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日本劳动力市场出现雇佣形态多样化、雇佣流动化的趋势,非正规就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女性就业的主要模式.为解决非正规就业女性工资收入低、福利待遇不完善等问题,日本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通过政策引导企业从劳动条件、工资福利待遇、教育培训等人事制度层面,消除非正规就业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日本的经验说明,要消除就业领域的性别不平等,保护非正规就业女性的权利,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多方努力构建非正规就业女性的社会保护网,为女性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2.
中小企业与大学生是人力资源市场中需求和供给的双方,而薪酬即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又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首要考虑的问题。以薪酬理论的视角,对中小企业发展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小企业发展和大学生就业提供有益借鉴,最终实现中小企业与大学生就业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3.
德国社会形成了对大学生可雇佣能力加以培养的共识。高校通过一体化和附加式两种模式开发大学生可雇佣能力,政府、企业、学生、社会共同参与其中,形成了大学生可雇佣能力开发与就业服务的责任共担机制,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德国大学生顺利就业。借鉴德国高校大学生可雇佣能力开发实践经验,有助于我国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升大学生可雇佣能力,促进其就业。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究其主要原因是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必须以发展的观点,寻找到大学生就业择业观与社会现实的契合点,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择业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究其主要原因是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必须以发展的观点,寻找到大学生就业择业观与社会现实的契合点,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之一在于企业的需求不足,就业总量上的超额供给及质量供给不足,使大学生就业出现困难。当前,应该充分关注并积极促进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积极促进大企业及积极鼓励中小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解决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实行大学生就业配给制和普惠制,同时,也应该建立实习基地,并颁布《中小企业促进法》、《反就业歧视法》等。  相似文献   

7.
大学的扩招、就业市场的疲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新的社会问题。走出大学生就业的“困境”,除了大学生自身转变,还需要国家的干预、制定相关的社会政策,从外部的制度性角度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中小企业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成长,尤其是2003年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以来,中小企业无论是在数量、总体经济规模,还是对经济贡献上都占据了较大份额,已成为吸纳就业不可忽视的主要力量。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模型预测法,以湖南株洲为例,分析了中小企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现状,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比较优势以及困难和问题所在,以量化分析方法揭示了企业发展规模和吸纳就业能力之间的联系,以模型预测分析了未来五年就业形势,从外部环境和中小企业自身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据调查,当前大学生就业伦理观表现为:个人利益至上,职业定位功利化,就业诚信缺失。大学生就业伦理缺失会造成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分裂,导致大学生的整体形象受损,使学校人才培养的声誉受到不良影响,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等。为此,应该加强大学生就业道德观的教育,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信用体系,建立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的双向忠诚模式,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0.
对武汉市中小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的剖析表明,武汉市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以扩大对大学生的就业容量;出台鼓励中小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措施;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为中小企业和大学生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同时,中小企业、高校和大学生也应各自发挥其作用,四方合力,以更好的发挥中小企业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发达国家成熟的就业研究体系中,就业不稳定性研究的地位甚至超过失业研究,“就业稳定性”逐渐成为大学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以天津市大型民营企业中处于职业生涯初期的大学生员工为研究对象,建立大学生就业不稳定因素层次划分模型,通过问卷形式,邀请专家学者以及企业自身管理人员对影响就业稳定性指标赋予权重,结合企业实际状况,进行模糊综合评判,预测企业大学生就业不稳定性的危机等级,以及哪些层面是企业下一阶段预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主要表现为高校人才培育模式与社会岗位需求脱节,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职业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企业社会责任感有待提高,政府及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后劲不足。高校应积极探索与社会需求相符的人才培育模式;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职业能力;企业应提高责任意识,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政府和高校要完善相关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与大学生是人力资源市场中需求和供给的双方,而薪酬即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又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首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利用物理学上的"耦合"概念,以薪酬管理理论为中小企业和大学生就业的"契合点",来分析两者之间良性互动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歧视是指大学生群体在就业过程中受到不公平的差别待遇,主要分为制度性和非制度性两种。造成大学生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是大学生平等就业的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保障。所以,当务之急是要通过大学生、高校和政府各自的救济路径,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和法律体系,创造良好的社会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作为城镇新增青年劳动者的主力军,其就业难的现状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就业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强化了政府、企业在职业技能培训中的责任和义务,有助于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技能培训中,通过与政府、企业的合作,实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在政府的强力支持和企业(社会)的积极参与下,高校应从明确理念定位、更新培养模式、完善支持体系,健全保障机制等方面入手,建立起一套适宜于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就业技能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16.
就业视角下的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预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部分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和巨大的就业压力下易产生严重的心理失衡,为预防由此引发的极端心理危机事件,首先要分析原因,然后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主要原因包括社会就业环境的影响、家庭高期望值的压力、学校就业工作的失位,以及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等,针对上述问题,社会要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学校要给大学生提供坚强的就业支撑,大学生自身要注意培养成熟的就业心理。  相似文献   

17.
日本企业终身雇佣制度是日本特有的经营模式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日本经济的长期萧条,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度也不断遭到批评与指责,甚至认为已走向终点。本文通过分析日本企业的新员工采用、员工为企业长期效劳年限、员工的雇佣调整和定年制的变化,提出日本企业终身雇佣制度并未走向终点,而是为适应全球化经营环境的变化,对其雇佣制度的构成要素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它为日本经济的发展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社会组织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很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社会组织的发展也受到缺乏高素质员工的根本性制约。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发展社会组织成为吸收大学生就业的第三支力量,但当前我国大学生进入社会组织就业的现状并不乐观。本文通过大学生进入社会组织就业的现状,分析大学生进入社会组织就业困境形成的原因,进而从社会组织自身、媒体宣传、政府政策支持和高校教育中引导四个方面破解困境,希望有助于改善大学生进入社会组织就业的状况。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主要归因于企业招聘需求缩减、高校就业培养合力尚未形成、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以及大学生自身问题。此研究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专业方法,多维度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旨在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为大学生就业问题寻找新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中小企业堪称德国经济的重要支柱.1991年盎格鲁--日尔曼基金会支持的一项研究--<欧洲的中小企业>的研究报告指出:德国人认为,中小企业的重要性不仅是他们对GNP的直接贡献,还在于他们作为竞争者和分包者对提高大企业的效率和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作出的贡献.中小企业是德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全德322万家企业中,员工总数在5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占到99.6%.德国53%的国内生产总值和45.6%的投资靠中小企业实现.在增加就业方面,德国中小企业贡献更大,是创造就业机会的主力.其就业人数占到全部就业劳动力的65%以上.在外贸出口方面,德国中小企业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仅以1981年为例,联邦德国中小企业出口占全部出口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