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世纪40年代末期到50年代初期,竹内好陆续发表了很多言论.据他说,1945年日本战败给日本人民带来一种"解放感",但他所说的"解放感"并不能简单地解释为因解脱日本法西斯主义而带来的快感.他同时根据他的经验和问题意识在反思日本人民战败时没能抵抗、丧失独立心诸问题,并因此把日本的战败表现说成"屈辱的事件".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作为一个研究中国文学的学者却从军侵略中国大陆等经历所带给他的严重压迫感.因此,战争的结束无疑使得他从长期的忧患、压抑中解脱了出来.可见对日本人民战败后完全缺少独立心的失望、对侵略战争结束的喜悦等多方面的状况共同产生了竹内好独特的"解放感".他以这种感觉为基点,对战后日本的现实发出了严厉的质疑和批判,这质疑和批判构成了他战后言论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日本战后派文学是日本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他们自觉地接受《近代文学》的理论指导,在创作实践中坚持文学的社会性和实验性。社会性,使战后派文学对罪恶的侵略战争的“反思”更为深刻;实验性,使战后派文学走上了与当代欧美文学同步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南都学坛》2019,(4):89-94
现代性问题作为当前社会发展所遭遇的困境,已为众多思想家批判反思。其中,马克思与吉登斯的理论观点极具代表性。虽然马克思未直接使用"现代性"这一词汇,但他对资本运作逻辑的揭露和颠覆中,蕴含着对现代性的透彻分析及批判。受马克思的影响,吉登斯始终在"资本主义"历史语境下致力于批判和重建现代性,这是对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一种微妙的"继承"。两者关于批判解决现代性危机的探索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核心不谋而合,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现代性批判维度,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可日本社会却不断涌现出否认侵略战争的言论,究其根源在于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责任问题没能得到彻底追究。探究战争责任是直接关系到战争性质和评价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战后研究的最大课题。本文根据20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雅斯贝尔斯(K.Jaspers)的罪责分类说,来阐述日本普通民众应为侵略战争所担负的道德罪责,并进一步分析战后日本人漠视道德罪责的"道德盲视"现象。  相似文献   

5.
从对“罪感文化”和“耻感文化”两种不同文化形态的差异入手分析日德两种不同战争史观是一种有效途径。基督教神学的“原罪”和“救赎”意识同德国哲学中的“理性主义”和“批判精神”结合起来,把“罪感意识”作为道德评判的基准,依靠它来发展人的良心,正是在这种文化心理影响下,德国才能对侵略战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式的反思。在日本,伦理道德体系是建立在对天皇的“忠诚”基础之上的,国家神道、武士道是维系民族精神的有力思想武器,对天皇制国家的“忠诚”是道德和行为的最高准则,成为日本屡屡为侵略战争进行自辩的精神动因。  相似文献   

6.
大庭美奈子文学中充溢着二战后的各种流亡元素,其作品把漂泊异乡、毫无生活根基的人比喻为"无根草","无根草"是大庭美奈子文学中处于流亡状态的主人公.《破烂博物馆》中的战争新娘是其"亡命文学"中的一类"无根草",而《浦岛草》中日美混血的战争孤儿是另一类"无根草".大庭美奈子的《浦岛草》关注日本战后时空中的战争遗留——战争孤儿问题,聚焦并思考战争、女性和人生,表达了作家对战争和社会的反思,其关注、思考女性命运的特殊视角在日本战后文坛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7.
五、战后文学的译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文坛出现过两次“战后派”文学。许多作家目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和社会上出现的许多弊端,主张重新探讨世界和人类存在的意义。他们的作品揭露战争的残酷性,也关心人的出路问题。在创作方法上,他们冲破传统,与传统的现实主义有联系,却又有很明显的区别。他们更多地探讨人与世界存在的意义,更多地注重人的心理因素,作品的哲理性较强,并吸收现代主义的许多创作手法。“第一次战后派”代表人物:野间宏(1916~1991)有批判日本军国主义的《真空地带》,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这部…  相似文献   

8.
梦游录小说集中出现在朝鲜多种矛盾与变化并存的朝鲜朝中期,是文人对不断发生的政治事变进行文学反映而选择的一种形式。这一时期以“壬辰倭乱”为创作素材的梦游录小说极力关注“壬辰倭乱”战况,不断剖析战争原因、讴歌爱国英灵、揭露战后社会问题,批判了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揭示了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包含着深刻的主题意蕴。  相似文献   

