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梅德韦杰夫在成为俄罗斯总统后,十分重视发展与亚太地区国家的关系,并多次强调面向亚太地区的外交是俄罗斯对外政策的优先方向之一。朝鲜半岛在梅德韦杰夫政府的整个亚太战略中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是其整个亚太战略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梅德韦杰夫自2008年5月成为俄罗斯总统以来,其半岛政策在很大程度继承了普京政府时期俄半岛政策的实用主义方针,即在维护半岛局势总体稳定的同时争取在朝鲜半岛问题上提高俄罗斯的话语权。但面对朝鲜半岛不断变化的复杂形势,梅德韦杰夫政府的半岛政策也在体现出与普京时期不同的地方。从总体上看,加强经济合作成为了梅德韦杰夫政府对朝鲜半岛政策的主要调整点,而扩大能源合作则成为梅德韦杰夫政府朝鲜半岛政策的主要亮点。  相似文献   

2.
2007年12月初,统一俄罗斯党在俄国家杜马换届选举中取得完全胜利,随后,该党和其他3个党派联合推出的总统候选人梅德韦杰夫获得普京总统的"完全支持"。至此,外界猜测已久的"普京后时代"俄罗斯政治图景渐渐清晰:梅德韦杰夫当选总统后,将邀请普京出任总理,而统一俄罗斯党则将与"梅普组合"一起,推动俄罗斯继续沿"普京路线"向前走。  相似文献   

3.
2007年12月17日,统一俄罗斯党代表大会正式提名梅德韦杰夫为总统候选人。普京总统称梅德韦杰夫是个极为诚实和正派的人,并以个人名义提名他为总统候选人。于是,作为一个新普京,梅德韦杰夫开始轰轰烈烈地踏上了竞选总统之路。  相似文献   

4.
高峰 《金陵瞭望》2008,(8):19-20
“季玛,别坐得那么远,离我再近些。”在一个媒体见面会上,俄罗斯总统普京高声召唤着远处的一个人。这个被普京以昵称称呼的人,就是被普京总统“钦定”为“接班人”的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3月2日,梅德韦杰夫一举拿下总统大选中的70.28%选票。从此,克里姆林宫的新主人名叫——梅德韦杰夫。  相似文献   

5.
田野 《21世纪》2010,(11):21-22
历经叶利钦、普京、梅德韦杰夫三朝不倒,任莫斯科市长长达18年的俄罗斯政坛“三号人物”卢日科夫突然被解职  相似文献   

6.
《21世纪》2012,(4):73-75
莫斯科时间3月4日晚,超过10万名普京的支持者在莫斯科克林姆林宫旁的马涅什广场集会,庆祝普京获胜。普京和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出席了集会并发表讲话。当时,一向以“硬汉”形象著称的普京眼含热泪地说:“感谢那些祝福‘伟大俄罗斯’的人们!我想问你们,我们会胜利吗?……我们胜利了!……我们赢得公正、诚实!……谢谢你们!”  相似文献   

7.
当1999年12月31日普京被任命为俄罗斯代总统时,他接手的是一个还在因原苏联解体而惊魂未定的国家:国家资产快速私有化及1998年8月爆发的金融危机致使经济陷入窘境,车臣发生少数民族骚乱和战争,俄罗斯超级大国地位正在失去。在接下来的7年时间里,普京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国家改革,目的就是要将俄罗斯重新打造成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角色。梅德韦杰夫被选举为新总统意味着他的任期将会是他的前任及老师所制定政策的继续,而老师还留任总理。  相似文献   

8.
这次的世界经济危机很可能在未来一两年内对许多国家的政治产生深远影响,但美国总统奥巴马肯定不会因此而提早离任。这种提前离任的情况同样不会发生在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俄罗斯总理普京身上。事实上,他们所经营的双元首领导体制是俄罗斯国内一直有争议的话题,它使俄罗斯上层精英群体感到越来越焦虑。  相似文献   

