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3 毫秒
1.
“AA哩”是汨罗长乐话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重叠式。A是词根,可由象声词、动词、形容词充当,“哩”是词缀,无实义。“AA哩”具有形容词性质,在句中充当补语、谓语、状语。其语法意义突出:表示某种意义上的增量,表示声音、动作行为、状态的持续,具有强调性和突出性,具有很强的描摹性.“AA哩”的言语色彩鲜明,多含贬义,夸张的意味较浓。  相似文献   

2.
汨罗长乐话中的"AA哩"重叠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AA哩"是汨罗长乐话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重叠式.A是词根,可由象声词、动词、形容词充当,"哩"是词缀,无实义."AA哩"具有形容词性质,在句中充当补语、谓语、状语.其语法意义突出表示某种意义上的增量,表示声音、动作行为、状态的持续,具有强调性和突出性,具有很强的描摹性."AA哩"的言语色彩鲜明,多含贬义,夸张的意味较浓.  相似文献   

3.
从语法功能看,象声词有成句功能,但主要是充当状语,此外还可以充当定语、谓语、补语、宾语,或充当独立语;从表达功用上看,它或以其声塑造音响形象,或借其声描绘情态,或以有声写无声,为语言表达增添了形象性。  相似文献   

4.
近20年来汉语象声词的研究主要从六个方面展开:象声词的性质问题;象声词的归属及词性问题;象声词的语音规律;象声词的汉外对比研究;古汉语象声词的专书研究;现代汉语象声词研究。总体来讲,相对于汉语的其他词类,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象声词的研究是远远落在后面的。要给象声词定性,还给象声词应有的地位,就必须对象声词的发展与演变进行系统深入的考察,从历时和共时两个层面上对汉语象声词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 张天翼的小说不仅以其鲜明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独树一帜,而且在语言运用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张天翼善于捕捉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音响,观察现实中千差万别的颜色,并诉诸于文字,化为他小说语言中异常丰富的象声词和色彩词,使他的作品语言获得了绘声绘色的艺术效果。象声词是对自然音响的直接描摹。它的适当运用,往往能恰到好处地使人感到生活  相似文献   

6.
从形与义的角度来看,记录象声词的字其偏旁与所指称对象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我们往往可以从其偏旁看出其指称对象,甚至感知其词汇意义。由于诸种因素的影响,象声词的标写形式存在着极大的"任意性"。象声词的不同标写形式在竞争过程中,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同时并存,并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展开相互间的竞争,使用频率较高的形式往往就会逐渐凝固、保存下来,使用频率较低的形式可能逐渐失去生存的机会,或者只在某些方言中留存和使用。  相似文献   

7.
AABB式象声词经历了一个从加合形式(AA+BB)向扩展形式(AB→AABB)发展的过程。唐以前加合式AABB多为叠音象声词两两加合构成。唐宋时加合式AABB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基式由不连用发展到连用。一部分基式连用的AABB加合式被重新分析为AB的扩展式。扩展式AABB是典型意义上的AABB式象声词。演变的机制是重新分析与类推。  相似文献   

8.
介词短语语法功能重新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词短语的语法功能特征从组合能力来看,介词短语主要与谓词或以谓词为中心的短语组合,其中以动词为中心的短语最为常见,有时也与助词"的"组合,偶尔可以用连词"而"来连接,组合时一般出现在前边,很少位于后面;从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来看,介词短语主要充当状语,其次是句首修饰语,只在特定情况下充当主语(表示处所,且为判断对象)、宾语(表示目的,位于判断动词"是"之后)或补语(书面语色彩较浓).  相似文献   

9.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看,汉语象声词具有较强的修辞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独特的语音效果;(2)鲜明的形象色彩;(3)丰富的感情色彩;(4)神奇的通感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近代汉语时期,象声词在结构形式上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在总量上呈增长趋势.单音节象声词经历由多到少又增多的曲折发展过程;双音节象声词仍然保持继续发展的势头,主要有AA式和AB式两种构成方式,“A+然”式也时有出现;多音节象声词大量涌现,在元曲中开始大为丰富,明清作品中保持和发展,其中ABB式、AABB式更是成为近代汉语乃至现代汉语象声词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在近代汉语漫长的演变历程中,象声词的结构形式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步趋于规范.  相似文献   

11.
拟声词是模拟事物动作、变化等声音的词,即拟声词表达的意义就是表示某种声音。但是不同语言中的拟声词不是对客观声音的简单模仿,而是对客观声音的概括模拟,因此概括程度的不同,拟声词所负荷的意义也有区别,不同语言的拟声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也不同。本文试图从汉韩语拟声词的语音形式,即拟声词音节中的辅音和元音两方面入手,对比分析汉韩语拟声词的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汉韩语拟声词的意义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英汉拟声词对比的角度,以详尽的数字对比分析了汉语拟声词的三大民族特点:即乐音化、响度高;以双音节为主,多重叠;形音义结合。前两个特点使汉语拟声词具有很强的韵律感。  相似文献   

13.
拟声作为一种修辞格,主要有基本拟声和次要拟声两种形式,它常用于广告、诗歌、新闻标题中,创造出所需要的音响效果,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拟声辞格在不同文本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修辞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当代语言学中音位学的理论出发,探讨了英语音位层的审美结构,指出构词理据中的拟声、次要拟声、各种音韵的审美特征及其在提高英语学习者语言鉴赏能力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谐音取义翻译法指的是廛译与原近似,意取音之联想的一种翻译法。这种翻译方法既不同于音译法,又不同于意译法,是一种极其灵活而又富有创造力的方法。在英汉商标词的翻译中运用得当,则可取得神奇的功效,达到促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象声词是对自然界声音的摹拟 ,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各种语言中都有丰富的象声词。但是 ,当它们摹拟同一种声音时 ,摹拟出来的结果却有很大的差异。本文试图通过比较英汉象声词的生成模式 ,即感知→摹拟→生成来说明从语音感知、摹拟到生成的整个过程中 ,带有鲜明民族特点的各种语言的语音及音系格局对象声词生成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以汉语中的叠音、双声与叠韵、押韵与平仄,英语中的头韵、准押韵、节奏及音义结合的英汉拟声词为例,分析如何通过声音四要素 (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的搭配,使语音产生和谐优美的音响效果,及其在写作中的深层次意义。  相似文献   

18.
摹声是人类造词的重要理据之一。摹声造出的词语,在同一种语言中看来,与客观存在的声音有同有异;在不同语言中看来,有的迥异,有的微殊。这种情形的存在使对外汉语教学面临困惑。在语言纵向发展的历史和横向比较中,可以看出汉语摹声造词理据的特点。对该问题的探讨能深化对外汉语教学的某些理论问题,也能加深我们对“任意性”和“理据性”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