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作为对生成语法的发展,优选论延续了对形式的描写及对普遍规则的探究,同时也摆脱了生成语法无法摆脱的局限性.指出:这种实证上的差异完全可以通过优选论制约条件的分合来加以解释和说明.从这一点上看,优选论既可以界定语言的总体类别,也可以说明语言内的变异情况,因而具有诸多以往音系学理论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优选论通过普遍的、可违反的制约条件在各类语言的不同等级排列中充分体现了语言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一优势使它成为普遍语法理论,其理论原则和分析方法被应用到包括句法在内的其它语言研究领域。运用优选论来解释汉语倒装句的生成原理,不仅可以为其筛选出最符合语法规则的优选项,还可以对其它候选项的语法偏离度进行排列,这是仅仅基于句法理论或其它的理论难以办到的。这体现了优选论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优选论是生成音系学的一个分支。是生成音系理论发展到目前的一个理论高潮。优选论不仅否定了传统生成音系学中的某些重要假设,而且对生成音系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提出了挑战。主要从理论目标、研究方法、理论框架与分析方法、解释力等方面对传统生成音系学和优选论进行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优选论对传统生成音系学的继承、突破以及挑战。  相似文献   

4.
以生成语法的发展阶段为顺序,论述了生成语法自诞生以来对语义态度的变化,并认为生成语法坚持语义内在论,生成语法的语义观与其内在语言观和句法自治论存在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语言学界两大主流—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TG语法)与系统功能语法(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SF语法),各自为政,水火难容。本文从理论基础、语言哲学思想、语法观、语言观(语言性质、句法论、语义论、语用论)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多维对比,对比了对两种语法的主要差异从而以示其区别,最后分别探究了两种语法的局限性,并做了试探性展望。  相似文献   

6.
生成语法、配价语法等语法理论在分析汉语论元结构时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在吸收各种理论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汉语论元结构具有互动性和层次性的观点,前者指构式、论元、动词之间具有互动关系和互动模式,后者指论元结构具有句法语义层面和语用层面两个层次,论元结构在语用层面受语境、语体的影响较大。互动观与层次观有助于澄清一些似是而非的看法,具有相当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7.
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理论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了最简主义的转向,引起了语言学研究领域非常活跃的“最筒论”思潮。文章分别从理论动因、理论内涵以及最筒方案的发展趋势与最新动态等方面,探讨了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理论的这一次重要转向。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转换生成语法框架内从论元在表层结构的可能线性组合、论元在深层结构的可能组合、逻辑性结构歧义三个方面解析了歧义句形成的原因,分析了转换生成语法对解决英语歧义问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优选论的核心是制约条件和制约条件的等级排列。比较标记理论、和应理论、概率性优选论,候选项链理论和共感理论的提出提高了优选论的解释力。然而,优选论在解释现代英国英语单词发音(即,单词的实际发音和单词拼写不一致)的问题时,仍显得"力不从心"。本文在优选论的理论框架内,提出一个解决此问题的现代英国英语音系的多维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优选论的角度讨论疑问结构的生成过程。优选论框架下的疑问结构分析是优选句法的一个经典话题。文章从形态标记、焦点化以及经济性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与以往分析所不同的限制条件来描写和解释wh疑问结构的生成过程及其差异,指出限制条件间是相互冲突的,层级排列是调解冲突的关键。优选论为描写语言系统不同的外化形式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把语法与修辞结合起来描写和研究是马建忠的语法著作<马氏文通>的一大特色.马氏研究语法的方法深受我国传统语文学和欧洲传统语法理论的影响,他在论字(词)和论句读中兼论修辞作用,在论述语法时阐释修辞方法和评论语言风格.马氏的研究方法独具特色,对后世的语法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是建立在“大脑中语言先天性”和“语言直觉性”的思想基础之上的,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奈达的“核心论”翻译思想中的“核”如何由来成为一直尚未破解的难题,且两种语言的核心结构能否相互转换也一直存有争议。本文尝试运用语用学、跨文化交际学等相关理论对“转换生成语法”与“核心论”进行分析,创造性地为前者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为后者消除了诸多学者各种形式的质疑。  相似文献   

13.
管窥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关于生成语法理论认识的典型误区进行了剖析、纠正.主要就生成语法关于语言习得与语言环境的关系、语言内在论的假说、理想的说话人/听话人、单一语言研究与普遍语法和句法与语义、语用的关系等观点进行了讨论,以期增强该理论在我国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生成语法是人类理论语言学研究的一项共同的事业.以内在性语言为对象, 生成语法研究语言知识的本质、来源、使用、 物质基础和生物进化问题.原则与参数研究方式的形成和发展, 使生成语法得以深入开展其生物语言学的研究, 这一科学事业的成功取决于有关学科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最简方案为理论框架,讨论汉语疑问话题的生成,同时,根据优选论的原理,确定疑问话题生成遵循的制约条件,即特征核查,强疑问话题前置,疑问话题前置,指别性成分前置。  相似文献   

16.
讨论生成语法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阐述生成语法的管辖理论、约束理论等原则子系统,并结合生成语法所特有的语迹、题元、格等概念,用实例从不同的角度展示该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介绍优选论的理论框架,运用优选论层级排列的限制条件解释语言现象的方法,回顾优选论在句法、音系等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并简要介绍优选论在语义学、语用学研究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及最新发展。优选论在汉语语言学研究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和发展,并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生成语法是当今语言学两大主流之一,而"最简方案"则是该流派的最新理论观点.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最简方案"还大多停留于高屋建瓴式的设想层面,而没有面对具体的语法现象,但其仍代表着乔姆斯基对语法的经济性、概括性的追求的最高峰.联系生成语法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和主要理论,论述了"最简方案"的优越和缺憾.  相似文献   

19.
本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语言学理论———转换生成语法。它的创始人是著名语言学家阿夫莱姆.诺姆.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提出了许多独创性的见解,以至于被称作是一场语言学的革命。本文将对以下几个相关问题逐一论述:转换生成语法的产生与发展;它的语言习得机制假说和经验触发理论;转换规则对传统语法的突破;它所特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蒙古语动词语态变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具有复杂的语义和语法表现形式,它使直接影响对论元名词的格变化和论元的增减等一系列相关问题。这里我们运用生成句法的轻动词理论,并用树状图解释蒙古语动词语态变化以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