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苏联共产党在领导苏联人民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斗争中,执行着进一步发展各苏维埃民族共和国经济和文化的政策。当谈及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关心苏联各社会主义民族日趋接近的问题,以及将来民族融合和形成统一语言的问题。民族融合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和长期的历程。这不独需要社会主义在全世界获胜,而且还必须完成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差别也如同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一样地保持着。可以设想,即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民族  相似文献   

2.
一、“苏维埃化”与语言同化大多数苏联学者认为民族意识与民族语言截然不同,而且前者更能持久沿袭。同时,人们认为这两者有密切的联系。此外,人们还把民族语言看作最稳定的民族象征之一。实际上,苏联学者们通常把民族语言看作是民族属性的主要象征。西尔弗在一篇文章中曾引用过以下一段论述,这段话出现在苏联一篇有关拉脱维亚共和国语言应用状况的研究报告中。  相似文献   

3.
在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代,扩大研究苏联多民族社会的民族关系和民族过程的问题极其尖锐地提出来了。从苏联新的历史性共同体——苏联人民的形成及其作用来看,这个问题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大家知道,这个新的历史性共同体是多民族的,但它的特征却是社会政治的一致、共同的领土、统一的社会主义经济、特点相同的精神面貌、一切大小民族统一的苏维埃生活方式。研究这个共同体的特性,揭示其历史发展中的民族关系,是苏维埃民族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苏联多民族社会的历史向全世界显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这一革命保证了我国各民  相似文献   

4.
东欧国家语言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实际上是其各民族之间围绕语言权利和本民族语言地位进行博弈的过程。苏联解体前,俄罗斯民族的博弈实力最强大,俄语处于优势地位。独立前后,东欧国家民族主义高涨,各国主体民族利用有利地位制定新的语言政策,确保本民族语言的国语和官方语言地位,消除前俄罗斯民族及俄语影响。东欧国家语言政策有其狭隘性的一面,引发了国内新的民族矛盾。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民族语言法杨艳丽译汤正方校序言俄罗斯联邦各民族的语言是俄罗斯国家的民族财产,它们是历史、文化遗产并受国家的保护。俄罗斯联邦各民族的语言是最重要的文化因素,是民族和个人自我意识的基本表现形式。俄罗斯联邦语言状况的特点是,不...  相似文献   

6.
加盟共和国民族意识的增强及民族问题的激化是导致苏联解体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系统分析了苏联语言政策的历史演变与加盟共和国民族主义思潮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苏联民族语言政策存在如下失误:一是语言政策与宪法原则及苏共民族政策的指导思想不一致,存在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这使得加盟共和国民族主义情绪具有正当性并对其有很大程度的强化作用;二是过分强调语言政策在民族融合过程中的作用;三是双语政策仅针对非俄罗斯民族,不利于俄罗斯民族与非俄罗斯民族之间的交流。这些失误强化了加盟共和国已存在的民族主义思潮,成为苏联解体的文化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除使用俄语和总人口之间的关系之外,1979年人口普查中关于语言的情况透露不多,只介绍各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的程度以及熟练掌握俄语并把俄语或苏联其他民族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百分比。总的说来可以归纳为三点来说明:以俄语为第一语言,非俄罗斯民族语言的被同化和把俄语作为第二民族语言。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的记录和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作为工具职能,当然世界上的语言越少,交际和交流思想也就越方便。如果我们设想全世界仅仅有一种语言,人们交谈起来会多么的方便。但是,语言是历史的产物。语言伴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记录着民族的兴衰。语言除了它的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功能外,还有许多其它职能。首先,语言作为文化载体,积存和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现象,语言里保存的故事、神话、传说、寓言、诗歌、唱词、谜语、戏剧等各类文学作品都依靠语言来表达。我国各民族语言中已经发掘出来丰富的脍炙人口的口碑…  相似文献   

9.
苏维埃联盟     
一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苏联在整个国家范围和各共和国建立联盟政体方面,己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是一种新型的联盟体,它已成为解决民族问题的一种国家形式。联盟在苏联具有两种形式,即条约联盟,也就是由地位平等的各加盟共和国的联盟构成一个整体的联盟国家,即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另一种形式是建立在民族的和领土的自治基础上的联盟,以一种不同的政府形式和法律地位团结各部  相似文献   

10.
一、苏联社会语言学的起源十月革命后头几十年可以看作是苏联社会语言学的开端。当时必须要解决从过去俄罗斯帝国“继承”下来的民族语言问题。当时居住在苏联的各民族处在不同的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上,其语言的发展程度也有很大差别。在当时的130种民族语言中只有20种有文字。俄罗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其他几种语言有悠久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中的语言改革指的是1989~1990年发生在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语言国语化进程,其标志是在这段时间内出台的十几部语言法。语言法是民族语言政策和语言建设在法律形式上的集中体现,它决定语言的地位及其功能分布,并为语言的保存和发展及各民族学习、使用语言的...  相似文献   

