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普通话相比,包头方言所固有的发音特点,在英语发音中,受某些音素的影响,即没有舌尖韵尾音“n”、“zh、ch、sh”与“z、c、s”混用,词尾音多、多一个声母。其改进措施为:通过学习普通话,提高语言能力,从而指导学生学习英语语音体系。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用国际音标对普通话零声母音节进行标注的形式存在4类偏误:1.将零声母音节标注为"韵母";2.将零声母音节标注为"y(w)韵母";3.将零声母音节标注为"i(u)韵母";4.将零声母音节标注为"韵母".这4类偏误是由零声母音节结构的特殊性以及<汉语拼音方案>与国际音标这两套标音符号转换的复杂性造成的.因此,在教授国际音标时,一定要讲清国际音标中零声母的标记方式,尤其是带有隔音符号y、w的零声母音节的标记方式.  相似文献   

3.
普通话零声母的音位分析张秋娥普通话的音位系统问题是现代汉语语音学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语言学界曾经在50年代讨论过这个问题。在普遍话音位系统中争论最多的是高元音、中元音、儿化韵等问题,零声母的音位分析问题虽没有展开过争论,但散见于各家论著中的分歧意见却...  相似文献   

4.
长沙方言知庄章组声母的今读有区分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的趋势。综合现有的调查材料,对长沙方言知庄章组声母两次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由合到分进行了分析解释。文章认为,长沙方言知庄章组声母今读是受到了普通话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语言发展变化的内部机制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外部机制打破。  相似文献   

5.
灌阳方言有22个声母(含零声母),其中浊音声母b、d、dz、d、g是普通话中所没有的;有31个韵母,其中yo是普通话中所没有的。灌阳方言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声调,其调值分别为214、33、54、24。关于灌阳方言声母、韵母的拼合关系大体如下:p、p‘、b、m组声母和tt、‘、d组声母不与撮口呼拼;声母和tst、s‘、dz、s组声母以及k、k‘、x、g组声母不与齐齿呼、撮口呼拼;t、不与开口呼拼;t‘d、不与开口呼、合口呼拼;l和零声母能与四呼拼。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声母虽然能与某呼拼,但不一定能与该呼的全部韵母拼。  相似文献   

6.
分析四种朝鲜王朝汉语文献《华音启蒙》《华音启蒙谚解》《你呢,贵姓》《学清》的语音的声母系统,通过文献讹误字分析、对音文献分析等考证其反映出来的清代汉语东北方言的语音特征。表现为:微母消失;见晓系腭化;全浊声母清音化;日母字变化为零声母字;平舌、翘舌音不分等。  相似文献   

7.
论近代汉语照系声母的音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照系声母(包括照穿床审禅五个声母)在中古时代的《切韵》系统中,按其反切来说,可以分为两类。宋代以来的韵图将这两类字分列于不同的位置,一类列于二等,一般称之为照二(庄)组(包括庄初崇生),一类列于三等,一般称之为照三(章)组(包括章昌船书禅)。也就是说,宋代出现的“三十六字母”中的照穿床审禅等事实上应该分为两类声母。这两组声母在现代普通话中都读为舌尖后音ts ts‘s(一部分庄组声母字变  相似文献   

8.
试论客家方言对粤语语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语作为强势方言,对客家话影响较大.但在长期的语言接触中,客家话对粤语亦产生影响.本文论述这些影响,内容有古全浊声母的送气读法;晓、匣母合口读f;疑、日母(细音)合流为鼻音;溪母保留送气;特殊的kv、k‘v、声母;精、庄、章组的分混;晓、匣母细音读擦音;韵母缺乏撮口呼;舌尖元音 ;蟹合一帮组读 i或i;山、咸摄细音保持复合元音的读法;古鼻音韵尾的丢失与归并;粤语、在石歧郊区话的混读;四邑话舒声调与客家话声调的类型接近;中山客话与石歧话声调数目.  相似文献   

9.
在音理上,从发音时伴随的动作看辅音,它能卷舌化,也就是说,一般辅音都可以伴随一个舌翘或卷起的动作,例如〔kr〕。故上古的端透定声纽到中古分化出舌上音知彻澄。中古以后,知组和照组的字又逐步分化,在今普通话中绝大多数念成舌尖后音(?)即所谓“卷舌音”了。例如:“知”念(?),“彻”  相似文献   

