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很多年前,有一群熊,欢乐地生活在一片树木茂密、食物充足的森林里,他们在这里繁衍子孙,同其他动物友好相处。后来有一天,地球上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片森林被雷电焚烧,各种动物四散奔逃,熊的生命也受到威胁。其中一部分熊提议说:“我们北上吧,在那里我们没有天敌,可以使我们发展得更强大。”另一部分则反对:“那里太冷了,如果到了那里,只怕我们大家都要被冻死、饿死。还不如去找一个温暖的地方好好生存,可供我们吃的食物也很多,我们也会很容易生存下来。”争论了半天,谁也说服不了谁,结果,一部分熊去了北极边缘生活,另一部分则去了一个四季温暖、草木繁茂的盆地居住下来。  相似文献   

2.
动物需要有食物摄入才能生存下去,人类属于高级动物,如果要想生存当然也离不开食物,所以我们每天要吃饭、饮水。其实,植物也是生物,也同样需要不断地给它们提供营养物质,才能够生存,并且健康地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祖先为了生存的蔷要,不得不在自然界到处觅食;久而久之,也就发现了某些动物、植物不但可以作为食物充饥,而且具有某种药用价佳。在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人们还没有能力把食物与药物分开。这种把食物与药物合二而一的现象就形成了食疗的源头和雏形。也许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情况,中国的传统医学才说“药食同源”。现代考古学家已发现不少原始时代的药性食物。现代民族学也发现一些处在原始时代的民族会制作具有药物作用的食品。这些都证明食疗确实可以说起源于人类的原始时代。当然,这种原始的食疗雏形,还不能说是真正的食疗,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导刊》2010,(14):59-61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的三大要素之一。在我们经由口所摄取的饮食中,没有哪种具有比水更重要的作用。没有食物,我们可以存活2~3周,而没有水,我们几天后就会死于脱水。  相似文献   

5.
正不少保健品宣称自己富含"植物胶原蛋白",植物胶原蛋白是一种什么物质?含有这种物质的保健品更值得购买吗?"植物胶原蛋白"的概念是一个超级忽悠。所有的胶原蛋白都来源于动物,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来源于植物的"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的皮、骨等组织中的一种起结构作用的蛋白质。在植物中不存在这样的组织,也不存在这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网上的“食物相克”论都流传很广,也备受关注,但专家表示,所谓“食物相克”的说法并不严谨,更不能将“食物相克”与中毒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7.
《老年世界》2011,(6):44-44
随着越来越多的植物营养素被发现,医疗服务机构也越来越看好食物的药物疗效。尽管目前还没有把食物定义为药物,但是,有些食物确实能发挥出药物的疗效作用,现将部分具有药物疗效作用的食物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干渴比饥饿更致命。人没有食物,尚可维系数日。若是缺了水,则三两日都难生存。对生命而言,除了呼吸,没有什么比水更重要。数万年前,由于没有运水、储水的容器,远古人类便临水而居,或近江河湖泊,或依清泉溪流,以便获取足够的水来维持生命。自古以来,水源的分布制约并引导了人类的发展,一些饮品应运而生,相继扮演了人类历史的塑造者。  相似文献   

9.
胡杨之地     
人用灵魂这个词把自己跟动物拉开了距离。因有灵魂,人才有喜悦和悲伤,有良知与禁忌。人在灵魂的引导下,会哭泣和欢笑。人并没有把“灵魂”这个词送给动物,更不觉得植物有灵魂。一株草,由青到黄,从春到秋,怎么会有灵魂呢?但如果你见到胡杨林,这种看法也许会发生转变。我在四子王旗的速亥看到的,与其说是胡杨林,不如说是一个又一个悲泣的灵魂。  相似文献   

10.
人体所有的动作,都需要食物能量的支持。器官的生长发育同样需要食物提供“建筑原料”。食物还是非常理想的体内清洁剂。鲜果、鲜菜汁能分解体内堆积的毒素和废物,海带可以分解体内的放射性物质,猪血汤有解毒和滑肠的作用,黑木耳和菌类植物能清洁血液和解毒。这些食物都能有效地清除体内污染。  相似文献   

11.
人类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高等动物,人类和动物都有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繁衍生殖等种种生命现象,不仅如此,人的许多行为活动都打着动物的印记,而从动物身上我们又可找到人类种种行为的源泉。对此,一位人类学家说得好:“只有最深切地了解了动物和自然,我们才能最深切了解我们自己,也才能让人类的发展走上一条完美之路。”这种认识同样适合于我们对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肖迪 《老年世界》2009,(20):43-43
都说立秋的时候“贴秋膘”,那秋日里要不要多吃肉呢?其实,“贴秋膘”也要讲科学,多吃一些在夏季容易被忽视的食物,补足人们在夏日里容易缺乏的营养素,会比吃肉更有益。这里,我们为大家推荐三种立秋之后餐桌的最佳食物。  相似文献   

