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0 毫秒
1.
学术界对孙中山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出版了很多重要的学术成果,但是与孙中山的历史地位相比还是不够充分,孙中山思想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思想的精髓,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其评价也应该进行有联系的分析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孙中山思想是一个体系,从构建这一思想体系的角度进行研究还有很大的余地;孙中山思想内涵丰富,他的和谐社会观、对西方三权分立的认识和批判都值得我们从新的视角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是中国最杰出的一代革命先驱,是20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他受到海内外华人的尊敬,并有巨大的声誉和崇高的威望。孙中山在政治思想、理论方面给后人留下许多有益的东西,所以长期以来一直是史学工作者、亿万人民热衷关注和进行重点研究的人物。50年来,孙中山研究是中国近代史研究和近代人物研究中最有特色、开拓最宽、成果显多的课题。出版的专著、论文成倍增加,作者队伍日益壮大,并在广东社会科学院和中山大学建立了两个专门研究所,在北京、广东、江苏等省市成立了十多个研究学会,显示出朝一个独立的史学分支──“…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对外开放条件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的课题.广东领先于全国的改革开放,使其在这一课题的探索中较早获得成功的经验,而随着对外开放实践不断向纵深、全面的方向发展,以及经济科技全球化背景下,继续领先于全国探索研究这个问题,是推动广东乃至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运用中的重大课题。艾思奇是这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代表人物之一。围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主题,紧扣我们党理论创新发展的主线,在云南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会举办的首次学术研讨会上,学者们对艾思奇的思想理论、学术成果、历史贡献,以及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方面的当代启示进行了研究和讨论。研究会的成立和相关学术研讨活动的持续开展,将有助于推动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评价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评价新论王永祥,李国忠对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进行科学的、恰如其分的评析,是中国现代史研究中的重大课题之一。不少学者对此已经发表了颇有见地的见解,本文试图从更广阔的时代背景上,以政体模式为主,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就五权宪法思想评价中的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对于孙中山海权思想的研究是孙中山思想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孙中山的海洋政治观,内涵丰富,认识深刻,主要包括海权、海军、海洋运输、海洋资源利用,以及海洋发展战略等诸多内容。通过研究发现,孙中山的海洋政治观,目标高远,具有很强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但从分析中也可以得出,孙中山的一些想法亦有不符合当时中国现实国情的地方。总之,孙中山的海权思想,对后世中国海洋政治发展的启蒙意义远胜于其思想政治实践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伦理学的角度探析孙中山的伦理思想,不仅可以拓展孙中山研究领域,也是我们建设现代化的民族道德的深层课题。因此,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拟对孙中山的行政道德观进行论述,冀有助于孙中山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8.
民生史观是孙中山思想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但是现有研究多集中于民生史观的内容、性质和意义等方面,而对于民生史观的思想渊源几乎被完全忽视了.本文比照了西方经济学的思想和理论,不难看出,孙中山民生史观是在总结、升华西方经济学中"消费决定生产"的思想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学中"消费决定生产"的思想就是孙中山民生史观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研究,是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反清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而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学术研究工作,在民国时期已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民国时期的孙中山研究,大体以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为界,分为初始和发展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整体研究呈粗线条、轮廓式的特色,论著较为简单,属于介绍性的通俗简易读物,但其具有开拓性,为以后的研究奠定基础。后一阶段,显示出有三个特点:从民修书发展到官修书;征集、整理和出版孙中山文献资料取得颇大成绩;研究领域明显拓展,已逐步形成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课题研究体系。更值得注意的是,还出现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孙中山的著作,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孙中山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由于国民党正统史观的指导等原因,民国时期孙中山研究在指导思想、研究方法及学术质量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刘增合 《文史哲》2001,(4):115-116
在孙中山先生逝世76周年之际,由日本创价大学和中山大学联合举办的“孙中山与世界和平”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21年 3月 11日至13日在广州召开,近百名来自德国、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地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孙中山与世界和平、孙中山的思想观念。人物与事件和国际关系与外交等重大课题展开严肃而又热烈的讨论。兹将会议研讨观点略作概述。 和平与战争交叠更替,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历史发展的行程,也给孙中山的思想和实践注入了时代的要求。因此,孙中山与世界和平问题成为会议关注的主要议题。林…  相似文献   