12.
语言景观作为以书面语言形式呈现在公共空间的社会符号,是多语社会语言关系和权势地位研究的突破口.本文以贵州典型民族旅游村寨——西江千户苗寨为考察对象,通过对语言景观的语言特征及各语言群体对语言景观态度的调查,从社会符号学视角剖析西江多语社会结构中各语言之间的关系及社会地位;进而基于文化资本理论,探析民族文化符号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的路径,旨在提高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弘扬民族语言和文化.研究表明:文化资本与社会关系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的关系,决定着语言未来的发展趋势,而民族文化符号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的实现是提升民族语言文化社会地位,进而发展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对于民族教育中的教学语言问题,有人主张以汉语教学“直接过渡”,有人主张明确规定:“凡有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应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教学。”笔者认为这两种提法都不够全面。我国是多民族、多语种的国家。一方面由于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布局和经济、文化密切交往的历史与现状,使我国各民族既使用自己固有的语言,又互相学习,使用对方的语言;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历史上形成的各地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商品经济不发达,又使少数民族语言  相似文献   

14.
关心中亚和高加索地区民族语言的健康,构成了近来新闻报道的突出特色。例如,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院士穆罕默德然·舒库罗夫在1988年11月25日的塔吉克语报纸《苏维埃塔吉克斯坦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们共和国民族语言的状况目前正在引起特别的关注与忧虑。的确令人忧虑,因为贫乏与粗杂日益侵蚀到思想,已经使人们语感迟钝,并降低了民族语言的修养。其结果已导致公然违反言词表达、措词、句子结构等方面以及其他方面的语言规则和语言法则……低劣的语言修养现在几乎已成了全民族的通  相似文献   

15.
张美枝 《民族论坛》2007,(7):15-15,14
<正>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情况复杂。它的民族问题深刻影响了其政权的稳定。对苏联民族文化政策得失进行分析,探讨这个存在了70余年的多民族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分崩离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原则在我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胜利,新的社会和国际共同体——苏联人民的形成,正是这两点规定了社会意识的新性质,在这种社会意识中,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业已确立并且开始起着主导作用,这种思想赋予苏联各族人民的民族感情和民族传统以新的内容。苏联人的新的共同民族自豪感出现了。在这种背景下,揭示苏联各社会主义民族和部族的意识与心理,由于国际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实践的影响,也由于他们的繁荣昌盛和相互接近过程蓬勃发展而发生的深刻变化,这一任务便提到了第一位。  相似文献   

17.
苏联北方和远东一些人数很少的本地民族在伟大的十月革命以后所走过的历史道路,已不止一次地在民族学文献中得到了阐述。苏维埃时期极圈内外诸地区的居民由于俄罗斯民族和其他民族的兄弟般国际主义援助,克服了许多世纪以来的落后性,并在社会主义基础上改造了经济、传统习俗和文化。  相似文献   

18.
六十年前,根据列宁的建议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世界上第一个统一的工人、农民的多民族的联盟国家就这样诞生了。这对解决沙皇俄国遗留下来的我国的民族问题起了重要作用。民族问题确实是人类历史上最复杂、最棘手的问题,顺利地解决这个问题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成就,是列宁主义民族政策胜利的例证。在苏联生息着100多个民族。其中有些民族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而其他一些民族实际上是在十月革命后才形成的。民族成分复杂是与沙皇制度推行挑拨民族纠纷的政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自由民族的自由联盟”1918年1月12日通过的“劳动者和被剥削大众权利宣言”是苏维埃政权的早期文献之一,它包含了新国家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这个文献宣称,新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在“自由民族的自由联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联邦制国家。同时,苏维埃国家的导师列宁强调指出,这个联盟必须自愿参加,不允许一个民族压迫另一个民族。正是根据这些原则,1922年12月30日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现在它包括15个加盟共和国、20个自治共和国、8个自治州和10个民族区,它们都享有民族自治权,拥有自己的自治机构,在苏联议会中有自己的代表。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魁北克省1977年通过的《法语宪章》是西方世界第一部地方性的语言大法,苏联1989年问世的《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语言法》是东方世界第一部地方性语言大法。本文在描述了这两个地区语言立法的背景、语言法的内容以及语言立法的目的、措施和影响,比较了两地语言立法的异同后指出,《法语宪章》实施20余年,并未出现魁北克省从加拿大分离出去的格局,而爱沙尼亚《语言法》颁布后两年半,该共和国就从苏联独立出来,这表明地区语言立法与分离主义的政治结局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魁北克的实践表明,语言立法是缓解语言冲突的民族矛盾的有效手段,不能因为爱沙尼亚利用语言立法促成了民族独立就一概否定语言立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