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8 毫秒
1.
茅盾自1942年3月9日从香港脱险抵达桂林之日起,至1942年12月3日离开桂林赴重庆之日止,在桂林总共生活了九个月的时间。在茅盾的一生中,这是唯一的一次在桂林的生活和战斗。在这短短的九个月的时间里,茅盾先后写出了长篇小说《霜叶红似二月花》,短篇小说《耶稣之死》、《参孙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学巨匠茅盾和左翼文坛的新星叶紫,在左联时期,各自发表了短篇小说《春蚕》和《丰收》。这两篇作品在三、四十年代,曾同时起到过显著的战斗作用,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两篇作品题材一样,人物也相似,现试将它们作粗浅的比较。一茅盾和叶紫因严格遵循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而成为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我们知道,在中外的文学艺术发展史中,创作方法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在名目繁多的创作方法中,他们为什么选择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而使它发挥了如此大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3.
茅盾的创作生涯开始于《蚀》(包括《幻灭》、《动搖》、《追求》三个连续性中篇小说)的写作。从一九二七年九月动笔写《蚀》三部曲之第一部——《幻灭》,到一九二九年四月至七月写《虹》(未完成旧长篇),这是他创作道路的初期阶段。在这一时期中,除了若干篇抒发个人感情、“充溢着‘俗’的议论”的速写随笔和一个涉及农民对红军的态度的短篇小说《泥泞》而外,其余长、中、短篇小说差不多全部是以青年知识分子或青年女性为描写对象的。这时期茅盾创作的总倾向是对黑暗社会现实丑恶的  相似文献   

4.
茹志鹃的《百合花》于1958年在《延河》杂志上发表后,产生了三种效果。一是成为茹志鹃在小说创作上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代表作;二是曾一度遭到非议;三是广大读者推崇备至,甚至连大师级的茅盾也称赞:“我以为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中间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茅盾评论文集·谈最近的短篇小说》) 细细推敲上述三种效果,一者盖茹志鹃使人情、乡情、军情、民情共同交织出感人至深的战地风情,与一般战争题材的炮火硝烟、冲锋陷阵、越沟堑炸碉堡的阔大场面和悲壮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清新的景、温馨的情、诗…  相似文献   

5.
《牯岭之秋》:历史与小说之实例研究《牯岭之秋》是未署日期的一个短篇小说,最初连载于一九三三年的《文学》杂志。在一个脚注中,茅盾透露这篇小说原有九节。但五至八节“写成后,过了一夜,不知怎地,忽然不见了”。茅盾说,“要是我肯找,或许找得到的,然而我不曾找。重写罢?不高兴了。”他所做的只是把原来的第九节移为现存结尾的第五节。阅览现存的《牯岭之秋》,人们会产生不连贯感,这是可以预料的。由于缺短了几部  相似文献   

6.
《野蔷薇》是茅盾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它收集了《创造》、《自杀》、《诗与散文》、《一个女性》和《昙》等五个短篇。《野蔷薇》产生于大革命失败后的一九二八——二九年间,这是我国现代史上非常黑暗和反动的时期。在那“混浊的社会里”,存  相似文献   

7.
茅盾在抗战时期写的十二篇短篇小说,除《某一天》和《一个够程度的人》外,曾分别由重庆作家书屋和建国书店收编成集,于一九四三年六月和一九四五年三月以《耶稣之死》和《委屈》题名出版。至于曾以短篇小说形式发表的《闪击之下》(1942年7月《文艺杂志》一卷五期)和《偷渡》(1942年8月《创作月刊》一卷三期),实际上不过是他中篇小说《劫后拾遗》中的两个片断,当不属于这一范围。  相似文献   

8.
写于一九三二年十月的《春蚕》,是茅盾描写农村生活的第一篇成功之作,这篇小说,塑造了不下十个农民形象,这些形象几乎每一个都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足以构成一幅三十年代农村丰收成灾图的人物画廊。谁是《春蚕》这幅丰收成灾图里的主角呢?是老通宝。茅盾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众星拱月”的艺术手法和丰富多采的笔墨,刻划了老通宝这个三十年代的旧式的  相似文献   

9.
<正> 解放后,历届中学教材审委会一直将茅盾的《白杨礼赞》定作重点教材,要求学生背诵。可是,很多教师反映,学生学习本文时,感到乏味。这篇文章在1943年3月出版的《文艺阵地》上一发表出来,文艺界对它的含义立即心领神会,辗转传阅。为什么当时引起轰动的文章,现在却“乏味”了呢?原因在于,  相似文献   

10.
在茅盾短篇小说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关注的是《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以及早期的《野蔷薇》等,却很少提到他的《水藻行》。即使是专门探讨茅盾农村题材的小说,也较少谈到它,偶有涉及,但是否捕捉到了作品的真意,笔者认为尚待商榷。近年来国外学者对此倒颇为重视,比如日本学者就曾专门撰文论述《水藻行》①,而国内却述者寥寥。也许是由于这篇小说情节简单,人物平常,无足轻  相似文献   

