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促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大系统划分方法进行探讨。本文将马克思主义社会大系统划分为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并对各子系统的含义和要素进行了初步探讨,以利于人们正确地认清自己在社会大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摆正自己在社会大系统中的位置,从而按照社会大系统的客观要求而贡献个人的力量,实现人生的真正目的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农业标准系统与标准化体系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农业系统过程及其特点出发,依据标准基本理论,研究农业标准的类型、体系建立及运作方式,提出6大农业标准体系及其5大亚系统,阐述了农业标准体系中的元素组成、相互关系及标准综合体的表达,认为农业标准化系统由5大亚系统和11个子系统构成,并初步建立了中国农业标准化的基本理论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3.
当代处于大科学、大技术的时代,科学、技术、生产、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密,并构成了一个统一的特大系统。每个子系统的存在与发展,一方面赖于大系统与他系统的存在与发展。另一方面,还严重地影响着大系统与子系统的存在与发展。本文就科技系统与自然—社会大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论证了科技系统的基本特征,即适应性与导向性特征;各因素协同发展特征;物质、能量、信息的转化、循环、再生特征和发育进化的特征。为科技进步与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从高并发及大数据量的角度分析并设计了B2B商务系统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首页、会员系统、信息展示系统、社区系统、网站后台管理系统等五部分。并根据功能模块的要求结合大数据量存储与高负载查询的要求,进行了数据库结构设计。最后从改善SQL语句执行效率、页面静态化、缓存技术以及索引技术等四方面研究了满足高负载、高并发性、大数据量时,改善系统整体性能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大遗址是综合体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现时重要"物化载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战略资源。大遗址系统是大遗址保护的对象,由大遗址本体系统、大遗址保护系统和大遗址人地关系系统构成;大遗址保护理论包括价值论、文化记忆论等基础理论和针对大遗址调查、评估、规划设计等的专题理论;大遗址保护方法包括基础理论探讨方法、空间技术分析方法等基础研究方法和针对价值评估、规划设计等的专题研究方法;大遗址保护研究的核心是大遗址系统及大遗址本体系统、大遗址保护系统、大遗址人地关系系统和各个子系统的相关内容体系。构建符合国情的大遗址保护理论方法与研究框架体系,有助于推进我国大遗址保护研究与实践的科学化和系统化,为我国大遗址保护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对我国大科学创新系统建设做出了分析,指出政府在与大科学装置的互构过程中,识别出大科学装置具有“建设大科学创新系统”的技术功能,并由此成为了大科学创新系统建设的关键行动者。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大科学装置是大科学创新系统建设的重要主体,区别于其他行动者的是,在当前的转译策略下,企业并未接受征召和动员,行动者网络建构也因此尚未完成。文章认为政府需要探索制定承担企业参与风险和培育企业技术能力的科技政策,促使企业成为大科学创新系统建设的积极行动者。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系统思维考察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建设,讨论了四个问题:从世界大系统看中国,从中国大系统看宁夏,宁夏作为系统的对外开放,宁夏作为系统的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8.
创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综合运维平台是为了保证各大自动化系统能够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此平台运用顶尖技术,实现了对各大自动化系统的统一监管,(简单网关监控协议等)。并且通过引入较为成功的管理理论(IT),该系统已经达到了规范的标准,从而更好的提升了运维效率,保证操控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大系统理论(Large Scale System)是七十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旨在解决庞大复杂的工程及非工程系统的信息与控制的规律问题。在现代经济管理中引进大系统理论,也可以给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大系统理论的研究对象系统学一般包括普通系统理论和大系统理论,其中普通系统理论是处理中小型系统的理论模式,大系统理论则是处理大系统和巨系统的理论模式。大系统的特点是: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因素众多,功能综合,目标多样,变量的非线性作用不容忽视。如在现代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0.
应用大系统的分解方法和一个不等式对具有时变时滞与连接时滞的两类系统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其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并对一类中立型时滞大系统进行了讨论,利用常数变易法及对系统微分方程解的直接估计,获得了一个关于此系统解的指数稳定的判别方法,对这两类系统的讨论都是在具有连接时滞与变时滞的复杂情况下进行,得到了与以前的文献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