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开放式创新已成为企业家和学者关注的焦点。然而,对于中国企业如何实施开放式创新研究较少。基于开放式创新最新研究成果,对中控集团开放式创新实施过程进行了纵向剖析。研究表明,开放式创新实施首先开始于组织结构调整和一定的组织制度保障;实施过程往往结合试点项目进行;企业外部网络建设充分借助了公司高层和内部员工个人社会网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情境下,政府在开放式创新实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企业科研体系调整和外部网络建设至关重要。中国企业应充分协调市场和政府两种力量,从而顺利实施开放式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2.
开放环境下技术创新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经常在获取外部知识资源和保护核心知识不为竞争对手所得之间陷入两难,而保护核心知识与推广主导标准也使企业陷入一种典型的创新悖论之中,这在知识密集型企业中尤其典型。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于企业自身采取怎样的技术创新组织方式才是最有效率的问题却鲜有涉及。对美国制药产业的分析发现,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是从整合性封闭创新模式向模块性开放创新模式螺旋式演进的,而模块性开放创新模式可以有效地利用各种外部知识资源、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效率、降低研发成本,促使企业在与外部知识机构进行良好合作的同时,规避潜在创新风险,有效解决创新悖论。  相似文献   

3.
Chesbrough提出的开放式创新为企业的创新管理与组织构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模式,而相关的研究主要基于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 View),强调组织要利用组织内外静态的资源来构建核心能力,提高创新绩效.在资源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尝试在动态能力的视角下,从位势、过程和路径三个维度来分析开放式创新理论,以寻求组织在动荡变化的环境中通过开放式创新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作为新苏南模式县(市)域经济发展的典型代表,昆山近年来站在了全国百强县(市)的标杆位置。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昆山面临自主创新、转型升级的严峻课题。依靠创新驱动、人才引领进一步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促进产学研合作,探索适合昆山发展需求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与路径是实现昆山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作为新苏南模式县(市)域经济发展的典型代表,昆山近年来站在了全国百强县(市)的标杆位置。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昆山面临自主创新、转型升级的严峻课题。依靠创新驱动、人才引领进一步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促进产学研合作,探索适合昆山发展需求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与路径是实现昆山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与开放式技术创新理论,构建了开放创新模式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的假设模型,以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的开放式创新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与实证性因子分析方法对假设模型进行了验证,得出开放创新模式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由技术创新内部能力与外部能力共同构成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苏南模式”是由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最早提出的,指得是苏锡常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进行非农化的方式和路径。20世纪90年代后期,苏南乡镇集体企业相继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乡镇政府将其对乡镇企业的直接支配权从企业撤出来,这意味着传统苏南模式的终结,标志着新苏南模式的诞生。新苏南模式是苏南模式制度创新的结果,是对传统苏南模式的扬弃。苏南在经历了短暂的涅磐后再获新生,一飞冲天——  相似文献   

8.
网络社会的形成对传统的封闭式创新模式产生巨大的冲击和破坏,并形成了以相关利益者的连接机制作为其基本运行机制,以社会资本、吸收能力以及知识共享作为创新能力影响因子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因此,企业应该进一步提升开放理念,加强与外部资源的"连接",搭建与外界进行知识交互的平台,提升网络社会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阐述了企业内部价值链、外部价值网络与资源配置的基础上,对我国苏里格气田开放式运营管理的形成机理与开发模式进行了重点分析,以此考察了开放式运营管理对于中国油气生产企业的适应性与相关性,丰富和发展了开放式创新理论,这对我国油气生产企业的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总结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介绍了Web 2.0推动开放式创新模式运行的核心技术,根据多层创新系统理论构建了企业开放式创新参与主体网络,据此探讨了Web 2.0背景下的开放式创新技术源,进而结合4种Web 2.0核心技术分别构建了开放式创新网络技术资源收集整合平台、技术方案评估平台、技术方案优化平台、创意方案体验测试平台和用户反馈交流平台,并以此作为开放式创新的5个关键环节构建了企业开放式创新三阶段运行模式,最后提出了保障该模式顺利运行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