,就是一个存在很大争论的问题了。这是因为,现有的研究在解读费氏哲学时通常从哲学思想、理论和观点视角入手,然而,深入研究费耶阿本德的《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就可以看出,维特根斯坦对费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哲学风格、哲学气质、哲学方法和哲学观等方面。从这种角度研究解读费耶阿本德哲学,可以减少甚至消除一些争论,进而看出费氏在发展其科学哲学(科学具有"不可言说性")时明显受到维特根斯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文化人类学视角来透视《告别理性》中的科学思想,指出法伊尔阿本德站在人类学的立场上,批判了西方科学文化传统中的客观实在性和理性思想,认为它们只是一种文化传统,不能够排除其它文化传统,进而论证了自由探索的科学与文化多样性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科学实在论和多世界理论立场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费耶阿本德多样性的生活经历、多样性的学科教育以及费耶阿本德本人的主要著作 ,同时介绍了国内外费耶阿本德研究的简况。这些“外围”的介绍 ,对研究费耶阿本德哲学的“本文”有所帮助 ,有助于理解为什么费耶阿本德对方法多样性有所偏爱  相似文献   

10.
笔者基于右脑革命的成果 ,并从辩证逻辑观点来解读阿瑞提的创造三部曲。主张创造性的辩证思维的实质在于 ,大脑两个半球的协同作用 ,也即原发过程与继发过程 ,野性思维与理性思维 ,古逻辑与常规逻辑都相反而相成。最后还将费耶阿本德的“非理性主义”转译成科学创造的辩证原则  相似文献   

11.
关注并努力消除科学与人文分裂对立的现象,是费耶阿本德科学观产生的背景.然而,在批判这一现象产生的重大根源之一——科学沙文主义时,费氏并未走上融合科学与人文的道路,而是从根本上消解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的“反哲学”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传统哲学的空泛和愈来愈远于现实,从维特根斯坦起,就陆续有人宣布:哲学行将就木:以往的一切哲学都是毫无意义的语言疾病。但是直到本世纪60年代后现代思潮兴起,才在继承维持根斯坦“反哲学”的激进思想基础上,从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到理查德·罗蒂的“协同性实用论”,从法因的“自然本体论态度”到大卫·格里芬的“后现代科学观”,直至费耶阿本德的相对主义和“与理性告别”,形成一种世界性的“反哲学”趋向。  相似文献   

13.
费耶阿本德的科学哲学思想中充满着人文主义精神,他坚决反对科学沙文主义,主张科学与国家的分离,实现各种文化传统在其中平等相处的自由社会。但由于矫枉过正,费耶阿本德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所主张的只是科学与人文的简单混同而非真正融合。事实上,科学的人文化与人文的科学化,应建立在正确认识二者的相对独立性和相互关联性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4.
陈君 《兰州学刊》2013,(3):20-24
纵观库恩的哲学思想,文章从命题真理性、范式的内部特征以及范式的选择标准等方面,阐明其理论体系中在逻辑上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或悖论,从而证明费耶阿本德对不可通约性的观念更加合理,他所提出的多元理论共生和竞争的发展模式更加接近历史现实。费耶阿本德观点的优越性在于它超越了客观实证主义和极端相对主义的对立,以及体现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融合的倾向,为多元文化的共生提供了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5.
对话与科学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导论科学合理性问题即理论评价标准问题,它是科学哲学争论的中心问题。被称之为“正统派”的逻辑经验主义和证伪主义,它们努力给出的科学合理性理论是超历史和超科学的,即不随时代和科学的发展而变化。“正统派”的这种科学合理性理论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在它们那里,观察记录、经验证据对理论的评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以库恩、费耶阿本德为代表的历史主义者正是对“经验基础”进行攻击从而对“正统派”的理性主义方法论进  相似文献   

16.
邹顺宏 《理论界》2008,(4):102-104
费耶阿本德作为历史主义科学哲学主要代表之一,其反唯科学主义思想促进了对科学进行激进炙思和批判的后现代科学观进路。通过对其思想的发展轨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考察与评析,本文期望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从正反两个方面揭示出其后现代科学观的困境与迷误。同时,通过分析现代科学观的历史局限以及对后现代科学观的反科学主义谬误进行合理的辩证批判,我们可以获得科学与人文和谐发展的历史启示和现实动力。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这个词本身暗示一种两可的境遇。“后”(post)作为一时间指示词既未表明反对也未说赞成。不过“后”代在变异上不大可能与上一代表现得如此偏离以致于转换了种属“非我族类”。后现代主义与分析的科学哲学观点的相互牵涉就是一例。[‘j但在真理问题上,后现代主义与分析哲学的关系,似不太为学界注意。本文试图表明,后现代主义者罗蒂、费伊阿本德、麦金太尔等人对分析哲学这种“经验主义”的现代形式的拒斥中掩盖了这样一个事实:他们“告别启蒙”、“告别哲学”、“告别真理”、“告别理性’他运思恰恰来源…  相似文献   

18.
本世纪二十叶年代形成的逻辑经验主义,揭开了西方哲学“分析时代”,的帷幕。逻辑经验主义概括了以非欧几何,相对论、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在科学知识观、科学方法论、科学理论及其解释力面都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因此在西方曾经风行一时。但是,在科学发展观方面,它基本上还是采纳了自牛顿以来,特别是培根所概括出来的归纳主义观点,因而内中虽然包含有某种合理的因素,可是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最主要的就是它无视科学发展中的革命性进步。正因为如此,于是在三十年代就出现了以波普尔为代表的反归纳主义的所谓非理性主义。以后,在本世纪中期,又出现了以库恩为代表的“历史学派”,他们主张从动态的历史研究中认识科学的本质,并明确提出了科学革命的概念。其中,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可以说是震动了西方科学哲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到本世纪六七十年代,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麦克斯韦、劳丹、霍尔顿等人又相继提出了一些见解,发展库恩的理论,使历史学派的影响日益广泛。不过,在此期间,西方科学哲  相似文献   

19.
张谨 《江淮论坛》2010,(2):68-74,80
逻辑实证主义对科学知识只作静态的逻辑分析,无论是罗素、卡尔纳普,还是赖欣巴哈,其科学观都具有现代性特点。以波普尔为代表的批判理性主义提出的证伪主义“猜想反驳法”具有动态的人文文化意蕴,是后现代科学观文化转向的过渡环节。随后的库恩、费耶阿本德等为代表的历史主义学派给科学以文化的政治、社会学阐释,成为文化转向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其基本观点在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社会建构主义者英国爱丁堡学派的布鲁尔、巴恩斯、伍尔加、马尔凯和法国巴黎学派的拉图尔等人那里得到“过度”发挥,从而把科学的文化研究推进到了“文化建构”与“文化实践”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 6 0年代以来 ,西方科学观经历了由现代科学观向后现代科学观的转向 ,这一转向是由科学哲学家库恩、费耶阿本德 ,文化哲学家海德格尔、罗蒂等实现的。本文试图立足于当今科学发展现实 ,在对现代科学观与后现代科学观进行双重反思与扬弃的基础上 ,建构一种新的科学观。   一、对现代科学观、后现代科学观的双重反思  文艺复兴之后 ,自然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使人们对于科学的看法发生了新的变化 ,认为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可以无条件地渗透于人文文化领域 ,去分析、解释各种人文文化现象 ,从而形成了现代科学观的萌芽。 19世纪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