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8 毫秒
1.
通过对二十世纪中后期儒家文化与东亚经济高增长关系的讨论进行回顾与反思,提出"东亚模式"中的儒家文化因素不论是在宏观还是在微观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虽然时下对"东亚模式"的批评不绝于耳,但在欧美模式导致全球金融危机肆虐横行的背景下,"东亚模式"仍将在多元化的市场经济模式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2.
东亚经济一体化思潮的历史变迁:从地理和文化意义上考察"东亚"区域意识的形成,东亚区域早期的华裔秩序与朝贡体系,对日本东亚共荣圈促生的"东亚"经济秩序圈雏形以及"东亚"概念污名化的反思,区域性复兴和危机背景下形成的东亚经济区域合作模式.对"东亚"概念的正名与重塑、"区域"而非"天下"意识的强调、善用危机感和平等处理大陆与海洋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东亚模式”研究的一个创新———评《东亚工业化浪潮中的产业结构研究》□沈满洪二战以来,东亚地区被国际舆论誉为“地球上最有活力的地区”,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被誉为“东亚奇迹”。伴随“东亚奇迹”的出现,“东亚模式”的研究便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的一个热点。杭州大...  相似文献   

4.
始于泰国的东亚金融危机,引起人们对东亚发展模式的重新认识,这是十分自然的。在此之前,对东亚经济发展的评价尽管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但总的来看,占主导的观点是肯定和赞赏,并把东亚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上升为东亚模式。那么,在东亚发生金融危机之后,又如何来评价东亚模式呢?我们认为,东亚金融危机的发生与东亚模式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由此推断东亚模式已经过时或完全失败,东亚模式经过适当的调整肯定可以再次发挥作用,为东亚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作出贡献。一、东亚经济发展的成就及其原因ZO世纪下半叶以来,具体地说从6O年代开…  相似文献   

5.
东亚贸易在雁行模式的带领下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然而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贸易增长模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东亚区域内贸易的快速发展。本文在考察东亚区域内贸易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从产业的角度分析了东亚发展的新模式——后雁行模式。同时,对后雁行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东亚生产主义社会政策模式的产生和衰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比较福利体制这一研究领域,人们对于"东亚福利"问题的探讨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尽管如此,研究者对于东亚国家是否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社会政策模式,以及如何解释这些国家福利体制之间所存在的差异等问题,仍然存在许多争议。本文从人们所普遍认同的东亚福利体制的一个共同点,即以生产主义为导向的社会政策发展战略出发,来考察东亚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在形成东亚政策模式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本研究提出生产型社会政策模式与东亚威权主义政治体制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这为分析东亚福利的特点及其发展原因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也解释了八十年代以来在这一地区出现的民主化运动对于东亚社会政策的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本研究对于这一区域社会政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在东亚独特的历史、政治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东亚发展模式,曾使得东亚国家获得了高速的经济增长。然而,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一些人对东亚模式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甚至认为金融危机宣告了东亚模式的结束。本文试图从东亚国家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市场关系来探讨东亚模式的得与失及利与弊。  相似文献   

8.
闽南人文精神特点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20年来,东亚社会经济发展成就世人瞩目,引发了对“东亚发展模式”的人文思考。所谓的“东亚发展模式”,指的是在东亚地区内以同一个区域为背景的大体相近的人文传统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在东亚经济危机发生之前,对“东亚发展模式”的人文思考多发掘其人文传统中的积极因素,金融危机之后,则更多地强调东亚人文传统中对现代化进程中不利因素的分析。无论对东亚人文传统的褒贬如何,都强调社会经济发展中人文因素的积极性。近20年来,台湾和海外华人的经济实力显著壮大,改革开放以来的闽南和潮汕地区的经济也迅速成长。闽…  相似文献   

9.
本文梳理了世界现代化的四种主要模式,并运用政治—经济制度组合的分析框架加以辨析,以欧美模式、东亚模式、拉美模式为镜鉴,剖析了江苏选择现代化道路,应虚心学习欧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模式的长处,充分吸取东亚市场经济+权威治理模式的经验,高度警惕拉美混合经济+权威治理模式的弊端.  相似文献   

