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卞之琳“信似译”三原则翻译伦理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卞之琳“信似译”三原则中蕴含的翻译伦理一直被国内翻译界忽视.卞之琳提出“信”是为了破除“信达雅”对译者的桎梏以及强调译文需要对原作忠实;提出“译”的目的是破除“直译”“意译”的无谓争论和批判译界为追求译文的美感而对原文内容不忠的不当译风;提出“似”一方面是因为在文学翻译中无法做到译文与原文完全对等,另一方面是因为译文必须满足译入语文化规范的要求.“信”和“译”折射的都是翻译的再现伦理,“似”折射的是翻译的规范伦理,“以似致信”是卞之琳融合2种翻译伦理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卞之琳的翻译思想是对“信、达、雅”“形似、神似”“直译、意译”的继承和扬弃,在过去50余年内一直为国内学者们研究。该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末为第一阶段,以“信”“似”“译”翻译三原则研究和卞译莎剧(主要是卞译《哈姆雷特》)研究为特色;20世纪90年代为第二阶段,以拓展第一阶段研究内容为特点;21世纪以来的研究为国内卞氏译论研究的第三阶段,最具新意的是卞之琳中文诗歌的英文自译研究和卞之琳诗歌翻译与诗歌创作的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3.
对卞之琳译《哈姆雷特》片断进行赏析:其译文的直译与意译交替使用,恰到好处;格式与节奏,力求原汁原味;形似与神似巧妙结合。  相似文献   

4.
从哲学的角度来阐述翻译里的九对重要且又相互矛盾的关系———可译与不可译、艺术与科学、内容与形式、原文与译文、作者读者与译者、理解与表达、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形似神似与化境等。通过讨论进一步说明没有矛盾就没有翻译,翻译的结果是译事范畴中诸多矛盾的对立统一,从而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翻译的相对性与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简·奥斯汀的名著《爱玛》的两个中译本部分章节的对比分析,讨论了两译成败得失的原因,说明偏重“形似”的直译方法的不可取,而只有注重“神似”的意译方法才是接近利达到翻译标准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6.
从哲学中对立统一关系的角度,阐述了翻译中可译与不可译、艺术与科学、内容与形式、原文与译文、理解与表达、直译与意译、形似与神似7对重要且又相互矛盾的关系,认为在翻译实践中,没有矛盾就没有翻译,翻译之结果是译事范畴中诸多矛盾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7.
从哲学中对立统一关系的角度 ,阐述了翻译中可译与不可译、艺术与科学、内容与形式、原文与译文、理解与表达、直译与意译、形似与神似 7对重要且又相互矛盾的关系 ,认为在翻译实践中 ,没有矛盾就没有翻译 ,翻译之结果是译事范畴中诸多矛盾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8.
评述了翻译界关于翻译标准、直译和意译、形似和神似、风格转译、可译性限度等不同观点。认为翻译理论应以我国的翻译实践为基点,以东西各国的翻译理论为借鉴,以辩证法为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著名翻译家卞之琳的翻译思想是中国翻译界的研究热点之一.现有研究呈现四种范式,即卞之琳英诗汉译研究,卞译《哈姆雷特》研究,卞之琳汉语新诗英译研究以及卞之琳的翻译与其汉语新诗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现有研究中也存在部分研究者的研究重复,一些研究论据不足,结论牵强,研究者尚未就卞之琳“信似译”三原则当中的“似”原则和“译”原则的所指达成共识等缺陷.新语境下的卞之琳翻译思想研究不仅要解决上述问题,还可以从翻译伦理的视角开展.  相似文献   

10.
关联理论从心理学角度为传统译论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对"信、达、切"的翻译原则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它为人类在交际过程中认知和理解事物规律,为译者正确解读原文、准确传达原作意图指明了方向。在翻译策略选择上,译者应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原文、译者与译文之间的关联,使译作和原作达到最大限度的逼真。关联理论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它过分强调对动态语境的认知,而忽视对静态语境因素的分析。这样不利于形成最佳关联,也影响语境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1.
翻译家也是创造者 ,必须要直接参与诗的再创造。因而诗的翻译 ,要求译者用另一种语言 ,再创造出和原作尽量相似的作品。即便不能相等 ,也就有尽量相似、尽量吻合的艺术感染力。当然 ,这种再创造是有限度的。译诗有“神似”和“形似”之说 ,“形”和“神”是应当紧密结合而不能分割的 ,既要“神似” ,也要“形似”  相似文献   

