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顾随在〈木兰花慢〉原词中有"燕京人海有人英,辛苦著书成.是慧地文心,龙门史法,高密笺经"句,其中"高密笺经"所指为何,在红学界向有争论.笔者认为,明代小说〈如意君传〉跋者柳伯生的所谓"史有小说,犹经有注解乎"当是"高密笺经"之来源.  相似文献   

2.
李德裕和会昌禁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昌禁佛是发生在唐代后期的一次较大的历史事件。它是继北朝魏太武帝和周武帝毁佛之后,对佛教的又一次沉重打击。在唐代,由于佛教空前盛行,危害很大,因而会昌禁怫就显得更有其较深远的社会意义。会昌期间的宰相李德裕,一贯反佛,极力赞助武宗禁佛,在会昌禁佛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人们谈及会昌禁佛时,往往只注意到唐武宗,却很少谈及或是根本忽略了李德裕的作用。本文试就李德裕和会昌禁佛的关系问题做一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兄弟〉的强势推出,余华再次成为小说界议论的中心.除了小说承袭自〈活着〉以来的温情叙事以外,余华沉浸在雕琢修饰语言的狂欢中,并没有给读者带来应有期待.究其原因,小说没有超越"主观"现实的美学艺术,沦为形式和内容都相对平稳而并没有相得益彰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六个"为什么"是深入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六个重大问题.〈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学过程中,吸收和渗透"六个为什么"有着独特优势.关键在于如何运用教学规律有效地组织教学.具体做法是: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始终贯彻问题意识,运用教学相长即教师与学生两个层面的主体互动的教育理念,实现教学内容、过程、方法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我们通过对照〈诗〉、〈书〉等典籍中的有关内容加以考查,认为〈周颂〉中〈载见〉、〈烈文〉、〈阑予小子〉、〈访落〉、〈教之〉、〈小毖〉、〈振鹭〉、〈有客〉、〈有瞽〉、〈臣工〉10首诗,应可信是西周初期成王即政前后,为举行"成功告神"祭祀典礼而创作之〈颂〉诗.  相似文献   

6.
历代注家对〈论语·颜渊〉篇"片言可以折狱,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一章的注释大致可以分为三种:1.孔子美子路可以只凭单方面的言辞断案,因为子路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2.孔子美子路三言两语就可以断清一个案子,"子路无宿诺"应另作一章,与前文没有关联.3.孔子美子路笃信不欺,只听子路单方面的言辞就可以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大多数注家都倾向于第一种理解.由于只听单方面的言辞就断案,这实在不合常理,因此也引来很多质疑.通读〈论语〉全书,结合历史事实,第三种注解更为符合事实.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台湾书院制"全人教育模式"的发展背景、管理模式、组织机制、运行体系、支持系统等方面进行剖析,深刻阐释了台湾书院制"全人教育模式"的精髓,为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的书院制改革与探索提供了一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古罗马的家族形态从大家族到核式家庭的演变过程中,父(夫)权至上观念逐步向夫妻平等身份的关系过渡,诸如嫁资制、婚娶赠与制以及妻之特有产制等体现夫妻财产关系转变的特殊制度的发展即是明证。罗马法夫妻财产关系的变迁,揭示夫妻平等原则将成为后世夫妻财产制的核心原则。然平等原则在现代夫妻财产制的适恰安排,即是尊重夫妻的自愿意志,依循契约财产制基本形态下的"封闭式约定为主、法定为辅"的夫妻财产制二元模式。  相似文献   

9.
赵郡李氏,为魏晋南北朝以来所谓“崔卢李郑”四姓之一,至隋唐时代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社会影响和“优雅”的门风。其中赞皇李氏一支尤为突出,李栖筠、李吉甫、李德裕祖孙三代,在中晚唐政治史上都是颇有影响的人物,李吉甫、李德裕父子更是两次拜相,且分别在“元和中兴”和“会昌之政”中扮演过重要角色。李氏三代在行政作风、政治态度、为人处世、道德文章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浓厚的传承性,正体现出华北世家大族所独有的家学门风。  相似文献   

10.
〈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文字应用〉三种期刊是涉及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三大权威性核心期刊.汉字是留学生尤其是拼音文字背景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汉字教学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全面回顾了近十年来(1999~2008年)三种期刊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进展,从"留学生对外汉字学习特点和习得规律"、"对外汉字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汉字应用等级水平研究"、"对外汉字教学方法"、"国外对外汉字教学简介"等五个方面对我国对外汉字教学研究内容阐述,对三种期刊进行了载文数量的时间分布、载文作者的地域分布、论文作者单位、研究内容的统计分析,以期把握该领域研究成果与动态.  相似文献   

