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心就好     
我是一个游泳高手,我们村里和我同龄的人没有一个人游泳的本领比我高的,甚至比我大好几岁的人也不是我的对手。立浮、仰浮、狗刨……我都会,游泳时,同伴都叫我“小泥鳅”。  相似文献   

2.
我的好朋友既不是身边的人,也不是宠物,而是一个字——“诚”,你一定意想不到吧!  相似文献   

3.
小钱大快乐     
裘山山 《社区》2011,(23):60-61
我一直以为,一个人花钱的气度并不和挣钱的多少成正比。所谓“能挣也能花”的是少数。多数情况是不能挣但能花。能挣却舍不得花。比如我,虽说不是富婆,但比起身边几个朋友来,算是收入高的,可我在花钱上的气度比她们小多了。我若是哪天买了件比较贵的衣服,  相似文献   

4.
钱国宏 《社区》2011,(3):56-56
因公去过德国三次。若问起我对德国的深刻印象,不是“罗曼蒂克大道”、“童话大道”,也不是风华绝世的国际大都会、神秘的阿尔卑斯林区和无所不在的啤酒,而是德国人刻意追求的那种“慢生活”。  相似文献   

5.
王涛 《中国农村》2007,(11):43-43
读书人必定读书,读书的人却不一定能称为“读书人”。这话不是我的发明,但我深有同感深信其理,而且觉得有再说一说之必要。 我曾经打过一个比方,好比职业足球与业余足球的关系。后来想想不妥。职业足球有明星与球员之分,职业读书人也有教师与教育大师、码字匠与文学大师之别。那么,以读书、写书(或教书)为职业的人中的佼佼者,便可以称为“读书人”了?好像也不妥。  相似文献   

6.
浅谈交际中的言后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用学一般比较注重对“言外行为”的研究,对于“言后行为”的讨论相对甚少,对其定义的界定也存在着偏差。“言后行为”并不是一个界限清晰的行为,而是一个过程。由话语到影响效果,最后到达“言后行为”的完整的发生过程。“言后行为”并不是说话人个人的行为,而是一个由“言内行为”触发,并由说话人、听话人共同参与且最终完成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7.
《今日南国》2010,(16):44-45
“退休”理由一:回家,享受生活的美好 林娜说自己“退休”那天,觉得阳光特别灿烂,“走出气派的办公楼,一出大门,我就做了三次深呼吸:解放了!”林娜30岁就做到外企总会计师的位置,可正是由于这种“高”职,让林娜觉得“冷”——薪水固然可观,压力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个机器,在连轴转。  相似文献   

8.
《女人世界》2005,(10):20-23
“小时候我就不是一个满足现状的人,我喜欢做跟别人不一样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情感吧     
《女人世界》2006,(8):74-75
为什么当初我爱的人不是你 为什么当初我爱的人不是你?南溪在我耳边流泪。南溪是知道我对她一直的爱,也认为只有我是永远不会伤害她,可是她不知道,爱上一个人的同时,总是以伤害另一个人为代价的,就像南溪的男朋友爱上了另外一个女人,伤害了南溪,我爱上南溪,不是也伤害了小衣,  相似文献   

10.
在英语学习上,可以说我既没有受教于多少“洋”教员,也从未喝过“洋”墨水。中国学英语的人千千万万,究竟有多少人能喝“洋”墨水,在“洋”环境里泡出来呢?难道大多数人不是都像我这样土生土长,靠自己奋斗吗?如果说我还有所成就,可能更多的是得益于自学。  相似文献   

11.
语文并不是那一本薄薄的“课标”,也不是一篇一篇的课文,更不是一个个抽象的理念。其实,她就在你、我的心中!  相似文献   

12.
李晓被班主任高老师叫到了办公室。高老师把试卷摆在李晓面前,用手指了指卷面的分值。“这不算什么啊,高老师。”李晓说,“真的,算不了什么。”“为什么?”高老师对李晓的回答感到有些奇怪。“甲班张三的零比我的零还大。”李晓边说边用手比划了起来,“他的是大零分,我的只是一  相似文献   

13.
张鸣 《市民》2007,(5):4-4
在中国,“编”对一个人太重要了。有了“编”就可以衣食无忧了。正是由于这样一种现象,从而导致了另一种现象:超编。超编不是什么新鲜的名词,某某单位超编也是司空见惯的。今天我就说说我们单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刘琼昵 《新天地》2011,(12):240-241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美国未来学家阿布文.托夫勒也曾说过:“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可见,学会学习是每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进行课程改革,新学习方式核心就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15.
从一个卖鞋郎到新一代“偶像剧之王”.这中间的曲折很少有人体会。而我现在正努力地为奔跑的人生找个出口,我希望将来有人评价我时,会说:“这个人不是偶像明星,而是演员。”  相似文献   

16.
我感到痛苦     
我不是作为塞萨尔·巴列霍而感到这么痛苦。我不是作为艺术家、作为人和一个简单的活人而感到痛苦。我不是作为天主教徒、伊斯兰教徒和无神论者而感到痛苦。今天,我就是觉得痛苦。即使我不是艺术家,也一样感到痛苦。即使我不是天主教徒、无神论者和伊斯兰教徒,我也会感到痛苦。今天,我从内心深处感到痛苦。今天,我就是感到痛苦。  相似文献   

17.
一我决定向你们报告一下我自己在科学的哲学力面的工作;从1919年秋天起,那时候我鈷研的问題是,“一个学說怎样才可以看做是科学的?”或者说,“一个学说的科学特点或者地位有沒有标准可寻?”当时我感到麻煩的既不是一个学说怎样是真的問題,也不是一个学說怎样才能为人接受的問題。我的問題和这些都不同。我想  相似文献   

18.
买票     
一个人去看电影。他买了票后,走进电影院,可是过了一会儿,又走出来买了一张票,再走进电影院。又过了一分钟,这个人再次走向售票口,又买了一张票。这次售票员就问他了:“你不是已经买了票了吗?干吗还要买啊?”那人很生气地说:“我怎么知道!每次我一走进电影院,就有一个人把我的票撕掉。”  相似文献   

19.
微博绑匪     
马伯庸 《21世纪》2012,(8):80-80
我有一个朋友,她本来是个亲切和善的人,说话慢条斯理。可最近一年多来,她整个人变了,变得很焦躁,说话急吼吼的,一点耐心也没有。我问她到底遭遇了什么天灾人祸,她长叹一声,把手机一晃:“还不是因为它。”“乔布斯?”“什么呀!我是说微博!”  相似文献   

20.
我的住处离云龙湖很近,不需出门,站在窗前就能欣赏到湖光山色的美景。都说水能养人,我就给我的书房起了个斋号-“望湖轩”,还请一位朋友刻了一块方印章,作画题款时总会带上这三个字。其实我很少在家画画,我的画室在另外一处住地.离云龙湖也很近,只是看不到真切的湖水。“望湖轩”是一个斋号,没什么特殊含义。甚至这湖能不能“望见”,也不是那么重要,正如很多事情看到了未必就是存在,而禾见之物却可能长存于心。我想看画的人,不会探究你的作品是在哪里画的.他们关注的是画的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