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根据世界语言谱系分类英语与俄语某种程度有些亲属关系。亲属语言既是同一历史来源的语言他们就要在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方面保留某些共同成分,会在语言要素或语言成分里或多或少地保留一些同出一源的痕迹。然而它们的民族特色又使其各自相异。俄语不同于英语,它富于词形变化,一词具有多种语法形式,表示不同语法意义,靠词形变化表示句法关系,语言学称之为屈析语,也称做综合语。古英语形态变化很多,名词有四个格:主格、生植、与格和宾格。有性和数的变化,hand、heart是阴性foot,a。是阳性head,eye,ear是中性。由于语言历史发展结…  相似文献   

2.
英语介词是表示其宾语同其它词类间关系的一种虚词,主要功能是连接词语间结构。但在英汉翻译时,我们发现许多介词被译成了动词。Thethingswereoutsideherexperience.这些事她没有经验。wephonedforataxitocomeatonce.我们打电话叫出租汽车马上来。这种词性转称现象对正确理解与翻译介词是非常重要的。有些语言学家称:*英语是介词的语言”。说明介词数量众多,使用频率高。但是它的词汇意义较弱,在许多情况下是由习惯用法而不是逻辑或语法来决定用那个介词。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汉语的介词远不如英语介词那样发达,缺乏和英语介…  相似文献   

3.
英语介词教法点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英语介词是一种不能独立使用的词类 ,它必须与后面的名词结合在一起组成介词短语方可使用。英语中介词的使用要比汉语多得多。正确地使用英语介词会使句子结构简单、意义明确而且符合语言习惯。汉语中很多动词在英语中往往用介词来表达。因此 ,用英语潜词造句时不能生硬地、词对词地套用。另外 ,英语介词应用广泛而灵活 ,应特别注意 :介词自身的差异或与其他词类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学习外国语无论哪一民族都是在与母语的对比中进行。对比是要找出区别而进行的。汉语从形态上处于孤立而且担负着语法功能的技能词也很不发达。与此相反韩国语主要靠附属词来表示语法关系,而且其形态变化相当活跃。因此,中国学生学习韩国语应在附属词的理解运用上狠下工夫。  相似文献   

5.
日语助词是本科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日语语法中的难点之一,普遍受到英语介词对它的迁移。本文旨在对日语助词与英语介词在意义、功能等方面的异同进行对比、例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日语语法;同时,也帮助二外教师在初级语法教学中更有预见性和针对性地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为第二外语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朝鲜语是粘着语,它主要靠把一个个词尾机械地附加在词根(或词干)上,构成语法形态,表示语法意义。汉语是孤立语,句子里各个词之间的词法关系,主要靠词序和虚词来表示。朝鲜语里有“时”的语法范畴,这种语法范畴,是靠一定的语法形态——时制词尾来表示说话的时刻与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状态保持时间的关系。过去时用过去时词尾来表示,将来时靠将来时词尾来表示,现在时没有专用词尾,是靠零形态,即具有现在时意义的终结词尾、接续词尾来表示。  相似文献   

7.
1.序在现代英语中,格的形式已经基本消失。除了残存的一点痕迹外,古英语中复杂的格体系,已由简便灵活的介词取而代之。介词的广泛使用,使介词成为表达名词与其它同之间各种关系的最重要的工具,同时也显示出各种不同的句法功能来。尽管人们(使用英语的人们)无论是在口头,还是书面语言中,都广泛地使用介向,但却很少有人注意这些介词短语的结构特别是介词复合宾语结构在句中的功能。为方性起见,本文将介词复合宾语PrepositionalComplexObject简写为Prep-Co,其中的名同;州t词为Co1,后面的其它成份为Co2。目前.对于Prep一动…  相似文献   

8.
格是一种语法范畴。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来表示名词和代词在句子结构中间同其他词的种种关系。同属印欧语系的俄语和英语也有格的形式及变化。现代俄语名词有六个格,古代英语名词也有六个格。即主格(nominative case)、生格(genitivw case)、与格(dative case)、宾格(accusative case)、呼格(vocative case)和工具格(instrumental case)。这六个格都通过变格词尾来表示。但是,在现代英语里,名  相似文献   

9.
实词虚化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词虚化说于江一般来说,汉语中的虚词大多是由实词发展变化来的。所谓实词,是指那些具有一定词汇意义的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和数量词。所谓虚词,是指那些不表示实在的词汇意义,只表示语法意义并在句中起一定语法作用的词,如介词、连词、助词。副词既有词...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俄语和英语属于同一语系,那末,在外语教学中利用两种语言前置词的异同对比开展俄语教学,自然能较快地达到掌握二外前置词的目的。 前置词又名介词,是表示名词、代词或名词化的词同另一个词在句法上的从属关系的一种虚词。前置词表示的语法关系,反映着事物对动作、特征或另一事物的各种关系。作为一种虚词,前置词仅表示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和联系,而没有独立的词汇意义,因此也不作  相似文献   

