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危机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消除社会危害和风险,维护社会整体秩序,其更关注人与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兼具人文性和科学性两种内在属性。法、理、情是危机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危机管理的内在需求。领导者要正确理解危机管理中法、理、情的辩证关系,准确把握法、理、情的运用尺度。法是危机管理的根本,理是危机管理的原则,情是危机管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管理是”管”和”理”的有机结合,有机统一,缺一不可。其实,管理的真谛重在“理”,“理”清楚了才能”管”。不明理、不讲理,瞎管,乱管,只会更糟糕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了"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等五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时常面临法律与道德难以抉择的困境。如何正确处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如何正确处理"情、理、法"之间的关系,这是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必须深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把人看成组织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把组织目标与员工发展目标统一起来,是当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阐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过程和目标,并透视目标实现过程中违背"人本"原则的现实缺陷。本文认为,必须使"人本"原则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上得到强化、理论上得到重视、过程中得到遵循、目标上得到体现才能确保组织高绩效管理目标的实现,并使之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公共实训基地是政府公共财政投资的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公益性公共服务平台。在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中,政府应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发挥其主导作用和协调职能,要借鉴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臂距"管理原则和管理模式,并结合我国实际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6.
何道娟 《经营管理者》2013,(15):323-323
我国电力工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阶段,传统的"重发轻供不管用"的思想观念和过于追求规模扩张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再也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我们打破观念的壁垒、改变行为的传统惯性,谋求转型发展。为此,南方电网公司做出了创建国内、国际先进电网企业的重要部署,目的是以全球视野、长远眼光来谋划公司新一轮的发展。通过查找与国际先进企业在价值观念、发展方式、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同时结合传统文化、国情网情,确立了"全球视野定标杆、结合实际寻路径、持之以恒求实效、持续改进上台阶"的创先工作方针和"服务好、管理好、形象好"的检验标准,明确了创先工作路线图。经过几年的探索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使创先工作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创先工作面临着系统改善管理的瓶颈,如何持续深化创先工作,提高一些干部员工对创先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的认识,排除畏难、松懈、厌倦情绪和"等靠要"的心态,确保公司战略落地,既是我们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公司创先发展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7.
徐燕飞 《领导科学》2020,(8):102-104
法理情式管理具有情融理法、理涵情法、法统情理的基本表征。法理情式管理的价值有三:一是构建中国管理话语体系,实现中国管理智慧和管理话语的融合;二是构建新时代管理思维,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三是契合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实现事实、规则和法义的融统。法理情式管理路径体现在:领导者以法正人,关键要情法分明;领导者以理服人,中心是合情合理;领导者以情感人,基础是以情释法。法理情思维的养成要有良好的政治和法律素养,有扎实的管理和法律知识,锻炼人文和自我概念形成技能。  相似文献   

8.
<正>法、情、理发轫于我国古代断狱的司法原则,其要求司法审判不但要依据法条,更要顺应人情、天理,是谓"律虽明设大法,礼尤贵顺人情"(康建胜:《情理法与传统司法实践》,《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领导干部的行为必须遵循合情、合理、合法的基本原则。一个健全的法律体系应该是以高尚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伦理作为基础的,是道德情感和道德伦理的升华。合情、合理并不是硬性的要求,而是一个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是法律以外的他律、自律手段。情指的是领导干部在一定的道  相似文献   

9.
"ABC分类法"是仓储管理中对在库商品进行分类排序、分类管理的一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仓储工作效率,减少生产消耗。本文结合烟草仓储管理特点,阐述了"ABC分类法"在烟草仓储管理中的运用及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段春顺 《经营管理者》2011,(22):130+105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主要是对项目的安全、质量、工期、投资的管理。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工程管理经验,结合现阶段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得出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1241"管理模式,阐述了从电力工程项目定位、工程管理协调与控制和工程投入后一年内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角度,结合工作实践从安全、质量、工期、投资四个方面提出做好管理的建设性措施,从而达到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新桥煤矿改造库房及货架,对库存物资利用"五五摆放"法,配合库内货区号、货架、层号、位号和材料编码统一编号的"四号定位"法,使库内货区号、货架、层号、位号与材料编码相统一、物资摆放位置与精益系统相一致,研究出了库存物资货位标准化和账、卡、物一致的煤矿标准化库房管理模式,从而实现了库房物资科学和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2.
管理是部队三项经常性工作之一,创新管理方式、拓宽管理渠道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部队管理的迫切需要。干部要通过研究并完善“怒言”、““理言””、““情言””的运用艺术,提高自身管理能力,确实做到以理管兵,以情带兵, 推进管理工作和谐化。  相似文献   

