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英语演说辞历来都受到外语学习者的重视,许多演说辞被认为是文学佳作,美国总统的演说更是备受关注.奥巴马的获胜演说语言流畅,精彩纷呈.文章从词汇、句法结构、语音和修辞四个方面分析解读奥巴马获胜演说辞的艺术特色和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2.
肯尼迪总统的《就职演说》一直被认为是演讲中的经典之作。该演说辞短小精悍,布局合理,逻辑严密,语调铿锵有力,无论从语言、修辞技巧还是从整体布局来看,都是西方国家总统就职演说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3.
美国总统就职演说注重情境的决定性和身份的约束性,并通过语言的建构实现这种身份的同一.经济状况、经济思潮、民众利益和党派利益取向等因素构成了政策诉诸的修辞情境,决定了总统在就职演说中的身份特征.在演说过程中,总统通过语言的巧妙组合与建构,对既有政策进行批判或肯定,以塑造其新的经济身份,进而实现其经济理念的认同.  相似文献   

4.
从就职演说辞看肯尼迪演说的文体风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肯尼迪的总统就职演说辞一直被认为是一篇演讲中的经典之作。本论文从文体学的角度 ,在词法、句法、修辞、语篇等各个层面 ,对肯尼迪的就职演说辞进行分析 ,揭示其文体特征 ,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欣赏肯尼迪的演讲艺术 ,并学习一些演讲中的语言技巧 ,提高演讲水平。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修辞与演讲的关系入手,从修辞的视角考察了丘吉尔“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讲话”,主要从鲜明的政治观点、严密的逻辑性和强劲的鼓动力三方面分析了丘吉尔的语言艺术魅力,认为这篇演说语言魅力的体现是与修辞手段的运用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6.
克林顿总统就职演说的身份建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相关身份理论,以克林顿总统第一任就职演说为语料,从文化层面、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探讨总统演说话语中身份建构的实现形式.说话人建构不同的身份是由其某一具体阶段的交际需要决定的,说话人能够合理运用各种语言手段建构相关身份特征.  相似文献   

7.
2009年1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就职演说,之后许多关于分析奥巴马就职演说的文章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这些文章对语篇分析所进行的统计数据不尽相同,因此本文借助比较精确的语料库检索方法,并参照Halliday功能语法理论来分析奥巴马就职演说中人际功能之语气分析,揭示其语言的特点、目的,以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该演说及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8.
美国是一个宗教色彩非常浓厚的国家,基督教在其政治、社会、文化及国民心理中起着关键的主导作用。《圣经》作为基督教经典,对美国政治文化影响深远。美国历届总统就职演说中包含很多《圣经》内容和对《圣经》文体形式的借鉴,其本身就是为演说服务的。文章从文本类型理论出发,简要分析美国总统就职演说词中《圣经》文本的文本类型和主要语言功能,探讨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中《圣经》文本的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9.
指出美国总统借助于就职演说宣布自己的施政纲领,劝说公众接受并支持这个纲领,具有明显的意图性;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阐释了人们如何运用语言表达言外之力,从而在表达语义的同时实现某一意图和目的,这从理论上说明了美国总统就职演说辞的言外之力;成功的就职演说要运用多种语言方法,如衔接手段、修辞格等挖掘语篇的言外之力,以保证演说意图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以奥巴马从2007年2月宣布参选至2008年11月取得竞选胜利过程中的若干公共演说为文本,深入探讨奥巴马是如何利用修辞人格,巧妙化解竞选中的不利因素,最终取得以修辞符号战胜传统政治的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