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特征“全球化”从广义上理解是指人类从彼此分隔的多中心时代逐步走向全球性社会的历史变迁过程,因此,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把东半球和西半球联在一起,使人类第一次知道彼此之间确实同住一个不可分割的地球开始,便揭开了人类社会全球化进程的序幕。然而,只是到了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协同发展,我们才愈来愈强烈地感觉到全球化进程给世界现代化发展及其战略所带来的巨大改变。尽管,现代意义上的“全球化”时代来临不久,但作为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全球化早已奏响了宏伟的交…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现代化发展战略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现代化发展战略的转变文军一、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特征“全球化”从广义上理解是指人类从彼此分隔的多中心时代逐步走向全球性社会的历史变迁过程,因此,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把东半球和西半球联在一起,使人类第一次知道彼此之间确实同住一个...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的内涵及人的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化”是一个国际性的范畴 ,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崭新的发展过程。“现代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现代化是指人类历史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所经历的以科学革命为推动力的、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 ;狭义的现代化是特指非西方社会落后国家走向世界先进行列的历史演变过程。“现代化”是一个中性范畴。衡量一个国家是否“现代化”应有一个系统的指标体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由物质、制度、观念三个层面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现代化离不开“人”的现代化 ,并最终取决于“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主要是素质现代化。素质现代化的关键和核心是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 ,产生于 19世纪蒸汽机和产业革命的时代。进入 2 1世纪 ,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 ,人类历史进入了“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制度多样化”的时代。“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1] 已成为这一时代的主流。实践的发展 ,要求历史唯物论 ,“理论创新 ,与时俱进” ,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2 ] 。笔者以为 ,这一理论创新的任务 ,可以简括为 ,从“狭义历史唯物论”的起点模式向“广义历史唯物论”目标模式的深化过程 ,即从“以‘革命’‘冲突发展’为特点的思维范式”向“以…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一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概念,中国传统文化观讲究人文化成(“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一般地讲,文化的内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把握:广义上,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狭义上,文化指一个群体或社会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是其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的总和。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则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未来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时代的全球化现象,实质上是人类世界史历程的一个发展阶段。作为一种全球性运动和过程,全球化必将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机遇。在此,我仅提出全球化背景下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若干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以就教于方家。第一,全球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域及体系建构。全球化运动和过程是全方位的,有诸如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信息全球化、交往全球化、全球一体化等具体表现形式。这表明人类社会的发展演进已经达到了全球一体即“地球村”层次,人们对人类整体的认识也已上升…  相似文献   

7.
世界史学科发展至21世纪的今天,实际已经升华到这样一个阶段,即: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大尺度宏观研究,可以具有(认识论意义上则必须具有)一种崭新的全球视野.这种全球视野,不仅强调人类历史的有机整体性,而且更为强调人类同其赖以存在的生态环境不可割裂的有机整体性和互动性.如此便要求史学工作者在整体史意义上就某些基本或重要的问题(诸如:社会时空在历史进程中的压缩问题,信息的客观存在及其同历史学主客体的关系问题,人类和环境的互动问题,全球史中的广义全球化演进的基本特点和规律问题,等等)给予跨学科的理论思考和新探索.  相似文献   

8.
疏离时代主潮的名士精神——新文学“闲适”散文主体精神探讨张岚“闲适”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切不同于“载道”话语的“言志”散文;从狭义上讲,则是指那些取材于身边琐事,表现一种文人式的闲情逸致,以家常闲话式的笔调抒写的小品散文。本文所...  相似文献   

9.
两种意义上的历史概念与两种意义上的历史唯物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可对“历史唯物主义”作狭义和广义的两种理解,其前提是对“历史”概念的狭义和广义的理解。广义的“历史”是指人类社会的历史,人的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构成历史的两个方面。狭义的“历史”是指人们的历史存在。即人们的物质活动,社会存在。马克思曾在两种不同的意义上使用过“历史”概念。“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如果是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狭义的,是指对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部分。“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如果是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广义的,是指从人们的历史存在出发来解释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唯物主义哲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本文认为,只有把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理解为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深刻理解马克思在哲学上变苹的实质。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时代已经进入了全球化发展的时代。全球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必将极大地推动人类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但是在这一条道路上决没有铺满玫瑰花。相反,在这一条道路上充满着激烈的竞争和陷饼。谁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的信息、人才和先进的手段,谁就能在这一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全球化的发展目前正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如何从宏观上把握这一历史进程,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我认为,认识这一历史进程首来需要把握以下三个基本的观点。第一,全球化并不会改变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质,相反可以…  相似文献   

