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亲的账单     
芬兰有个叫彼得的孩子,给母亲写了这样一份账单:“母亲欠独生子彼得如下款项: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把信送往邮局,10芬尼;在花园里帮大人干活,20芬尼;他一直是个好孩子,10芬尼。共计60芬尼。”母亲看到这份账单,无声无语地在旁边放了60芬尼,同时也留下一张账单:“彼得欠母亲如下款项:他在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O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账单     
周宇 《伴侣(A版)》2010,(11):10-10
正小彼得是一个商人的儿子。有时他有空就到他爸爸做生意的商店里去瞧瞧。店里每天都有一些收款和付款的帐单要经办。彼得往往受遣把这些账单送往邮局寄走。他渐渐觉得自己  相似文献   

3.
陈璟 《当代老年》2009,(6):11-11
纽约大都会保险与理财公司(MetLife)新近发表了2009年“美国梦研究报告”,报告说,50%的美国人只有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储蓄。假如失业,他们就只有一个月的工资用来应付各种账单。一个月后找不到工作,就会面临个人财务危机。  相似文献   

4.
西澳大利亚州班伯里敢于铤而走险的发明家彼得·特伦用50万伏电流穿过他的身体,创作出的令人震惊的现代版"思想者"。彼得用一个不锈钢细丝制成的面具保护面部,他的"安全服"是由建筑工  相似文献   

5.
朗迦 《金色年华》2005,(7):10-10
雀巢公司(Nestle)现任CEO彼得·布拉贝克(Reter Brabeck)早在1968年就加入了雀巢公司。这位年轻的奥地利人的第一份工作是出售和交付冰淇淋。每天,他驾驶着冷藏车绕过阿尔卑斯山,将冰淇淋送到超级市场和咖啡店。两年之后,他被派往南美的智利工作。当时,智利先是左派执政,后又发生了血腥的军事政变。在复杂的形势下,布拉贝克设法使雀巢的产业避免了国有化。稍后,他又成为雀巢在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的子公司的主管。  相似文献   

6.
赵海宏 《职业》2011,(9):22-22
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是加拿大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归纳出来的。其具体内容是:"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彼得指出,每一个职工由于在原有职位上工作成绩表现好(胜任),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其后,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至到达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由此导出的彼得推论是,"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职工所占据"。为此,笔者提出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跨越彼得原理的几条对策。  相似文献   

7.
芬兰人“抠门”“较真”,这是许多新闻界同行对芬兰人的共同印象。但芬兰人“抠”得让人敬佩、“较”得让人服气,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8.
据《中国日报》报道:现年59岁的彼得·卡罗尔是英国兰开夏郡威根市的一名货车司机,身高1.9米的他体重高达298公斤,被人称作"肉山"。肥胖给彼得的身体带来了众多疾病。医生向他发出警告,如果再不减肥,那么就应该开始为自已准备葬礼。  相似文献   

9.
娱乐天地     
《老年世界》2011,(1):29-29
初吻的代价 为了防止汽车追尾,彼得在新车后面挂了一个“别吻我”的牌子。可一上路,就被别的车子撞上了,他生气极了,向肇事司机索要500元修理费。  相似文献   

10.
去KTV唱歌,买单时多出了一个128元的果盘,去饭店吃饭,结账时多出一张烟酒单;去饭店或KTV等营业场所消费时,市民常常遭遇"出错账单"。是店家偶然"粗心",还是故设"陷阱"?本刊记者经过一番采访,终于揭露了里面的潜规则。  相似文献   

11.
“我们不想生活在一个‘公正的’社会中,在这个社会里什么也买不到:我们也不想生活在一个’有效率的、富裕的’社会里,这个社会把它的金钱用于道德上受到指责的目的。”——彼得·科斯洛夫斯基  相似文献   

12.
正芬兰税务局于每年11月1日上午8点,准时公布所有公民的年度纳税信息。这在世界范围内是独一无二的。每年的11月1日是芬兰的全民收入公开日,也被戏称为芬兰"全民嫉妒日"。所谓的全民收入公开,就是芬兰税务局根据国民缴纳的税金,将每一个人的应税收入公布。不管是芬兰总统、演员歌手,还是你办公室的上司、邻座同事或是隔壁老王,到了这一天,你都可以  相似文献   

13.
黄耀国 《职业》2012,(4):51
"时刻准备着,当机会来临时你就成功了。"这是美国哈佛大学的校训。是的,我们每个人都将面临很多机遇,但能够把握机遇,具备驾驭机遇的能力,则完全取决于自己。几年前,我在原来的公司工作时,有一个很活泼的小伙子经常给我们公司送邮件或账单,每次的邮件或账单他都极其认真地让公司主管部门负责人签字后  相似文献   

14.
他的名字是彼得。他只不过是一条狗,一条十五个月的猎狗,还只能算是一条稚嫩的小狗,虽然他经历过一次狩猎的季节,学习过怎样在两三年之内(如果他能活那么久的话)当好一条狗。  相似文献   

15.
正初识瑞士人,你感觉他们抠门、小气,但接触久了就会明白:瑞士人的抠门其实是一种节俭本性,这种本性已经深入到他们的骨髓里。32岁的艾玛讲述了她在瑞士的所见所闻——衣食住行见分晓2012年,我在北京一家瑞士投资的医疗器械公司做公关部经理,与驻中国的瑞士经理彼得相恋结婚。婚后不久,彼得被调回瑞士总部,我随彼"  相似文献   

16.
钢都 《金色年华》2005,(7):28-28
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汽车运输公司的司机:“在我的账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着:“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赚很多钱!”店主再次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他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地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位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去谈这种生意去。  相似文献   

17.
芬兰女总统有“男人”无“丈夫”芬兰女总统塔尔娅·哈洛宁去年元月当选之时,芬兰人一时不知如何称呼与他们的女总统塔尔娅·哈洛宁一起生活的男人。这个男人是律师阿拉亚尔维,与芬兰2001年当选的总统哈洛宁未婚同居15载。芬兰人其实并不介意这种关系,但在正式场合和报纸上如何称呼阿拉亚尔维成了问题。总统办  相似文献   

18.
马志国 《女性天地》2014,(11):34-35
一位女孩来信: 我是一个23岁的女孩,现在非常苦恼!我交了一个男朋友,外地人。小时候他母亲病故,所以他很早就出来打工。我们在一起两年了,我很爱他,他也很喜欢我。他是我的初恋,所以我格外在乎他。可是在我心中一直有个解不开的结。  相似文献   

19.
《伴侣(A版)》2013,(10):48-48
父亲去世后,11岁的彼得·林奇不得不在上学之余去打工,以贴补家里的开销。他在高尔夫球场谋得了一份捡球的差事。其他球童看到林奇长得瘦弱,都有意欺负他,让他专为那些球技差的球手服务,但林奇总是毫无怨言地接受,大汗淋漓地满场奔跑去拾球。  相似文献   

20.
士曾 《现代交际》2005,(10):52-52
写作用什么?用笔;用心。前者是纪实的陈述,后者是抒情的点染。另一个答复是用电脑,那是科技发展驱使笔的进化。可是,却有人仿佛是用舌尖写作,读他写的书,你的味觉细胞全被激活,如同无数头嗜血的猛兽一般狂躁不安。这人就是彼得·梅尔。他的《吃懂法兰西》,唆使法式大餐美味与你的味蕾频频幽会。在《一年好时光》里,他又勾引你接受波尔多红酒的调情。要是彼得·梅尔拥有中国户籍,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