11.
"民族史学"作为重要的区域史学分支,是与史学发展相始终的."民族主义史学"是在民族主义思想主导下的"民族史学",是适应近代民族国家构建需要而产生的,是"民族史学"发展演变的特殊阶段."民族主义史学"促进了"民族史学"的拓展和深化,但其自身存在的弊端决定了它终将被摒弃.  相似文献   

12.
全面实施培养企业家"川商计划",在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四川省委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意见中明确把"川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并赋予其一项新的使命、新的责任.提升川商之力.关键在于把握其中的资源力、文化力、驱动力、发展力以及环境力,充分营造有利于企业及企业家成熟、活跃的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13.
小句或分句末尾的"来(来着)"可以作时制助词,记着"来1(来着1)";也可以作语气助词,记着"来2(来着2)"。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形义辨察:其一,从结构形式方面;其二,从语义蕴涵方面。同时,文章对"来1(来着1)"和"来2(来着2)"来源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4.
北宋建立之初,面对巩固新政权和继续进行统一战争的艰巨任务,宋太祖在内地实行"强干弱枝"的同时,于边防地区部署重兵。为更好地制御边将,他采取了不同于内地的两手策略。经济上宽纵与政治上严控相辅相成,是宋太祖制御边将策略的主要特点。这些策略做法对当时及太祖以后的宋朝历史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学界关于"民族"与"族群"概念的争论缘由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全球化,国际学术的跨文化交流,出现本土知识与世界其他知识对接或对话问题;另一步面,由于整个国家及世界话语情境的变化,旧的知识需要批判与反思,新的知识体系需要被重建.汉语的"民族"概念已经固化和内化,不能与"族群"概念随意置换,更要避免在实际应用中对"民族"和"族群"概念进行过度泛化.汉语中强调"民族"概念是为了始终体现国家建构的历史文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唐宦官集团与大中政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会昌末宣宗之立,并非如史籍所言系宦官贪其易制之"误立",而是双方互为援引之结果.宣宗大中年间,宦官集团凭借拥立之功,广泛参与甚至主导相关事务,攫取大量政治、经济权益,对大中政局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家臣制是古代中国私家贵族管理家政事务的职官制度,缘于各国政制传统的不同,至春秋时期形成了内涵有别的区域类型.鲁国家臣制无论是其职官系统模拟公室的体系性,抑或是家臣选官原则及管理制度,均特点鲜明而自成一系.春秋前中期鲁国家臣制虽对传统贵族政治中世族世官制有所突破,然尚存浓厚的宗法性特点.至春秋晚期私家基于集权目的对鲁国家臣制进行革新,无论是从选官原则抑或是管理模式视之,均呈现出前所未有之气象,从而成为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重要渊源.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统计和总结汪榕培、潘智丹的《英译〈诗经·国风〉》著作中所出现的植物名称的种类、英译的基础上,从训诂学、名物学、文学翻译等角度对其英译进行分析。目的是考证其英译和文化意象的传达,希望对中国典籍英译实践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笔者首先分析《英译〈诗经.国风〉》共出现的79种植物英译,认为其中值得商榷的有"唐"、"条"、"黍"和"稷;"然后提出相应的更能"传神达意"的翻译,尤其强调传达原作中特有的中国文化意象;还探讨了上述翻译欠妥的原因。最后文章简要说明了文化意象传达在典籍翻译中的重要性,并就《诗经》乃至典籍翻译提出了三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19.
《研经室集》是清代著名学者阮元的文集,卷次浩繁,随所增补,散佚之文不在少数。《〈研经室集〉集外文辑佚》已经作了部分辑佚,这里将续有所得之文裒集在一起,文章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阮元年谱》中所附《研经室集》集外诗文(包括奏折、疏牍、书信、楹联)等篇目;二是阮先《北湖续志》中所载《研经室集》未收诗文;三是散见于其他选本或者没有刊载入集的单篇文章。这些文章对研究阮元的生平、学术和文学创作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也为编撰一部完整的阮元诗文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穷愁志·文章论》集中地反映了李德裕的文学观,在文学批评史上有一定的影响。但其真伪问题,后人却有不同看法,而在内容的具体阐述,也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文章论》以及李德裕代表的文章观。首先考证了《文章论》的真伪,认为当属李德裕所著;其次辨析《旧唐书·武宗纪》中论及李德裕文学观的相关材料;最后,结合当时的文学思潮,分析了李德裕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