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浅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国传统文化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军 《船山学刊》2009,(2):210-213
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提供了丰厚的思想文化资源。考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组成部分,都肇始于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在新的历史时期,注入了鲜活的时代内容,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文化特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同时坚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认真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2.
全面认识、科学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于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和民主精华.对我们民族的文化品格、精神道德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甚至腐朽的成分,也对社会的发展起严重阻碍作用.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要求,以全面、辩证的态度区分精华与糟粕,去芜存菁,汲取民族传统文化中合理的、优秀的成分,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深厚的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3.
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科学梳理、现代诠释和必要改造。要在批判中继承 ,在继承中发扬 ,在发扬中创新 ,在创新中获得新生 ,找到传统与现代接轨的契合点 ,使之获得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的具体形态 ,为我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营养。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积极地、科学地、创造性地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西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无处不在,但也包含着与时代、与科学精神不相容的糟粕.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必须采取"扬弃"的态度."扬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看待和处理历史传统问题的基本准则.我们实践江总书记关于做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的要求,就要大力发展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就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对文化糟粕予以摒弃.我们必须以创新精神,大胆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敢于大胆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和地区的文明成果,不断创新,西藏传统文化才能与时代一起发展、进步、提高.必须发展现代教育、现代科技、现代传媒,大力培养一代文化新人.  相似文献   

5.
发展中国先进文化 ,与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发展先进文化 ,必须重视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建设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重视和发展科学、教育、文艺、新闻出版等文化事业 ,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吸取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 ,坚持文化的创新建设 ,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是我国思想文化建设领域的重要课题。在社会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以及意识形态建设不断加强的新形势下,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关系自觉意识。在社会思想文化建设中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必须走出传统与现代、激进与保守的对立局面。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而言必须在把马克思主义转化成为人民群众自觉追求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而又超越传统文化,进而引导人们投身于发展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而言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更新自身发展,进而成为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7.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精神血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思想沃土、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之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要以科学态度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科学方法,坚定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正确导向,不断激活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让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永恒魅力,以助力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唯物辩证法方法论研究、分析中外文化,吸收、传承、弘扬中外文化的精华,剔除中外文化的糟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同政治体制改革联系起来。政治体制改革的本质就是让人民真正当家做主。  相似文献   

9.
《东岳论丛》2017,(4):11-21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进一步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要重视文化建设、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怎样进行文化建设系列问题。关于为什么要重视文化建设,他强调,中华文化发展繁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条件和支撑,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前进的必然要求。关于建设什么样的文化,他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于怎样进行文化建设,他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具体包括七个方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坚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两手抓;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以我为主、择善而从的原则,正确学习借鉴别国别民族的文化。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实际正确、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贯穿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的一根红线。  相似文献   

10.
如何看待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唯有理性地批判中外传统文化中的糟粕,继承和弘扬古今中外文化中的精华,尤其是科学理性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孝思想等人伦道德观念,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精神,方能建构社会主义的新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11.
何丽君 《学术探索》2007,1(6):38-44
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专制是一个无法逾越的意识形态堡垒。它对于我们思考当今的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意义和批判警世价值。在现代政治改革的实践中,我们要以科学的精神和求实的态度认真剔除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封建性糟粕,吸收其精华,科学地对待外来政治文化遗产,对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有价值、合理的成分应大胆地借鉴和利用,对封建主义和专制主义的内容应予以深刻的检讨和批判,努力培育出适应现代民主政治需要的社会主义先进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2.
桂玉 《河南社会科学》2001,9(6):125-127
从文化方面看,加入WTO有助于吸收和借鉴其他成员国现代市场经济文化的精华,有助于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文化价值道德观,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创新中走向世界。但加入WTO之后,各种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相互渗透,影响着我国文化建设与发展。因此,我们要警惕西方文化的渗透,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加强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加强“三观”教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3.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文化.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意识、精神风貌和心理品格。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在传扬红色文化之时,应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基本视界,把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作为出发点、立足点和落脚点,把打造中国精神和重塑中国梦作为集中指向,构建起一个全景式的红色文化发展坐标系。  相似文献   

14.
先进文化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基于对先进文化战略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我们党提出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在新的历史时期,提高发展先进文化的能力,根本的是提高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同时应着重从五个方面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大业的精神力量,也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任务,发展科学精神、加强社会风气建设、继承传统文化,建设这会主义新文化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刘红英 《云梦学刊》2010,31(6):49-52
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普及化和通俗化。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不断地通过弘扬传统文化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前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主要有:传统文化进课堂、进社会实践、进社区和新农村、进媒体等。  相似文献   

17.
党史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坚持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信念和集体主义的核心价值原则,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意识形态内涵。大力弘扬党史文化,发挥资政育人功能,构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文化形态,对加强意识形态整合,巩固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政治认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党史文化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丰富的内涵.这一理论体系无论是在根本指导思想上,还是在最终目标上,亦或是在方针政策上,都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不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而且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