9.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然而,以右翼势力为代表的日本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却不断地发表否认侵略战争的言论,并影响着日本民众的"战争责任观"。因此,在反思日本的侵略战争时,不能忽视"民族主义"这一开启日本战争机器的关键因素。与民族主义的政治、经济侧面相比,文化侧面具有更为强韧的生命力,"文化民族主义"在战争时期发挥了它者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只有弄清文化民族主义的发展过程才能探寻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战后,德日两国政要对侵略历史的态度迥然不同:一个对侵略战争性质和战争罪行坦率承认、真诚反省,一个遮遮掩掩、图谋翻案;一个编撰合格的历史教科书对下一代进行正确的战争史观教育,一个篡改历史教科书不让下一代了解历史真相;一个主动向受害国、受害民族支付巨额战争赔款,一个百般抵赖、拒不赔偿。究其原因,主要由两国的文化思想底蕴不同、两国的宗教信仰不同、两国的侵略战争历史和两国政要的个人经历不同、两国反省战争的群众基础不同、盟国对两国的战后处理和受害国对两国的态度不同、战后两国的政权基础不同、战后两国所处的地缘政治环境不同等七个方面的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评述了战后日本现代儿童文学出发期发生的一场深刻而重大的变革——“童话传统批判”。本文认为造成日本战后儿童文学危机的既有来自出版资本家的外部压力的原因,也有儿童文学作家主体性上的内部原因。为打破这一危机,“少年文学宣言”派和“儿童与文学”派不约而同地对以小川未明的童话为代表的日本童话传统进行了批判。这一从创作方法上作出的批判与同时期的创作儿童文学出现的转机一起,成为日本儿童文学走向“现代”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通过对“童话传统批判”的评述,给中国儿童文学的探索以某种借鉴是本文的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12.
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战争一时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在日本军事进攻达到顶峰的时候,日本国内却出现了一些"中国不可征服""日本在崩溃中"等时论舆情:其一是对日本政治法西斯倾向及其可能陷入长期战争泥沼所引起的反思和担忧;其二是因担心战争前途"辽远无边"而生出悲观心态,甚至厌战情绪在侵华日军下层和日本民间也开始有所表现;其三是随着国际环境的恶化,日本经济出现的"不祥"之兆也频频见诸于美英等国的媒体报道,形成"倒逼"之势的时论舆情压力。日本时论舆情的变化,从舆论焦点看,攻陷南京是一个标志性的时间点;而1938年的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动摇了日本时论舆情对战争"必胜"的信念。探讨1938年间日本国内舆论舆情及其变化,有助于加深对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这场不得人心的侵略战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作为何顿“抗战三部曲”收官之作的《黄埔四期》,在叙事主题上与《湖南骡子》《来生再见》一脉相承,其不醉心于英雄传奇,而是突出战争的残酷与惨烈,强调对战争的反思与批判;作品试图以文学的方式来填 补历史的空白,提醒公众牢记被遗忘与遮蔽的历史,为中国的战争文学创造了全新的叙事高度。  相似文献   

14.
夏目漱石的晚期小说《心》形象地诠释了荀子的解蔽思想,指出只有在真诚的反思中敞开人生,在忏罪意识中批判自我,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同时也隐含着作者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批判和对国家前途和国民命运的担忧。这是日本近代知识分子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不断确认自我、反思自我、追求自我归宿心路历程的反映,是作品真实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5.
1930年台湾少数民族发动了反抗日本殖民者的武装起义,史称"雾社事件"。在战后至今的70余年中,日本文学者从未间断过对"雾社事件"的文学书写。从战后日本对台湾殖民侵略的历史认知看,此类文学书写表现出从维护殖民主义话语到反省和批判殖民主义话语、从片面地叙述历史到重述历史语境、从独语到对话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女性主义文学进入张爱玲时代:女性主义痛苦反思时代。将两性关系上升为现代城市文化制度加以审视、批判和反思,是张爱玲时代女性主义文学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最深刻的思想内涵。张爱玲不仅在创作中深刻体现了反思主题的内涵,而且创造了不同于冰心时代和丁玲时代的女性主义文学的新理念,从而使她以时代主题的转换和文学理念的更新与深化,在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史上划出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17.
从福楼拜文学作品及其书信集的内容入手,通过分析福楼拜的文学发展路线,以其"重形式、轻内容"的文艺美学思想为基础,认为福楼拜的文学选择具有"双重性"、"矛盾性"。福楼拜使用哪种文学风格来进行创作取决于其作品的主题。浪漫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精神在他的作品中兼容并蓄,相辅相成,并没有因为两种文学流派出现的时间先后而完全对立。  相似文献   

18.
福泽谕吉是近代亚洲侵略思想代表人物之一,他为日本政府设计的"东洋政略"和"脱亚入欧"等征服中国、称霸亚洲的侵略扩张蓝图也对日本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影响极大.尤其是从19世纪8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后,为了实现其"东洋战略",大肆制造侵略舆论,寻找战争借口,美化侵略战争,为战争摇旗呐喊,使其成为甲午中日战争的倡导者与践行者.  相似文献   

19.
侵华战争时期,日本军部派出的"笔部队"作家创作了"他者"这一歪曲和丑化中国人的形象,妄想以此掩盖其侵略战争的罪行和美化日本军队."他者"是法西斯军国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日本作家干预和渗透的社会集体想象物,有深刻的文化根源.其时,日本国内的女权主义者,在整个民族疯狂于国家主义的时空下变节、转向,以此获得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的畸形提升,建立在狭隘的民族主义意念内的妇女解放观与军国主义达成了共谋.日本近代著名女作家林芙美子的人生经历代表了日本女权主义变异的缩影.侵华战争时期,林芙美子放弃了自由主义个人奋斗的思想转投军国主义,多次身负官方使命前往中国战场采访报导,成为侵华战争的积极协力者.文章以林芙美子寓华期间创作的描写南京沦陷的小说<运命之旅>为例,分析了侵华文学中"他者"形象的成因及日本女作家的战争观.  相似文献   

20.
日本传统社会的核心是由上下级隶属关系所产生的报恩观念和忠诚思想,这种思想在战争时期强烈地影响了日本民族的群体行为,使日本全民族投入到了对战争的狂热支持之中,并出于对民族集团的忠诚意识而拒绝或淡化战后对战争的反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