11.
<正> 在伟大的民族英雄、爱国主义者和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20周年前夕,张磊著《孙中山论》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孙中山论》近三十万字,收入作者1957年以来陆续发表的论文和新作十二篇,大致分成三组,内容涉及孙中山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活动及其思想的主要方面。《孙中山论》各自成篇,而又汇集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研究体系。它倾注了作者三十年来研究孙中山的心血,记录了作者研究孙中山的坚韧跋涉的足迹。  相似文献   

12.
<正> 段云章、丘捷两位同志的新作——《孙中山和中国近代军阀》的付梓,无疑是深化和拓展孙中山研究的重要实绩.近十年来,孙中山研究有着重大的进展,专著、论文和资料汇编不断出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气象.但是,决不能认为这项研究任务业已基本完成.严格说来,孙中山研究还大有待于拓展和深化.而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军阀,显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迫待深入研究的课题.事实上,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军阀的错综复杂关系,构成他的毕生政治生涯的一个侧面,有着  相似文献   

13.
马中柱 《学术研究》2003,(11):67-68
社会主义辩证法是广东哲学界长期研究的重点课题,围绕这个题目研究、讨论、著述,培养和锻炼了广东几代哲学工作者,以及有兴趣参加此项研究的其他学科的学者,引起了全国理论界的广泛重视和参与,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所以,提出社会主义辩证法这个题目是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 首先,提出社会主义辩证法这个课题是广东哲学界的重大理论创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与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的思想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了改造中国,孙中山苦苦求索,认真探索、研究中国国情,执着寻求祖国独立、民主、繁荣、富强之路。随着对国情研究与认识的不断加深,他一步提高一步地提出了十四字纲领、十六字纲领——三民主义;在他的晚年,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更加深刻和趋于正确,终于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完成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孙中山走过了近四十年漫长而曲折的革命斗争历程,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也有一个不断加深的过  相似文献   

15.
文化竞争力与文明的自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广东社会科学》创刊20周年,作为她的作者和读者,在此表示衷心的祝贺。在我看来,这份刊物在广东开放的20年中,为广东的学术注入了新的血液,在新思想的引入、重要问题的辨析、新理论的提出等方面,有相当不俗的表现。《广东社会科学》注重人才的发现,通观20年的学术历程,大胆启用新人,因言而重人。这样使得新思想不断产生,并且不断辐射内地。广东在历史工出过孙中山、康有为、陈寅恪这样的大师,今天又培养出一批新锐思想家,活跃着当代  相似文献   

16.
作为20世纪中国的伟大人物,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与实践活动所折射的光辉不仅影响着当代的中国与世界,还将对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样的价值取向,孙中山研究的深入与拓展,不仅要立足本世纪,还要面向新世纪。周兴棵新著(孙中山的伟大思想与革命实践}(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400千字)可以说既在“立足”与“面向”上定位,又在深入与拓展上发力,周著把孙中山的“思想”与“实践”联系在一起来立论,这是林林总总的孙中山研究著作中从未得见的新视角。这个在外行人看来貌似普通的命题,却是著者近20年来艰苦探…  相似文献   

17.
<正> 由中山大学、广东历史学会,中南地区辛亥革命史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孙中山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1月20日至26日先后在广州市和中山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十三个省、市和港澳地区,以及日本、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四国研究孙中山的学者和专业工作者共一百二十人.会议收到论文六十四篇,举行大小讨论会十四场,发言近一百人次,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孙中山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孙中山研究会于今年元旦在南京长江路292号《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办公室》遗址宣告成立。该会是继北京、广东等地研究会之后而建立的又一个地方性孙中山研究会,是一个以自愿为基础组成的群众性的学术团体,主要任务是:联络和团结江苏地区孙中山研究工作者和从事孙中山历史文物工作的干部,  相似文献   

19.
<正> 为隆重纪念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67周年,弘扬孙中山伟大的革命和爱国精神,民革广东省委员会、孙中山基金会、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孙中山研究会于1992年3月7日上午在广州联合举办了以“孙中山与广东”为主题的学术报告会.报告会由民革广东省委员会主任委员、孙中山基金会副会长方少逸主持.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段云  相似文献   

20.
和平思想是孙中山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界对孙中山的和平思想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主要体现在:积极主办纪念活动、学术会议,加强海内外学术界之间的交流;相当数量的论文和相关的研究著作发表;以及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深度不断增强.展望未来,孙中山和平思想研究仍有进一步加强、深化、拓展的空间:首先,积极开展与同一大时代的革命家、思想家的横向比较;其次,深入反思其缺陷和失误;再次,加大挖掘其世界意义的力度;最后,努力回归阅读与研究孙中山著述原创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