9.
刘彦顺 《源流》2011,(1):14-15
2010年5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向波兰承诺说,俄罗斯准备解密卡廷事件的秘密文件,以促进两国关系的改善。当时梅德韦杰夫向时任波兰代总统的科摩罗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以来,"普京新保守主义"日益成为与俄罗斯命运攸关的关键词。在俄罗斯新保守主义复兴与发展的潮流中,在衰败的俄罗斯成长为崛起的俄罗斯的道路上,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普京新保守主义。普京新保守主义实质上是俄罗斯重新崛起的强国理念,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政治上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主义;经济上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和灵活的、目的明确的保护主义;社会文化上实行反西方主义和恢复传统主义。普京新保守主义的战略目标是俄罗斯的重新崛起,建立一个以俄罗斯为核心的欧亚联盟,谋求与西方世界平等对话,成为未来多极世界格局中的重要一极。但是,2014年以来不断升级的乌克兰危机和美欧对俄罗斯的联合制裁表明,俄罗斯陷入冷战后最激烈的地缘政治冲突,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普京新保守主义面临严峻的外部挑战。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6月22日~24日访问美国。这是梅德韦杰夫总统对美国的首次国事访问,也是俄调整外交政策之后领导人首次访美,因而格外引人注目。俄总统这次美国之行是在俄美关系近来出现回  相似文献   

12.
奥巴马、梅德韦杰夫、卡梅伦……这些国家领导们都拥有了自己的微博,并且还互相添加关注,成为对方“粉丝”。目前。全世界已有6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开通了微博,“微博外交”已经成为了国际政坛一道独特的风景。  相似文献   

13.
以普京担任俄罗斯国家总统为背景,浅析普京时期俄罗斯在中亚及里海区域的能源外交活动。中亚里海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成为美国、欧盟及俄罗斯争相夺取的"心脏地带"。中亚里海沿岸主要国家历史上隶属于前苏联,虽然苏联解体后各国出现"去俄罗斯化"倾向,但普京执政后为了巩固独联体的团结与发展,在这一地区开展了一系列能源外交活动,既满足了自己的能源需求,又促进了中亚里海沿岸国家的能源开发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少年》2007,(4)
俄罗斯总统普京,小小年纪时就有了鲜明的是非感,在他心里,决不原谅欺负弱小的人。一年夏天,普京的小学老师维拉一家到南方去度假,在普京爸妈的请求下,他们也带上了小普京。  相似文献   

15.
我们所作的一切就是要恢复国家的体面和尊严,结束俄罗斯这种溃败的局面。──普京他有很好的机会可以像罗斯福拯救美国那样拯救俄罗斯。 如果他能做到一点,那么他将成为俄罗斯历史上伟大的总统。 ──索布恰克  相似文献   

16.
从间谍起家的政坛“黑马” 普京1952年10月7日出生在列宁格勒,1975年毕业于前苏联国立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今年47岁,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普京大学毕业后,始了长达15年的克格勃生涯。他常驻德国从事情报工作,能讲一口流利的德语,长期的间谍生活使他成为一个小心谨慎、沉默寡言的人。俄罗斯媒介报道说,他很少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偶尔露面也不拘言笑,是个糟糕的演说家。普京以上校军衔从克格勃退役,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他开始涉足政坛。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对普京就俄罗斯与北约关系的政策构想做一详细剖析。认为普京上台以来俄对北约东扩的抵制在很大程度上只具有象征性 ,并分析了俄此举的原因 ;普京表示俄应加入北约则是一个重大策略 ,文中对普京此举的意图及其策略性的缘由予以了分析 ,认为普京关注的是表示加入北约所能带来的实际利益 ,对于加入北约本身则并未抱太大希望 ,普京的口头表示也决不会发展为任何实质性加入北约的行动。  相似文献   

18.
普京其人     
对左翼自由主义者来说,普京是一个未来的独裁者;而对右翼自由主义者来说,虽然普京并非在民主花园里长大成人,但他是领导俄罗斯进行系统改革的恰当人选。作者认为,目前在俄罗斯出现了进行协调一致的改革的历史机会,不抓住这个机会将犯重大错误。  相似文献   

19.
放眼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时代潮流,面对后金融危机时期即将到来的现实机遇,梅德韦杰夫总统首次明确提出俄罗斯国家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其主旨就是要经过长期努力,使俄罗斯在全新的现代化的基础上成为世界强国;而在俄罗斯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的起点上,需要充实和深化中俄两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求到21世纪中期共同达到理想境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10年9月28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访华时表示愿意"并肩携手,开拓进取,努力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高到新的水平"。为此,大力加强两国的务实合作,尤其是俄罗斯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的跨国战略对接,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总统与作家     
普京总统多次想拜访索尔仁尼琴却被婉拒,等到被恩准时,普京在他面前谦恭得像个小学生,好像总统先生是索氏而不是普京。这样的总统,这样的作家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