10.
邹德文 《北方论丛》2006,2(4):64-67
在明代韵书里,《元声韵学大成》浊声母清化的诸种现象表现非常突出,匣母字清化作晓母;见、溪与群相混;端、透与定相混;非、敷、奉相混;邪母与心母、邪母与从母相混;从母清化混入精母。种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明代江淮官话里浊声母清化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收录了不少方言词汇、古语词汇、口语词汇。这些词汇往往按照"音从主人"的方式标注拼音。这些非普通话词汇及其注音在语言实践中很容易误读,不利于普通话的推广。为了更好地推广普通话,词典应尽量少收录这些非普通话词汇,尤其是拼音标注不宜采用"音从主人"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关于“普通话异读词”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工作始于50年代初期,1985年公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以下作《审音表》),至今前后经历了四十年。毋庸置疑,四十年的审音工作及《审音表》的公布,对我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然而,面对近十年来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再来审视一下普通话异读词的有关问题,就不容乐观了。这里想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我们关于普通话异读词的一些认识和看法。一、异读词的现实问题《审音表》收入异读词op多个,其中以D余已采用“统读”办法,消除了异读音,如“较”只读jibo,不…  相似文献   

13.
南宁普通话的谓词,主要是动词和形容词,多从粤方言中来,一般用粤方言的词加上相应的普通话的音形成“南普”的谓词变体——中介谓词.有的中介谓词可与普通话的词相对应,有的在普通话中无对应的词.此外,“南普”的指人名词、量词、叹词和语气词等也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14.
《琼州学院学报》2016,(1):69-76
汉语方言调查中有音"无字"的现象大抵有两种原因造成:一是方言中的某些词语实际上也见于普通话或汉语其他方言,只是这类词语在该方言中的音(义)与其在普通话或者其他方言中的音(义)失去了对应;二是某些词语不见于普通话或其他一些方言,但过去曾被普遍使用。濉溪方言中写不出本字的词语或者是发生了特殊的音变,或者产生了特有的意义,或者保留了古汉语中的词语。方言本字考证需遵循音、义双合的原则,并可用方言间的相互比较加以印证。  相似文献   

15.
孔丽 《理论界》2010,(1):140-141
曲阜方言隶属北方方言区中原官话系统,但曲阜方言比较句与普通话之间有着一定的差异。本文考察曲阜方言比较句的句式,探究曲阜方言比较句的特色,以期对本方言区的人们深刻地了解母方言,以及学习普通话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谷向伟 《殷都学刊》2010,31(1):126-129
通过对比普通话与一些方言,证实从语法上说虚字"了"的确是两个,并以林州方言为例,说明在某些方言里"了"还有特殊的用法,跟普通话并不完全对应.从方言里"了"字的用字,可以看出当前方言语法研究中虚字依音记字、同音替代的现象比较普遍,具有诸多负面影响,为此必须努力做到虚字使用规范化.  相似文献   

17.
经国务院第134次总理办公会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这体现了中央和国务院对推广普通话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这一活动必将会进一步促进推广、普及普通话工作,对我国社会语言生活也将产生重要的积极的影响。为此,我们有必要作大力宣传,让全社会的人对普通话,以及推广、普及普通话工作有个全面的了解。一、关于普通话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通用的语言,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是经过漫长的…  相似文献   

18.
《中文信息》2006,(5):82-83
北方人对南方人的方言不怎么理解.因为北方人说的基本上是普通话.大不了声调不一样而已.就像说英语.有伦敦音、美国音什么的。北方话里有东北音、天津音、京腔、山西音等等。不管怎么都能听懂。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凡韵母的尾音是n或ng的,都称为鼻韵母。它们又分为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两类,前鼻韵母就是韵尾带舌尖鼻音n的韵母,有an、tan、uan、tian、en、in、uen、tin,凡8个。后鼻韵母就是韵尾带舌根鼻音ng的韵母,有aug、tang、"aug、eng、lug、ueng、ong、...  相似文献   

20.
瞿建慧 《云梦学刊》2011,32(1):136-138
湘语部分方言点出现了宕开一精组字与宕开三庄组字韵母合流读合口呼的现象。宕开三庄组字读合口呼是受到江开二庄组字的影响。宕开一精组字读为合口呼的原因是韵母的主要元音[’a]与精组声母舌尖前音[ts tshs]相拼时比较费力,于是产生了一个过渡音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