13.
寒梅 《老年世界》2011,(1):40-41
如果没有乳糖不耐症、肥胖症、高脂血症,而且对牛奶也不会过敏,偶尔喝一些牛奶或者吃一些乳制品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好处。其余的人,我不推荐饮用牛奶。从自然法则来看,任何一种动物长大之后都没有饮用其他动物乳汁的习惯,这也说明,饮用其他动物乳汁的习惯本身就不符合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14.
郭龙 《老人世界》2011,(11):38-39
如果你是第一次去加拿大,你肯定会被那里的情景吓一跳:也许你正驾车在马路上,突然就有一只松鼠跳到了你的车上。更让你想不到的是,这些松鼠一点也不会怕你;相反,如果你车窗是开着的话,那松鼠很有可能会跳进车窗来。而在公路上,时不时就有成群的动物悠闲地穿过马路。有一年夏天,几个中国留学生去宿营,由于这些留学生刚到加拿大没有多少经验,过夜时把一些食品留在了帐篷外面。没有想到的是,半夜来了一只小浣熊,这只小浣熊马上回去引来了好多浣熊,最后这些浣熊把中国留学生的食物都吃光了,就差睡进帐篷了。  相似文献   

15.
丁洁瑶 《现代妇女》2014,(7):277-277
有几种情况,会让我们感到饿:看到、闻到、在书上读到、甚至是想到食物。听让你想起一顿大餐的音乐。路过你曾经在其中大快朵颐的餐馆。甚至是在刚吃过一顿丰盛的午餐之后,想想美味的食物,都会让你垂涎不止。这时,真正的饥饿,也就是说生理上需要食物的欲望,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路过甜甜圈店,就想来一点,这就足够了。研究表明,吃饱喝足的老鼠想吃巧克力燕麦的欲望,和饥肠辘辘的老鼠想要吃实验室的食物是一样强烈的。人类也好不到哪里去。通常,我们吃并不是因为我们需要,而是我们想要。最近的研究显示,生理层面的饥饿,和我们说感受到的饥饿或我们要吃的食物并没有太大关联。  相似文献   

16.
佚名 《伴侣(A版)》2011,(9):48-49
正在很多年前,有一群熊,欢乐地生活在一片树木茂密、食物充足的森林里,他们在这里繁衍子孙,同其他动物友好相处。后来有一天,地球上发生了巨变,这片森林被雷电焚烧,各种动物四散奔逃,熊的生命也受到威胁。其中一部分熊提议说:"我们北上  相似文献   

17.
饮食问题看似千头万绪,其实一点儿都不复杂,可以归纳为三项法则:吃真正的食物、避免过量、多吃植物类食物。关于营养的论战从未止息,但较为一致的观点是,所谓的“西式饮食”确实有害健康。  相似文献   

18.
刘艺聪  李倩倩 《职业》2010,(2):20-22
相信大家都有或轻或重的情绪化进食经历,仿佛只有用食物才能安慰我们受伤的心灵。暴饮暴食的后果不是我们的心情由阴转晴,而是我们的体重晴转多云,更要命的是危害我们的情绪和心灵!有心理学家指出,情绪化进食者反映的是职场焦虑族的蔓延和扩散。那么,又能缓解压力又能不长体重、满足嘴巴的小妙招有没有呢?  相似文献   

19.
在营养和健康被空前关注的当下,除了很多之前不为我们所知的食品引起大家的重视之外,更有一些传统的常见食物,以其超群的营养价值和特殊的健康功效被我们重新认知,薯类食物便是这其中的典型代表。薯类食物是我国传统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鲜薯中含水分70%-80%,其余主要是淀粉和多糖类,即碳水化合物,占干物质的80%左右,是薯类提供能量的主要成分,因此我们建议用薯类替代部分谷类食物来做主食。  相似文献   

20.
当我们各种追忆着同桌的你,感动于那些年,心潮澎湃地致青春时,也许并没有想过,青春并不只有辉煌史,它也有,或者说可能更大的比例,也是耻辱柱。不能因为我们正在老去,就假装过去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不是每个青春都有美好回忆,那些被侮辱和被损害的青春,在每个少年都只是天真的名义下,上演着比成人世界更残酷暴虐的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