13.
"赏疑从重、罚疑从轻"体现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中慎刑、好生、从厚的原则和思想,带有浓郁的民本特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中庸之道。直到今天,它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更好地激发领导干部的改革创新精神,形成"上下同欲者胜"的氛围,完善容错机制。领导干部规避"赏疑从重、罚疑从轻"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必须牢固树立法治思维,赏罚分明,建立制度长效机制,确保权力始终在制度框架内运行。  相似文献   

14.
如今的职场上,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成为了生力大军,也带来了不少管理上的问题。文章从"80后"这代人的性格特征出发,分析他们在职场上的优、劣势,针对他们身上反映出的问题,再结合激励理论,通过许多著名企业的成功事例,探讨了管理"80后"职场人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侯磊 《领导之友》2014,(5):26-27
正领导者在工作中,不仅要遵"法"、重"理",还要重"情"。感情是领导工作中最动人的元素。领导者同部属之间的情感,源自尊重、源自真心、源自关心、源自沟通、源自服务。情浓最能暖人心,情浓自能化坚冰。有"情"的融合,一定有"力"的聚合,有工作的崭新局面。领导干部对部属多一些情感关怀,是应有的政治责任。  相似文献   

16.
"和"、"变"、"用"思想深嵌于中国的文化典籍和国人"常人生活"的惯习中。在解读"和"、"变"、"用"的中国文化蕴含基础上,提出其在本土管理思想中的内涵与维度。继而,引入以华为公司为代表的领先企业的回溯性案例分析,证实领先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和"、"变"、"用"管理思想可及性、实践性与实效性;并借助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提出和推导"和、变、用"嵌入管理实践探索性模型,分析其嵌入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法论,即关系结构与节点嵌入。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公益慈善思想源远流长,企业家的公益慈善活动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已逐步发展起来,为推动企业家公益慈善活动不断向更深层次发展,本文通过总结经验,提出企业家做公益慈善要真心、要尊重、要务实、要结合的"四要"原则。  相似文献   

18.
“州官能放火,我就敢点灯”——国人的公平观念国人“理直气壮”为从众腐败辩护之“理”,从根上讲,正是反对礼制不公的“造反有理”的“理”。封建礼制造成的贵贱地位差别,本身就是不公的,否定这种差序制度当然有正义性。但是,此“正义”非法治正义,它不以“法”定是非,而是以“劫富济贫”为目标,因此,弱势者永远“有理”。问题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农家乐"旅游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推进"农家乐"旅游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并给出了如何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实施特色化发展,实现两者的有效"双赢"结合,最终促进"农家乐"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不同的政治文明规定着社会关系中权威关系、公共机构与个体、社会群体间信任关系和资源控制与分配关系网络的稳定和运行。这样的政治文明内化于社会行动主体思维和行动逻辑中的,成为一种特有的心理结构,并复制着、维持着政治制度的运行,而其自身也在政治过程的互动中被创造和破坏着。在有着古老集体农耕文明的中国,一种以"理"的诉求为代表的政治文化从家族、社区内部互助、合作关系赖以维系的必要物发端,形成了一种依赖官民一体观的政治逻辑。这样"理"的政治文化根植于国人的思维结构中,并潜移默化地通过在各种微观政治过程中显现出来。这样的诉诸于"理"的政治文化,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结构,由"情理—公理—天理"三位一体构成,内嵌于同一的、并未言明的、却共同维系社会公序的语境之中,体现为一种"理"的结构和生活—哲学统一体。通过对网民拆迁类留言的统计和分析,可以观察到诉求者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层面上,是在工具性地利用诸如"公正"、"权利"、"权益"、"法治"等说法,而其在心理层面上的终极目的,是要"讨一个说法",是通过诉求的实现,达到一种"理"的平衡和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