11.
介词是虚词,也是重要的一类“功能词”。本文拟通过对比英、汉语言特点揭示介词的使用状况。从而使英语学习者通过英汉语言对比这一很生动的方法,更好的学习,掌握介词。本文从英汉语言形合与意合,静态与动态和被动与主动三大特点展示介词在英语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介词是虚词,也是重要的一类"功能词"。本文拟通过对比英、汉语言特点揭示介词的使用状况、从而使英语学习者通过英汉语言对比这一很生动的方法,更好的学习,掌握介词。本文从英汉语言形合与意合,静态与动态和被动与主动三大特点展示介词在英语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一、概述 介词是德语中一个比较活跃的词类,它使用广,含义多,而且还在不断的发展和丰富,它是德语修辞的重要手段之一.本人参照国内出版的有关书籍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德语介词的发展、特点、应用作了一些探讨望能为德语学习者解决一些学习上的困难,提供一定的帮助.二、介词的支配关系 介词是一种不变化的词类,用来表示句中词与词之间以及句子成份之间的相互关系。介词不能单独使用,要与其搭配的名词、代词或形容词、副词等组成介词词组,才能表述它在句中的地点、时间、情状、原因等各种关系.介词最重要的是它的支配关系,即支配一定格的名词或代词.根据其支配关系.介词可分为以下四种:支配第二格的介词;支配第三格的介词;支配第四格的介词;支配第三格和第四格的介词.1.支配第二格的介词有:wahrend,wegen,infolge,statt,auβerhalb,innerhall trotz等(大约89个)例:Wegen der Kankheit kommt er nicht.由于生病他没有来.W ahrend der Sommerferien arbeiten die Studenten noch.署假期间,学生们还在工作.  相似文献   

14.
英语里将句中表达与其它词的关系的词称为介词,俄语中称其为前置词。顾名思义,置于词之前部的词。二者表达各异,实质相同。现代英语中表达格(即词与词的关系)的词尾几乎完全缺失,因而介词作为句中表达名词(或代词)与其它词的联系的主要手段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俄语里前置词也起着很大作用。不过,它的作用远不及英语里的介词。因为俄语里通过词尾的变化就可以表达词与词的关系,句中即使有前置词,其词尾也应作相应的变化。下面我们就通过英俄两种语言的几组方位词作一番比较。  相似文献   

15.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文字是由无数个词汇组成的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除了冠词 ,应数介词 of使用率最高。英语介词 of因其在句中所处位置及与其它词之间的关系不同而表示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语法理论只对英语介词的句法功能进行描述,没有对其语义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质性的探讨。认知语言学理论从新的视角对英语介词进行研究,使人们对其本质有更新的认识。本文试图以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探讨英语介词的隐喻意义。  相似文献   

17.
藏词格探析     
藏词是汉魏时代才出现的一种修辞格。从语义的如何表示上看 ,藏词分为三类 :一、取用部分表示隐藏部分的意义 ,二、取用部分表示整个语句的原来意义 ,三、取用部分表示整个语句的推演意义或相关意义。藏词格与借代格不同 :借代格甲、乙两方必然有其内在联系 ,是逻辑理念的表现 ;而藏词格甲、乙两方没有内在联系 ,是文字技巧的表现。藏词格所取用的部分多半只是悖语义或悖语法的音节组合。  相似文献   

18.
英语常用词中,Worth是一个语法功能比较特殊的词。许多词典都认为Worth是形容词或表语形容词,有些语法家还认为它是英语中唯一能够带宾语的形容词。但第一,它不能单独作表语或定语;第二,后面可以接由限定词(如the,a)修饰的名词,还可以接像it这样的代词。 七十年代出版的“韦氏新大学词典”(1973年版)、“韦氏中级英语词典”(1977年版)和“朗曼当代英语词典”(1978年版)却把worth划归介词。其理论依据是,介词不能单独在句中充当一个成分,而需要和一个名词或与之相当的东西构成介词短语,才能在句中充当成分,而worth恰恰具有这个特点。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介词“据”来源于先秦动词“据”。“据”在先秦时期用在连动结构中,西汉时期,一些连动结构中的“据”可重新分析为介词,唐五代介词“据”发展成熟,宋代以后介词“据”进一步扩展。连动结构是引发动词“据”语法化的句法环境,而“据”后宾语由具体到抽象的扩展是引发“据”发生语义变化的动因。“据”由表示“杖持”的实词义到表示“依据”的语法义的语法化过程中经历了“倚、靠”义和“依仗”义的语义演变阶段。“据”的句法功能变化的机制是重新分析,而“据”发生语义演变致使语法意义产生的机制是隐喻。  相似文献   

20.
《论语》中"于"字共出现了183次,其中由介词"于"所组成的介词结构的句法功能和语法意义灵活多样。在句法功能上,"于"字结构在句子中主要是用作补语,少数用作状语。在表示的语法意义方面,以表示关联对象的为最多,表示处所和范围的次之,而引介动作的受事以及表示时间、被动的比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