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和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就是要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制定高等教育政策和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努力使人民群众享受到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成果 ,培养出人民满意的高质量人才 ,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   1 .正确处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认识前提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 ,特别是近年来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的情况下 ,人们特别是教育界的人士对人才培养质量可能和已经产生的滑坡感到担忧。人才培养是高校最直接、大量、主要的工作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2.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系统的核心,是高等教育质量系统的中观质量.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本研究通过实证发现:高等教育系统内外不同主体对我国高校人才质量的满意度差异显著;高校内部不同人群对于人才培养质量满意度差异显著;社会不同职业人士对人才培养质量满意度较高.全程参与,面向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要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满意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稿约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9,9(3):F0003-F0003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是重庆交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它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和创新思维审视社会发展,传承精神文明,倡导社会和谐,传播社会科学知识;坚持面向高校和社会,展示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成果,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服务;探索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在高等院校的建设、改革和发展中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本刊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立足本校,面向社会,面向21世纪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稿约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0,10(4):F0003-F0003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是重庆交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它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和创新思维审视社会发展,传承精神文明,倡导社会和谐,传播社会科学知识;坚持面向高校和社会,展示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成果,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服务;探索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在高等院校的建设、改革和发展中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本刊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立足本校,面向社会,面向21世纪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校的地位和作用具体体现为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三大功能。知识生产就是科学研究,创造新知识;知识传播就是教育和培养人才;知识应用就是直接为社会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当前,为社会服务对高等学校来说尤为重要。21世纪高等教育将面向社会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面对知识经济,高等教育必须“更加社会化”,以其所创造的高新知识和所培养的高智能人才,引导社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大学不再处于社会的边缘,而是处于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要使高等教育成为社会经济的中心这种趋势成为现实,高等教育须具备这样几个…  相似文献   

6.
稿约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是重庆交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它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和创新思维审视社会发展,传承精神文明,倡导社会和谐,传播社会科学知识;坚持面向高校和社会,展示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成果,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服务;探索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在高等院校的建设、改革和发展中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本刊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立足本校,面向社会,面向21世纪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稿约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是重庆交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它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和创新思维审视社会发展,传承精神文明,倡导社会和谐,传播社会科学知识;坚持面向高校和社会,展示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成果,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服务;探索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在高等院校的建设、改革和发展中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本刊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立足本校,面向社会,面向21世纪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稿约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3,(6):F0003-F0003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是重庆交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它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和创新思维审视社会发展,传承精神文明,倡导社会和谐,传播社会科学知识;坚持面向高校和社会,展示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成果,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服务;探索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在高等院校的建设、改革和发展中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本刊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立足本校,面向社会,面向2l世纪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书院制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是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打破思想政治教育囿于课堂的局限,在“大思政”系统中整合学院与书院的资源发挥协同育人合力,打造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致力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时代新人。书院制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备通识教育和导师陪伴、学院和书院协同育人以及学习理念和方式转变的特点;有益于培养新时代知识交叉融合全面发展的人才,有利于推动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育人体系建构,有助于实现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健全导师陪伴机制、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完善第二课堂建设是书院制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有益探索,益于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育人新体系、“双院联动”新系统和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高校书院制不断回应、落实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改革的要求,被视为破解当下育人困境,促进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的一个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顺应时代的迅猛发展,树立精品意识,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