11.
初论文明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明史研究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学者着手研究较早,但对“文明”一词的理解存在较大分歧。我国学者的研究刚刚起步,而对“文明”一词的定义也不能令人满意。其实,“文明”与“文化”一样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文明”比“文化”的含义更广,人类脱离了原始蒙昧时代,便开始了文明社会的历程,开始了文明的创造。文明史是历史,但不同于一般历史,文明史研究应该在对人类历史进行完整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将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的历史作为一个发展、进步的过程来观察,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探讨和阐述与文明有关的问题,力求全面地总结人类历史上创造和积累的一切文明成果,揭示文明的起源、孕育和演进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的话消费社会、知识经济、网络时空、数字化生存、全球化语境、后现代主义……无论从哪个角度展望人类的未来 ,21世纪都注定是属于传播的时代。来自科技、文化、经济、观念意识等不同领域的实际进展 ,都在对信息传播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一个不容置疑的历史进程已经展开 :人类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规模、程度和方式被组织为一个整体。从原始时期的“鸡犬之声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 ,到氏族公社、封建城邦、民族国家、跨国组织直至全球化 ,地域疆界的坚壁一再被击穿。原本各自独立和封闭的小社会 ,一再被纳入更大规模的社会系统 ,…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即某种不依具体的环境、地域、社会体制、发展模式、意识形态为转移的走向。全球化意味着跨越地域、社会、政治与文化的疆界,将全球连接成一个整体的过程。现在,它已经成了当今人类社会的一种状况与基本特征,是人类在世纪交替之时的发展状况。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按其本身固有规律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在这个自然历史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因而,人类社会发展到我们称之为全球化的时代,也是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体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4.
《理论界》2015,(11)
在全球化时代,要复兴中华文化,既要有全球化视域,又要有地方性忠诚。全球化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理解。广义的全球化更符合历史实际,也有利于非西方国家的民众增强文化自信。现代性是全球化的产物,也是各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晶。要共享人类文明成果,就要抛弃弱者心态和殖民化思维模式,采取开放和宽容的态度。要复兴中华文化,既要以现代性为标准对传统文化加以梳理,还要积极吸收外来文明的优秀成分。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正在大踏步地走向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筹办奥运会和世博会等等 ,正是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毫无疑问 ,无论从实践上还是从理论上看 ,中国进入全球化进程都是必要的、合理的 ,而且其积极效应也并不只限于狭义的经济方面。因此 ,中国要积极地参与全球化进程 ,这是一方面 ;但另一方面 ,全球化又是一个充满变数的人类文明模式的选择进程 ,需要有正确的应对措施 ,否则也可能掉入“陷阱”。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 :我们如何才能在走向全球化的进程中趋利避害 ,选择合理的文明模式 ,以真正实现我国经济发达、社会公正、生态…  相似文献   

16.
“资社并存”与“资强社弱”的局面仍然是当今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国际秩序的主要样态。因此,当今全球化的本质仍然是资本逻辑主导的全球化。资本逐利的本性致使全球化历史进程中问题与矛盾迭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问题丛生的全球化历史进程,人类命运共同体立足于历史与现实、着眼于中国与世界的深度复杂互动关系,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无论在价值观还是义利观上都体现了对全球化和人类一体化发展的全新见解和远见卓识,蕴含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资本逻辑主宰下人的全球存在样态的深刻省思,彰显了对资本逻辑支配下全球化现实困境的超越。  相似文献   

17.
文化全球化是一种客观、必然的历史进程.它是人类各民族文化在全球实现充分交流、沟通、共享,及在此基础上形成"全球文化"的趋势和过程;从文化全球化的产生及其发展的一定阶段来看,它是通过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全球扩张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只有在社会主义世界历史时代,"全球文化"才能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时代,国际社会出现了朝权力分散方向发展的趋势,各种世界性矛盾十分尖锐、复杂。“全球主义者”宣扬的由西方主导的“全球共治”不但夸大了事实,而且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偏见。我们追求的和谐世界是“和而不同”的世界,其实质在于各种文明的互助与和谐发展。但是,从文明的相互压制与对抗转变为文明的互助与和谐,必然是一个艰巨和长期的过程。建设和谐世界,必须遵循所有的文化和社会都尊重的全球性准则,使每一种文明都能在其传统价值观与人类共存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江西社会科学》2016,(7):28-34
在西方思想史传统中,道德有广义与狭义的不同理解。广义上,道德是关涉人的终极幸福的人类生活的总和;狭义上,道德只涉及人类生活的某一个方面,它与义务的概念结合在一起,用以评价和规范人的某些行为,因而,道德的善恶就在于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特定的义务。《共产党宣言》对道德概念有着多层次的理解,包括道德的本性、基础和阶级性、资产阶级道德的特点、对资产阶级道德的批判、共产主义社会的道德理想等问题。分析马克思的这一经典文献就可以看出,马克思的道德概念包含广义与狭义两种方法,这对理解马克思的道德理论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进入了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这是一场伟大的历史性社会转型运动,意味着人类历史一个新的阶段的开启。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产生了民族国家以及民族国家前提下的世界体系,而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人类将走进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将生活在“全球社会”中。全球社会的建构将对道德和文化提出全新的要求,这些要求是我们在人类的历史遗产中不可能获得的,需要我们去自觉地加以建构。实际上,从全球化、后工业化运动已经带来的社会变化看,正在为我们去建构起新型的道德和文化做出准备和提供条件。全球社会中的道德与文化将是建立在社会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前提下的,需要满足社会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人的生活和活动的要求,从属于和服务于人的共生共在的目的,在行动上表现为合作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