11.
提起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三部曲小说,一般都认为首推茅盾的《蚀》(包括《幻灭》、《动摇》和《追求》三部中篇小说。见十一月五日《文学故事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总第一四五期所公布的《文学知识竞赛答案(一)》)。其实应该是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它包括三个略带连续性的短篇小说《歧路》、《炼狱》和《十字架》。茅盾的《蚀》三部曲之一《幻灭》发表于1927年9月,而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的《歧路》载于1924年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这篇《女人未必多说谎》杂文呢?正如分析鲁迅这篇文中引用杜甫《北征》称其“敢说”的茅盾在评论开头所说:“是驳斥韩侍桁的。韩早年依附鲁迅,……在白色恐怖严重时,他变节了,同国民党的文化特务有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茅盾整个创作生涯中,有一个很特别的现象:他的《野蔷薇》中的五个短篇(分别是《创造》、《一个女性》、《诗与散文》、《昙》及《自杀》)集中描写了闺房琐事和男女恋情,袒露了不同阶层、不同文化修养的年轻女性的情感世界。这在一贯注重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茅盾那里,是否意味着创作上的某种逆转?如果是这样,背景淡化了的女子自我世界,在他整个创作中,为何仅是这五个短篇?这是不是茅盾创作上某种迷途的表现?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五个短篇反映的问题,在今天看起来,为什么会有那么深刻的时代的代表性和批判性?对于这个问题,评论者的意见是很不相同的,甚至是有较大出入的:有的根据作者自己的“恋爱外衣”说,发掘其中的“政治寓意”——“历史事件的实录”,归纳到“表现革命时代里的社  相似文献   

14.
一 菇志鹃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第一代有成就的女作家。她以“清新、隽永、细腻、柔和”的短篇艺木珍品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百合花》是菇志鹃的成名之作。小说写成于1957年,1958年3月在《延河》上发表,同年九月《人民文学》转载。小说一发表,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得到了茅盾的好评。 《百合花》是一篇带有浓烈的抒情色彩的短篇小说。作者以其女性的细腻、柔和和挚爱的笔触塑造了通讯员和新媳妇这两个富  相似文献   

15.
茅盾先生的《雷雨前》写于一九三四年夏秋之交,是作者创作最活跃的发端期的一篇散文杰作.“诗言志”,“歌缘情”,散文同样要表达作者对客观事物的看法评价,流露作者主观的思想倾向.那么,《雷雨前》反映思想主体的表现手法是什么呢?一九五九年五月十二日茅盾先生在自己的选集《序言》中说:“……其中若干短章,抒情写景而已,  相似文献   

16.
黄庐隐,这个中国二、三十年代最活跃的女小说家以其小说中苦闷孤独的众主人公们苦苦探求人生,反映社会生活的特色,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因而她当之无愧地和冰心一道占据了茅盾选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的卷首。一九三九年六月,刘杰先生在《黄庐隐》中写到:“提到中国新文坛的女作家,资格最老的,谁也承认是冰心和庐隐”。庐隐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海滨故人》收入十四篇小说,“前头的七个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17.
法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都德(一八四○至一八九七)的《最后一课》,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自它问世以来,不仅激动了法国人民的心,而且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赞誉,不少国家把它翻译出来,选入中学语文教材。 一个不到四千字的短篇小说,为什么能经久不衰,愈来愈显示出它那感人心弦的艺术力量呢?这除了它具有一般短篇小说的优点,如笔墨的经济、人物的集中等外,还充分地表现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茅盾是继鲁迅之后的又一位小说大师。如果说鲁迅是以其开拓性的卓越成就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艺术基础,那么茅盾则是以其独创性的光辉业绩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艺术发展。但是,不难看出,这两位大师的艺术风格又有着明显的不同。鲁迅以简炼、朴素、含蓄取胜;茅盾以细致、丰富、明晰见长。具体说来,他们的小说艺术究竟有哪些不同?而又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这便是本文要试图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美国人伊罗生编辑的短篇小说集《草鞋脚》,由于各种原因,出版时已与鲁迅和茅盾的编选初衷相去甚远,以致事隔若干年后出现了试图体现原选编者意图的中文版《草鞋脚》。这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偶然发生的有趣现象,更是特定历史时期时代变迁的珍贵见证,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20.
《春蚕》是“五四”以来的杰出短篇小说之一。《春蚕》中的主要人物老通宝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旧中国老一代农民形象。茅盾说过:“老通宝这个典型(即使不是十分明显的)是取自邻村的一个农民‘丫姑老爷’”。这对于我们理解典型塑造是很有启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