12.
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经典童话作品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辞藻丰丽,画面唯美,得到多种艺术化的阐释.上世纪初以来,不少知名中国学者将其翻译为汉语,其中最为著名的巴金译本和林徽因译本在译词句段和其艺术意境方面体现了不同程度的形似与神似,前者紧扣词句段,实现了语言上的形似,但缺乏唯美的艺术气质;后者在实现总体形似的基础上,设想当时语境,使用了文言词,增加了少量的词句段,改变某些句式,似乎偏离源文本的某些面貌,却达到了与原作最大的神似;究其成因,译者自身创作的艺术风格,翻译活动的背景和动机,以及翻译所采取的策略这些要素与译文的效果息息相关,同时林译本证明形似和神似可以兼顾.  相似文献   

13.
从译者角度谈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一方面担任原作读者;另一方面担任译本的创造者的角色。身兼双重身份的译者在翻译时必定会受到其语言功底、价值观、翻译观等的影响,从而引起创造性叛逆。但这种创造性叛逆不能背离原作的精神风貌,损害原作的艺术价值,而应以译作与原作效果对等为前提,使译作神似于原作。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翻译理论,追溯起来,可算是源远流长的了。汉末以来的一千七百多年间,翻译理论的发展以其自身显现的历史阶段而言,当可分为三大时期:汉唐以来,主要在佛经翻译方面。译经大师各有主张,直译派、意译派、融和派也有不少论述。各种观点在当时已见大端,译论里也见有“信、达、雅”等字。但总的说来,是“开而弗达”,没有形成一种能笼罩当世的观点。近代和“五四”时期,与前一阶段相比,其显著不同之处,是出现了以严复的“译事三难”“信、达、雅”为标志的中心理论。于是,直译与意译的问题即可以信而不达和达而不信来说明(这里我想顺便提及的是,翻译界的论战也往  相似文献   

15.
卞之琳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他立足忠实,辨证地吸取传统的翻译理论,从文学翻译的角度提出了"信""似""译"的翻译思想.他指出翻译就是"译",不该是"创作";翻译不仅要忠于内容,而且要忠于形式;但是,绝对的、百分之百的忠实是不可能的,文学翻译的艺术性所在,不是做到和原作相等,而是做到在本国语言里相当于原作.他的诗歌翻译很好地实践了他的翻译思想,忠实再现了原作的风姿与神韵.  相似文献   

16.
从文化构建的视角看文学翻译中的共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列费维尔和巴斯奈特合作出版的《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一书中,巴斯奈特引入一个令人振奋的新概念———共谋(collusion)。对苏珊.巴斯内特所提出的这一概念有必要作进一步探讨。“共谋”实际上是翻译研究实现文化转向的一种可行的翻译策略,它体现了传统意义上直译和意译、异化和归化的和谐统一;体现了翻译内外研究的高度结合。译者与原作者和译入语读者就原作、原语言、原语文化和译作、译入语及译语文化的共谋使得原作和译作、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共生、共荣。小而言之,共谋可以达到对原作和原语文化的推广传播,并实现对译入语文化的滋养和丰富。大而言之,这种共谋可以对译入语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建构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红楼梦》中数字成语的考察基础上,较为深入地分析、比较了杨、霍英译本中数字成语的翻译译例。分析发现,杨、霍译本中对数字成语主要采取意译法和直译法,直译法译例中还可分为完全直译和部分直译等。对数字成语的翻译方法的考察从另一角度佐证了两位译者的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的使用倾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贯穿我国翻译史的直译意译之争的回顾 ,论述了直译意译之争其实并无多大的理论价值 ;从而大胆地提出了“质译”与“艺译”这一新型翻译准则的概念 ,以求用全新的理论视角就内容和形式两大方面去重新规范我们的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9.
翻译中矛盾丛生,其中有忠于作者与忠于读者的矛盾,克己意识与创造意识的矛盾,作者风格与译者风格的矛盾,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矛盾,洋味与洋腔的矛盾,神似与形似的矛盾,异化与归化的矛盾,直译与意译的矛盾等。处理好矛盾双方的关系,坚持唯物辩证法,遵循对立统一原则,树立辩证的翻译观,做到二者统筹兼顾,找到双方都可接受的最佳融汇点,把握住翻译的分寸或度。  相似文献   

20.
自 19世纪末严复提出“信、达、雅”以来 ,围绕翻译标准的讨论已经持续了百年。这期间不断有学者发表自己对翻译标准的见解。有的提出“忠实、通顺、优美” ,有的倡导“正确、通顺、易懂”。凡此种种标准 ,与“信、达、雅”相比较都是大同小异 ,而且大都有此三条标准。因此 ,翻译的标准势必受制于话语体裁、翻译目的、译者个人风格等多方面的因素。然而 ,从事翻译的人常把字面靠近原文 ,意思不一定对等的翻译归为直译 (或死译 ) ,把着眼于原文意思或内容 ,字面脱离原文的翻译归为意译 (或活译 ) ,翻译过程仍然不十分全面。因此 ,在翻译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