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湖南省文化厅、长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永州市文化局、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主办,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湖南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经过1个多月的精心策划和组织,于4月9日至10日在湖南省森林植物园隆重举办。本次展览的主题为"春天的记忆",由启  相似文献   

2.
<正>最美人间四月天。湖南森林植物园里樱花浪漫、牡丹斗艳、郁金吐芳,满眼姹紫嫣红。天际阁人声鼎沸,湖南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在这里鸣锣开场,绵绵细雨没有阻止人们参观的脚步,反而更勾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悠远思索。身着瑶族盛装的欧阳红艳格外引人注目。她与同伴饱含激情地向人们展示了古老  相似文献   

3.
荷洁 《民族论坛》2011,(5):14-18
最美人间四月天。湖南森林植物园里樱花浪漫、牡丹斗艳、郁金吐芳,满眼姹紫嫣红。天际阁人声鼎沸,湖南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在这里鸣锣开场,绵绵细雨没有阻止人们参观的脚步,反而更勾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悠远思索。身着瑶族盛装的欧阳红艳格外引人注目。她与同伴饱含激情地向人们展示了古老  相似文献   

4.
<正>湖南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在绵绵细雨中落下帷幕。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概况如何?近年来取得了那些成果?未来有什么规划?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湖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孟庆善。《民族论坛》:感谢您与我们一同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一个对普通民众尚且新鲜的概念。请先给我们介绍一下湖南非物质文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两岸文化交流,促进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继2009年首届“守望精神家园——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在台湾成功举办之后,由中华文化联谊会、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台湾财团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会共同主办,湖南省文化厅承办,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湖南省博物馆具体实施的第二届“守望精神家园——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文化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世纪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卓有成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表现在:积极参与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步骤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展开;采取多种形式,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搞好文化遗产日活动;全面、扎实地推进普查工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四级名录体系,认定和保护代表性传承人;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有效地进行生产性保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的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至关重要的,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就是延续民族的灵魂血脉。本文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样本,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并最终致力于湘西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的提高,这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湘西州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至关重要的,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就是延续民族的灵魂血脉。本文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样本,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并最终致力于湘西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的提高,这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湘西州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作为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文化多样性的集中体现。保护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守护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精神家园,也是对少数民族人权的维护。本文以中国现行法律制度建设为视角,从立法、行政、司法各环节总结概括出中国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个主要特色做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行法律制度中具有相对独立地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立法先行,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较早地受到法律保护;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行特别政策措施,使其得到比以往更有效的保护;勇开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法救济先河,使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从应有权利、法定权利成为现实权利。  相似文献   

10.
吴迪 《中国民族》2014,(1):F0003-F0003
正2013年12月23日上午,由国家民委、文化部主办,民族文化宫承办的"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活动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幕。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览,20个参展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人员参加开幕式。目前,中国共有38项"非遗"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少数民族项目有14项;1219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中,少数民族项目有433项;1986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少数民族有524名。此次展览涉及已公布的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少数民族项目433项,与项目相关的20个省、市、自治区参展。展览设"剪刻绘画"、"文学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东亚经验”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志永 《民族学刊》2011,2(5):89-90
2011年7月16日至7月18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东亚经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绵阳召开,会议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西南研究中心、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共同主办,韩国亚细亚民族造型学会、日本亚细亚民族造型学会协办。  相似文献   

12.
荷洁 《民族论坛》2011,(5):10-13
湖南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在绵绵细雨中落下帷幕。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概况如何?近年来取得了那些成果?未来有什么规划?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湖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孟庆善。《民族论坛》:感谢您与我们一同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一个对普通民众尚且新鲜的概念。请先给我们介绍一下湖南非物质文  相似文献   

13.
陈丽 《民族论坛》2013,(6):52-54
正黄梅调、花鼓戏一起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徽派建筑与土家吊脚楼相映成趣,湘绣、汉绣与景德镇瓷器各领风骚,剪纸与年画雅俗共赏,傩面与漆器传递着古老的信息……5月23日-6月2日,由湖南、江西、湖北、安徽四省文化厅联合主办、四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湖北美术馆承办的"第一届湘赣鄂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以四省众多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代表性传承人现场演绎,首次共同向人们奉献了同处北纬30度线,山水相依、地域相近、人缘相亲、文脉相同的湘赣鄂皖四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盛宴,吸引了众多市民关注。  相似文献   

14.
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业化运作合理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就是要对不同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具体情况具体对待.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准公共品的性质,以及准公共品的多种提供方式,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产业化角度)分为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可经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产业化运作模式进行保护,就是要推进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向社会化、保护主体多元化,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产出效益化.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加强和旅游业的大发展,呼伦贝尔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开发已初见成效;受历史文化、自然条件和地理地域等方面影响,呼伦贝尔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存在着理论研究不足、政策法规不健全、传承后继乏人以及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等问题;考察分析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发展的症结因素策,以期更好地促进呼伦贝尔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开展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普查,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选定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建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日,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等,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上,实施了理论与实践的突破创新。  相似文献   

17.
<正>为加强两岸文化交流,促进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继2009年首届"守望精神家园——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在台湾成功举办之后,由中华文化联谊会、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台湾财团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会共同主办,湖南省文化厅承办,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相似文献   

18.
<正>2012年2月10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座谈会在京召开,本次会议由文化部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巡视员屈盛瑞、副司长马盛德、王福州出席了会议。刘魁立、周小璞、赵之硕、徐艺乙、诸国本、王海霞、刘托、邱春林等专家学者及非遗传承人代表与会并发言。  相似文献   

19.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共识。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在现有法律保护基础上,借鉴国内先进地区保护经验,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准则,建立传承人及相关权利人补偿机制,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物保护、知识产权创新保护等机制,形成高效的法律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丰富性决定了其保护方式应当是多样化的。目前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式是各级地方政府先进行申报,再由文化主管部门进行审查来确定传承人资格。本文以湘西地区的田野调查为个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方式进行探讨,认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定中普查备案制优于申报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