10.
东亚古典文献呈现出辐射、兼容、新畴、演化四种模式.辐射,以《西游记》为例,如果我们仅从中国一个国家视野的文献入手,你所能见到的,不过是一个线性的《西游记》文献系列流动脉络,而以日本、韩国、越南视野解读则可以看到学术血脉的连续性、完整性、系统性、变异性等特征;兼容不同于"以周边看中国"的思考方式,它是从东亚看各国,可以客观呈现历史的自然状态.比如申叔舟、新井白石,因此,跨越东亚各国界限,而以"跨文化"视野审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新畴指的是另辟新路,具有创新性,以近年来中国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立项中与东亚古典文献研究相关项目选题的部分情况分析可以发现,还有许多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所涉及的领域范畴处于严重的"缺位"状态.东亚古典文献演化研究应有三个尺度:宏观史、中观史、微观史.需要打下坚实的东亚特有的古典文献学基础,才可以进入到具体思考的模式,以便寻求到最合适的东亚古典文献的呈现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东亚“新公共性”的构建及其限制——以中日两国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我们把近代以来东亚社会在建立民族国家进程中形成的以“官”为主要承载者的公共性作为东亚公共性的“典型构造”或“旧公共性”的话,那么,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东亚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背景,中日两国先后出现的见之于NPO和福利政策的非政府、非市场的“新公共性”诉求,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出现的跨越国境的公共性构建活动,则是一种典型的“新公共性”。东亚新公共性的构建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进程,其进一步的成长和推进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东亚在直面公共性问题挑战的同时应努力突破欧美中心主义,充分注意东亚公共性构造转换的一系列特殊的制约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2.
《宝林传》中句首"尔时"常出现在"尔时 NP VP"格式中,"尔时"可以表示过去或将来的时间,可不表特定的时间,也可表示时间的淡化。从篇章上看,句首"尔时"引导话题,是话题引导标记,它最早来源于东汉译经,是语言接触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毋庸置疑,在东亚文学的近代化过程中日本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日本的近代文化和日本军国主义帝国主义有着一定的关系,很多人忌讳谈这个问题。其实,日本的近代文化是非常复杂的,其中不仅有我们要极力排斥、反对的东西,而且还有其他要借鉴、甚至是要学习的东西。在冷战结束,世界走向一体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那一段历史进行理智的、实事求是的评价。这对进一步发展我们的文化,扩大我们的文化交流,尤其是东亚各国的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朝鲜文学为中心,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重点考察日本文学在东亚文学的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和朝鲜文人是如何调整自己的文化心理接受日本的近代文学实现文学近代化的问题。柏信它对了解中国文学的近代化过程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亚洲战略的调整、苏联全球积极进攻战略的开展以及东南亚“权力真空”的出现,日本基于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这一战略追求,在日美安全体制的框架下,积极调整安全战略,努力充实防卫力量,提出了综合性、主动性的安全政策,将军事安全范围扩大到东南亚地区,力求在东亚地区发挥安全作用。然而,这不仅引起了东盟等国的警戒,也受到日本国内和平势力的反对和美国方面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儒家社群主义略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伟希 《文史哲》2006,(4):31-37
儒家社群主义作为一种社会与政治思想,其基本观念在先秦儒家那里就已具备。但作为一种完备的思想理论体系,却完成于宋代理学,这就是“四书学”理论系统的提出。作为一种社会与政治理论,儒家社群主义除了可以作为西方自由主义的补充起作用之外,它的更重要的思想史意义在于:它可以为东亚,主要是儒家传统文化圈的国家与地区的政治民主提供思想资源。儒家社群主义新一轮的发展前景在于:经过自我批判以及与西方自由主义的对话,实现儒家思想由社群主义向自由主义的转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西力东渐的殖民贸易浪潮日益强劲,19世纪中叶以来日本横滨被迫开港,成为欧美国家与亚洲进行贸易的重要基地。欧美国家开通的东亚航线把横滨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紧密联系起来,中国人由此开始移住横滨并逐渐形成了华侨社会。日本横滨的华侨社会为当地经济文化的繁荣和中日友好往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世界银行的专题研究报告认证"东亚奇迹"的实质是"公平分享的迅速增长",并对形成的内在机制作了具体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一系列自我加强的反馈循环。  相似文献   

18.
2004年的新疆周边形势体现出多方面的特点:大国关系影响下的中南亚地缘政治乍暖还寒; 恐怖活动仍未停止;“东突”组织暗流涌动。而与此同时,上海合作组织则启动了东方反恐机制,开辟着现 代“丝绸之路”;中亚经济以及与中国新疆的合作也出现了诸多亮点。展望2005,新疆周边可能持续着和平 发展的势头,但诸多复杂因素交织使中南亚的地缘政治悬念迭出、走势微妙。  相似文献   

19.
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增长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是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对FDI与出口贸易影响程度进行实证研究,将我国各省市根据区域划分为东、中、西三个横截面,利用2001至2009年九年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集中对我国FDI与出口间关系,东、中、西三地区FDI与出口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比较不同区域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0.
Mothers tend to receive lower wages than comparable childless women. This ‘motherhood wage gap’ has been reported in numerous studies. We summarize the existing empirical evidence on this topic using meta-analysis and test for several mechanisms which can be responsible for the persistence of the wage gap. Based on 208 wage effects of having exactly one child and 245 wage effects of the total number of children, we find an average motherhood wage gap of around 3.6–3.8%. While the gaps associated with the total number of children are mostly explained by the loss of mothers' human capital during child-related career breaks, the gaps associated with one child are predominantly driven by mothers' choice of jobs and occupations that pay less. The residual gap is smallest in Nordic countries, where public policies actively support gender equality and reconciliation of work and family, as well as Belgium and France, and largest in the post-socialist countries of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and Anglo-Saxon count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