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刘丽 《南都学坛》2008,28(2):77-80
清初的"贰臣诗人"为由明入清的一批明朝官员,他们虽然在政治上认可了清朝,但在文化上还有一定的隔膜;又由于受正统儒家忠节观念的影响,对自己的身仕两朝的行为有一种愧悔的心态,这种心态在他们的诗歌创作中多有表现,龚鼎孳、周亮工、曹溶3人的诗歌可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2.
作为明清易代之际著名的贰臣诗人,吴伟业屈节仕清的经历使其一生都背负着愧悔的罪与罚,在灵魂深处艰难地自我救赎。压抑的精神重负使其目光自觉地投向历史,寻找到与他身世相似的庾信。相似的身世经历是吴伟业对庾信接受的基础,他们都具有难能可贵的忏悔精神,都有逃脱避世的心态。  相似文献   

3.
终南文化是陕西颇有特色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性文化,其特征为:文化形态上的山水之美、文化追求上的超逸之姿、文化指向上的仕宦之心。  相似文献   

4.
汉中地区地处巴蜀与关中之交界,是南北文化的缓冲地带,多种文化和习俗的融合,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来自荆楚文化和巴蜀文化之影响,使得汉中地区的民间信仰和巫鬼之风十分盛行,呈现出多样化的文化特色。在现在的汉中地区,依然保存了十分丰富的民间信仰和巫鬼遗风。汉中地区的民俗和信仰,对于宗教文化和民俗地理之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吴地悠久的石文化是吴文化中的组成部分,太湖石文化又是石文化和园林文化中的重要载体,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本文着重探析其文化内涵和外延应用,指出需维护这一文化瑰宝的应有地位,并使之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西游记文化是连云港的文化战略资源和城市文化特色之所在,具有举世瞩目的影响。大力弘扬西游记文化精神,努力传承与开发西游记文化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对于促进连云港市的跨越式发展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具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使少数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羌族民族文化具有维护生态平衡、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价值,追溯民族之根、文化之源的历史价值,健康活泼、智慧美观的审美价值,讲究礼仪、率真质朴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议,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培育,更离不开高校法治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创新。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特点具有建设主体的层级性、内容的针对性和继承性。探讨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是高校职责之所在,使命之所系。  相似文献   

9.
张君劢从对“人生观”这一文化转移“枢纽”的阐释为出发点,来抉发文化之源头、内涵及中西文化之异同。面对西学的强大冲击,在中国文化的出路何在的历史难题解答中,张君劢力倡在“继往”的基础上以求开“民族文化”之新。他对文化及文化发展出路的揭示,在当前我国文化和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所谓"中原根文化",是指起源于中原地区、在中华民族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主流思想和文化,其内容包括华夏精神信仰之根、文明文字之根、华夏帝都之根、文学艺术之根、古代教育之根以及农业和商业文化之根等。河南省全力推动根文化的传承创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明  相似文献   

11.
人才观念的前提反思与当代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才观问题是人才理论与人才培养、使用和管理实践的根本性问题.人才观与人性观是内在关联的.追问和反思人才观的人性前提及其发展的历史逻辑,是我们确立符合人与社会发展要求的新人才观的内在根据.笔者认为,我们应当立足于当代人的发展与人性革命的内在要求,确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  相似文献   

12.
认为艺术情感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情感有很大的区别,文章从四个不同方面对两者进行了区别。在确定了艺术情感是不同于自然情感的一种高级情感后,又专门提出了它与众不同的幻真性、情象性、情理性、创生性四种特征,从而对艺术情感作了创造性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晚明以汤显祖、冯梦龙为代表的主情论,将情视为人生的根基,赋予情"人生不朽"的价值,提倡真情、至情,追求理想的有情之天下,对其时的文学创作带来了积极影响,又产生了消极影响,导致其时创作情欲的放荡横流.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大学生舆情演化的内涵新解及其机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情演化内涵丰富,但目前已有研究中,缺乏对舆情演化深入的多角度分析。将舆情演化解构为主题演化、强度演化和实践演化,并立足现实案例,对舆情演化的总体趋势、路径等内在机理进行探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准确、快速地开展舆情工作,尤其是舆情预警。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历代流行歌曲的文学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题材的平民化与音乐的民间化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的流行歌曲可谓古已有之,而且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流行歌曲。古代的流行歌曲,真实地、多角度地反映了特定时代的社会情绪和个人情绪,是社会情绪和个人情绪的交响曲。20世纪的流行歌曲,不仅在社会情绪和个人情绪方面有了全新的内容,而且在情绪的表现方式上,也有了全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舆情研究与民意研究的差异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舆情研究与民意研究的主要差别有三点,即前者在研究“社情民意”时,其研究对象更为宽泛;前者在研究“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时,着重研究民众的社会政治心理活动,着眼于调查和分析普通民众与国家管理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各种具体问题,显得更加专门化;前者与舆情信息工作直接和密切结合,形成了舆情信息工作的重要理论支撑。文章强调指出,舆情研究的许多新发展有其客观的社会背景,它丰富和壮大了对民众意愿尤其是民众政治意愿的调查和研究工作,与民意研究形成了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之势。  相似文献   

17.
繁杂的工作对象、高负荷的工作压力、社会的偏见、管理者的不当管理,以及自身的认知偏差、个性弱点等因素,使编辑在工作中产生种种负面情绪,影响了编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危害了编辑的身心健康。为此,编辑应根据自身的实际,加强对社会和自我的认识,找寻自我的性格弱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实现情绪的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18.
理论教育和情感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方面 ,不可偏废。刚柔可以兼济 ,情理可以相通。在工作过程中 ,可以以情导理 ,寓理于情 ;理论与情感教育 ,实则都是为了做好人的工作 ,情理演绎 ,合二而一  相似文献   

19.
文章借用雷蒙德.威廉斯的理论,以麦琪的两条情感线路——兄妹情和爱情为轴心,分析她的兄妹情、爱情及其两者的交错发展,揭示贯穿小说的服从、责任、义务、自我压抑的道德观念以及深层次的社会结构意识和情感结构。通过文本分析,管窥爱略特道德观与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杜甫一生写了二十多首“诸葛诗”,从这些“诸葛诗”中可以发现,不同时期,杜甫审视诸葛亮的角度是不同的,而这种不同又与他自身仕宦心态的变化是一脉相通的。可以说,杜甫在“诸葛诗”中感情的变化就是他自己仕宦心态变化的一个具体而微的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